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组织之:组织要素
要对组织进行研究,就要具体分析组织是由哪些内在要素组成的,以及这些要素的表现方式,这就引出了内容和形式这对范畴。因为,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任何事物都具有的内在要素和它的表现方式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
所谓内容是指事物所包含的部分或要素的相互关系的总和。内容作为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它包含着二重含义:一是内容是由要素构成的,一切事物的内容都可以分析为各个要素。但是仅仅把事物分解为要素,只是内容的一部分;二是内容又是由要素与要素的相互关系所构成。所以,事物的内容总是由“要素的内容”和“要素的相互关系”二者所构成。
人们往往错误地把事物的组成部分当作事物的要素。然而,并非“包含在”事物中的所有东西都是它的要素。例如,如果认为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要素那是毫无意义的。如果你在电子显微镜下仔细研究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你甚至都不会知道这个生物是什么。
所谓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内容的表现方式,也是事物的表现方式,反映事物的性质、属性、结构、特点和功能。比如,一个桌子,构成它的材料是内容,桌子的形状是形式。再如一部文学作品,它的语言、人物和结构是内容;而作品的体裁、风格则是形式。在一个组织中,组织的构成要素是内容,组织的结构、制度、文化、类型是组织的形式。
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则是事物的表现方式。我们接触一个事物或一种现象,首先遇到的是它的形式,继而是它的内容,从而确认它是一种什么东西或一种什么现象。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内容,也有它的形式,都是内容和形式的对立统一。具体地说,具备了构成某一事物内容的要素,就是有了产生这一事物的可能,但只有当这些要素以某种形式结合起来或表现出来时,这一事物的产生和存在才成为现实。如金刚石与石墨,虽然都是由炭单质组成,但由于内部结构不同,则表现为不同的晶体。同是桌子,用同样的材料做的,内部结构不同,就有不同的形状和用途。
现实中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内容和形式作为事物所固有的两个侧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任何内容都具有某种形式,都是某种形式的内容;任何形式也都具有某种内容,都是某种内容的形式。离开一定的形式,内容就不可能存在和发展;没有一定的内容也谈不上什么形式。没有无形式的纯粹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空洞形式。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领域的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从微观世界的原子说起,原子中一方面包括电子、中子和质子这些基本粒子,这些基本粒子又是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相互结合。如质子与中子构成原子核。电子在不同的能层上围绕原子核旋转,这就是内容。电子、中子和质子相互作用形成原子的性质,这就是形式;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也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蛋白质和核酸这些生物大分子就是内容,而蛋白质和核酸分子的特定化学结构则是生命的存在形式。在社会生活中,一定的组织、团体,它的成员和成员的活动是内容,而这些成员又都按一定的组织原则组织起来组成的组织类型就是形式。
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内容居于决定的地位。它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当然也是形式存在的基础。因为内容是事物的根本,是构成事物的主要要素。形式则处于被决定的地位,它只是表现事物矛盾运动的表现。有什么样的内容,就要有什么样的形式;内容起了变化,形式必定同时发生相应的变化,相反也是一样。内容不同于形式,形式也不同于内容。二者有着确定的差别。
认识到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我们就可以更好的理解组织要素和组织形式的关系了。
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事物、人们所关心的任何一个问题或对象都是一个综合体、一个系统。例如一张桌子、一列火车、一个人、一个社会组织、一个星系等等。人们把系统内相互作用着的部分、单元、成分称作要素。所谓“要素”,即构成系统的必要因素。
要素是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或成分,是系统最基本的单位,也是系统存在的基础和实际载体。要素决定着系统的结构、功能、性质、属性、特点等,同时也就决定系统的本质。系统的性质是由要素决定的,有什么样的要素,就有什么样的系统。
要素始终是和系统不可分割地对应着的,系统离开了要素就不成其为系统。要素在构成系统并决定系统时,要形成一定的结构。在一个稳定的系统中,一方面要素之间相互独立,相互依存,有着差别性;另一方面要素之间又按一定比例相互作用,通过一定结构与系统整体发生联系。系统的要素之间必须构成相互作用的耦合关系,毫无结构的要素的堆积,并不是系统,也形成不了系统。在这种情况下,要素也就不成其为要素了。
为了认识系统和把握系统,人们常常要对系统划分要素,划分要素是认识事物、把握系统的最基本的手段,通过划分,使得系统中要素区分得当,既能准确地反映系统的特征,又易于认识系统各方面的变化规律,便于对系统实施控制。
组织也是系统,要认识组织的性质,须先研究组织的要素。管理学有两位代表人物对组织的要素展开了富有效率的研究。
巴纳德认为,正式组织是有意识地协调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与力量的体系。不论其级别的高低和规模的大小,都包含有三个基本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联系。
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把组织系统看作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一个系统。组织是由各种子系统构成的整体。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是由五个不同的分系统构成的整体。这五个子系统包括:目标与价值子系统;技术子系统;社会心理子系统;组织结构子系统;管理子系统。
在巴纳德对组织要素的分析中,他把物质部分从组织的概念中排出去,使其组织概念抽象化,然后再进行逻辑分析,试图把握住组织系统的本质。巴纳德从系统的构成要素出发去探索组织系统的本质属性,但他只关注人的要素而忽视其他物质要素的存在,结果以部分替代整体,未能触及组织系统的本质,因此,他的组织要素的划分并没有得到管理学家普遍的普遍承认。
而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把系统的划分的五个子系统本身是含糊不清的,这五个分系统之间既并非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不可分割,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不能组成耦合的关系。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所归纳的子系统技术子系统、社会心理子系统、组织结构子系统并不是组织的要素,而是组织的形式,或者说是组织要素的表现形式,这样的要素划分是只抓住了企业组织的表面现象,同样也没有把握企业组织系统的本质。因此,该理论只能用来指导有效的企业组织系统的设计,而无法回答企业组织是如何产生以及会如何变动这些动态的根本性问题。
如前所述,形式是内容的反映。有什么样的要素,组织就会表现出相应的性质。组织具有开放性、目的性、整体性这三种根本性质。组织具有开放性说明组织的要素应当含有组织环境;组织具有目的性说明组织的要素应当含有组织目的;组织具有整体性说明组织内部是由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在一般系统中,相互作用的系统是施控系统和受控系统,而在组织中,相互作用的要素是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
根据组织表现出的性质,我们可以把组织的构成要素确定为:组织环境、组织目的、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这四个基本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组织。
组织环境
组织环境是组织的必要构成要素。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组织内部各层级、部门之间和组织与组织之间,每时每刻都在交流信息。任何组织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中,并与环境发生着物质、能量或信息交换关系,脱离一定环境的组织是不存在的。组织是在不断与外界交流信息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壮大的。所有管理者都必须高度重视环境因素,必须在不同程度上考虑到外部环境,如经济的、技术的、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等等,使组织的内外要素互相协调。
组织目的
组织目的也是一个组织的要素。所谓组织目的,就是组织所有者的共同愿望,是得到组织所有成员认同的。任何一个组织都有其存在的目的,建立一个组织,首先必须有目的,然后建立组织的目标,如果没有目的,组织就不可能建立。已有的组织如果失去了目的,这个组织也就名存实亡,而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企业组织的目的,就是向社会提供用户满意的商品和服务,从而为企业获得尽量多的利润。政府行政部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办公效率,更好地广大市民服务。
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
如前所述,组织组成要素应当是相互作用的,或者说是耦合的。在组织中,这两个相互作用的要素是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管理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管理能力,拥有相应的权威和责任,从事现实管理活动的人或机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管理者。管理客体是管理过程中在组织中所能预测、协调和控制的对象。
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组织系统及其运动,这种联系和作用是通过组织这一形式而发生的。管理主体相当于组织的施控系统,管理客体相当于组织的受控系统。组织是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依据一定规律相互结合,具有特定功能和统一目标的有序系统。在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主体领导管理客体,管理客体实现组织的目的,而管理客体对管理主体又有反作用,管理主体根据管理客体的对组织目的的完成情况,从而调整管理主体的行为。它们通过这样的相互作用,形成了耦合系统,从而更好地实现组织的目的。
-
※ 评论注意事项:
您的评论将在管理员审核后才会显示。
不是智囊风云榜会员或未登陆发表评论,评论人名字显示为匿名。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