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sitename--] - 网站首页―中恒远策―工业品渠道调研专家 | topo100.com
繁体中文 | 关于我们 | About Us

食品价格猛涨,是计划经济的胜利

推荐指数 关注度: 报告业务: 010-65667912

据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网站披露,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9%,其中食品价格涨幅最大,达到18.2%。在食品价格中,猪肉涨幅名列第一,达到56.0%。粮食价格上涨6.6%,油脂价格上涨35.0%,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8.8%,鲜蛋价格上涨10.0%,水产品价格上涨6.8%,鲜菜价格上涨28.6%,鲜果价格上涨12.9%,调味品价格上涨4.0%。另据11日新华网报道,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预计今年全年CPI涨幅在4.7%左右,是自1996年以来的年度最高涨幅。

食品主要是农民生产的,食品价格名列各类消费品价格涨幅之首,这在有些人看来,肯定是农民“用手投票”惹的祸,农民肯定是最大受益者,城里人这次输给了农民。谁如果真的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我的看法是,这次涨价潮中,养猪户、市民、管理部门都是输家,只有顽固的计划经济思维模式才是赢家。

既然猪肉的涨幅是本次涨价潮的火车头,那我就以次为例证明我的看法。

养猪业属于农产品的范畴,既是微利产品,又是生活必需品,从大多数国家看,都是享受政府补贴的产品。以前就不说了,改革开放后,从表面上看,国家不设立进入的门槛,完全自由竞争,养猪业确实市场化了。但是,国家不但没有给养猪户提供补贴,而且在猪肉价格上采用了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只允许你低,再低都可以,但一定不能高,否则物价部门就要进行打压!

具体情况是――当猪饲料涨价或发生大面积传染病等原因导致生猪饲养量下滑时,城里人对此极少作出反应,媒体也不关注,在这种情况下,猪肉涨点价应该是很自然、很市场的事情。可是,只要城里的猪肉价格稍稍上涨,城里人立刻像遇到台风一样惊叫不已,媒体立刻在第一时间进行呼应,不出一星期,物价等有关部门就会出来发话:“政府会想尽办法防止肉价上扬,保护消费者利益。”很快,肉价就降下来了。至于肉价降下后给养猪人造成了多大损失,那是不必关心的。几十年来,养猪业就是在这样的“亏损、涨价、打压、降价”的恶性循环模式中度过的。

农民虽然沉默、勤劳,但其承受能力也不是无限的。当每头猪还有10元利润时,他们还会养下去;当养猪不赚一分钱甚至亏损时,他们也不一定放弃,因为他们还存在着将来有可能涨价的希望,再说,已经投入的成本不能泡汤。但是,当他们最终不得不承认“猪肉涨价只能换来一次又一次的打压、绝对不会赚钱”这个铁的规律后,就彻底失去了对未来的期望,即使血本无归也不愿坚守了。于是,家庭养猪户不养了,养猪场不养了。我认为,近几个月来生猪猪源前所未有的枯竭,猪肉价格翻着跟斗上涨,就是这种绝望心理的产物。

有人会说,这次政府没有打压肉价啊!是啊,没有打压,但你想过没有,他们还有打压的前提吗?连养猪人都没有了,他还打压个啥?不打压都没有猪肉供应了,再打压一次,市场上岂不连高价肉都没卖的了吗?真实的情况是,政府不但没打压,而且开始变换思路,如下发紧急通知,对现有母猪进行补贴,要求各地大力支持养猪业。可是,政府建立信誉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效果不会立刻显现。我的一个乡下亲戚告诉我:“现在养猪是很赚钱,但我还不想养猪,因为以后能不能赚还不知道,等等再说。”从这个事实看,猪肉涨价还不会马上停止。

长期以来,当政府要打压农产品价格时,就说柴米油盐是生活必需品,关系到千家万户的菜篮子和饭锅子,不能随意涨价。

这根本说不通――对于城里人来说,水、电、气、暖是不是生活必需品?既然是,这些产品为啥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只涨不降?总之,城里人在肉价上的思维,源于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那时候,城里的工业品卖给农民们都是高价,但国家收购农民的粮食、香油、棉花等农产品时却是低得不能再低的“象征性价格”。市民们吃低价农产品吃上瘾了,不管不问农民收入情况也早已养成习惯了,在全国大力推行市场经济的今天,政府准许养猪业参与市场竞争,却用计划经济那一套来管理价格,真是怪事!这种思维方式再不改革,肉价还会大涨!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用户评论
验证码: 智囊风云榜 匿名发表(无需注册)
如果还没加入中国智囊风云榜,欢迎加入
    ※ 评论注意事项: 您的评论将在管理员审核后才会显示。 不是智囊风云榜会员或未登陆发表评论,评论人名字显示为匿名。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年鉴光盘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 中国智囊网版权所有 京ICP证 1200254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