近年燃料乙醇产量年均增长17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用汽车拥有量每年增长8%~15%,汽车拥有量由1978年的140万辆增加到了2006年的3586万辆。小汽车进入家庭并逐步普及,未来我国民用汽车拥有量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即便按照10%的年均增幅计算,我国民用汽车拥有量到2010年将达5200万辆。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06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恒远策收集整理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石油消费量也将快速增加。这给石油的替代产品燃料乙醇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燃料乙醇是20世纪初面市的传统产品,后因石油的大规模、低成本而被淘汰。随着一些先进农业国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以及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四次较大的“石油危机”,燃料乙醇工业又在世界许多国家得以迅速发展。
资料来源:中恒远策收集整理
我国燃料乙醇项目从2000年开始启动,由于当时燃料乙醇价格高于汽油,因此发展缓慢,到2002年全国产量才3万吨。2002年6月30日起,郑州、哈尔滨、洛阳、南阳、肇东等5个城市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车用乙醇汽油使用试点工作,燃料乙醇的产量也开始呈现几何增长。
2004年4月,国家发改委、公安部、财政部、商务部等八部委下发《车用乙醇汽油扩大试点方案》和《车用乙醇汽油扩大试点工作实施细则》。试点范围开始扩大,“十五”期间,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5省及湖北、山东、河北、江苏四省的27个市实现了燃料乙醇汽油封闭运行。
2005年,乙醇汽油生产能力102万吨/年,消费量已占全国汽油消费市场的20%,已实现年混配1020万吨燃料乙醇汽油的能力。 2006年我国燃料乙醇总产量达到160余万吨,居世界第三位。2003~2006年,燃料乙醇平均增长率达177%。
目前我国燃料乙醇行业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将迎接新的挑战:
首先,国家政策的支持为燃料乙醇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2006年,《燃料乙醇试点工作总结以及下一步发展方案》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生产600万吨生物液态燃料,其中燃料乙醇500万吨,生物柴油100万吨;到2020年,生产2000万吨生物液态燃料,其中燃料乙醇1500万吨。
《变性燃料乙醇及车用乙醇汽油“十一五”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如果资源得到保证,可以提高目标,“十一五”期间生产600万~1000万吨燃料乙醇,到2020年生产2000万~3000万吨。
其次,木薯等生产原料种植业需要培育
乙醇以玉米、小麦、薯类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制成。对浓度95%左右的乙醇进一步脱水再加上适量汽油后形成变性燃料乙醇,把变性燃料乙醇和汽油以一定比例混配可形成车用乙醇汽油。
在我国年人均粮食不足400公斤的背景下,不可能大规模使用粮食作物生产燃料乙醇。2006年,国家发改委曾经发出紧急通知,叫停了以粮食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目前我国生产乙醇的主要原料是陈粮、木薯以及纤维素等。
在《专项规划》中,目前作为绝对主流的粮食生产燃料乙醇产量,在2020年之前被限制在150万吨以下,尚不到那时燃料乙醇规划总产量的1%。
在新的专项规划中,政策扶持的原则将更加明晰,即发展燃料乙醇应不与粮争地,要促进能源与粮食“双赢”;坚持产业发展与财政支持相结合,鼓励多元化,开发盐碱地原料基地;鼓励企业提高效率和竞争力,争取突破若干关键技术;成本低、效率高的企业将优先获得政府支持。
木薯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广泛,能够在新开垦的荒地种植,符合国家的政策要求,适宜我国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栽种,以木薯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木薯种植主要集中在广西、广东、海南地区,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
再次,避免行业投资过热
受市场需求增长和国家政策扶持的影响,燃料乙醇的投资迅速增长,目前国内这一产业已出现投资过热的征兆。燃料乙醇行业需要吸取铝加工业等其他行业的教训,避免投资过热,造成资源浪费。
(撰稿人:赵英杰,本文属原创稿件,由北京中恒远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专供EC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文中观点仅供参考。)
-
※ 评论注意事项:
您的评论将在管理员审核后才会显示。
不是智囊风云榜会员或未登陆发表评论,评论人名字显示为匿名。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