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涨跌:权威数据为何不能反映民意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网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这项有全国29个省区1604人参与的调查显示,85.4%的人自称工资涨幅不到12%,甚至有7.1%的人称4年来工资“不涨反跌”。(《中国青年报》7月9日)
这项调查主要是针对日前中国劳动学会发布的“中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均递增百分之十二,比同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百分之九点二高二点八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工实际工资收入水平增长最快的时期”而进行的。我们知道,中国劳动学会的“好消息”发布后,立即引起了社会一片反对声。这使笔者想起,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曾显示,从1999年开始的最近8年以来,中国职工平均工资的涨幅都在两位数以上,平均涨幅为12.9%。这个数据公布后,与中国劳动学会发布的消息遭遇到同样的“命运”。
《中国青年报》此次所做的民意调查,与公众舆论对工资“平均涨幅为12.9%”的反应相吻合。这就提出一个问题,统计数据的目的,是反映国情、民情和民意,为政策决策提供信息,而像国家统计局、中国劳动学会都是权威部门,为何这些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与民意调查结论差别这么大?职工工资涉及百姓的切身利益,而当前国家正在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旦这个数据失真,一旦它们无法代表真实的国情民意,将会误导高层决策。最终,利益受损的还是普通职工。
为何中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权威统计数据,与民意调查反差这么大?
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工资收入差距太大,没有达到平均工资水平的职工比例很大,这个平均数是被高薪酬者拉高的,很大一部分普通职工,并没有在“工资平均上涨”中获益,或者获益甚少。打个比方:有10个职工工资总额100万元,人均10万元,看着确实不低,但是,总经理拿走了91万元,剩余9个职工每人1万元。那么,这9个人得背着人均10万元的“黑锅”,分享工资平均上涨的“荣耀”,却有名无实。如果不加分析地以“平均数”做决策,那就大错特错了。
权威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结果不够细致,是另一个原因。也许“平均工资涨幅为12.9%”的统计是正确的,但是,在收入差距过大的情况下,只笼统公布这样一个数据,就容易让大多数在平均数以下的职工难以认同,而这部分职工比例又很大。当然,也不排除一些部门长期以来养成的只喜欢说好话,“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与“平均工资增幅12%”伴随的,是一些商品价格和服务价格的过快增长。高房价、高医疗医药价格、教育高收费以及生活消费品价格不断攀升,抵消了工资的增长。也许收入确实一天比一天高了,但百姓却感到自己越来越穷,负担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
因此,权威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必须细化,比如:在公布平均工资总体增幅的同时,要公布平均增幅线以上所占比例,平均增幅线以下所占比例,增幅最高数据,增幅最低数据等。涉及普通职工切身利益,极有可能影响决策的事情,决不能只拣“好话”说。要尽可能把问题说尽、说全面、说详细,要切实反映职工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民意民情。同时,要通过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缩小工资收入差距,大幅增加普通职工收入,抑制房价等重要商品价格过快增长,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等措施,使百姓真切感到“工资水平增长最快时期”给自己带来的实惠。
稿源: 中国青年报 编辑: 张晋
-
※ 评论注意事项:
您的评论将在管理员审核后才会显示。
不是智囊风云榜会员或未登陆发表评论,评论人名字显示为匿名。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