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物价上涨难以演变成全面通胀
刚刚公布的10月份物价数据并不令人意外。从物价上涨的范围来看,还是食品价格、尤其是其中的肉蛋禽价格上涨过快,而非食品价格的增速始终保持在1%左右的超低水平,因此,当前的物价上涨是结构性的,而不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全面通货膨胀。关键的问题在于未来物价演化的趋势。就此而言,虽然未来物价形势会受到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例如国际粮价、原油价格的变化,但是,决定物价总水平趋势的主要还是中国的宏观经济走势。
根据宏观经济理论和各国经济变化的实践看,物价总水平一定是顺周期的:在经济高涨阶段,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物价飞涨;反之,在经济回落阶段,物价随总需求逐步回落。在这种顺周期的物价变化中存在着一个重要的经济规律――菲利普斯曲线,它描述了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间的替代关系:就业涨则物价涨,就业降则物价降。由于我国依然处于劳动力由农业、农村向非农产业、城市转移的进程当中,能够反映这种替代关系的不是只代表城镇就业情况的城镇失业率,而是劳动力转移率,即非农就业占比的年度差分。
观察历史数据可以发现,劳动力转移率与物价总水平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同步关系。
劳动力转移率之所以与物价存在着良好的同步关系,其道理实际很简单。在经济高涨时期,二、三产业的投资高速增长,吸纳就业的能力上升,新增的非农就业和就业人员收入的增加推动了对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类商品的需求,同时,第一产业就业的相对下降又将在短期内影响粮食的生产和供给,两方面因素相加必将导致物价腾涨。在经济萧条时期,非农就业和收入的下降则将产生完全相反的效果。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粮食价格的相对变化既是劳动力转移的结果,也是调节劳动力转移乃至经济周期的重要工具。例如,当二、三产业投资过快、就业增加过快时,粮食价格相对于工业品价格的上涨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这将吸引部分劳动力返回农业、农村,从而起到抑制投资和经济过快增长的作用。
就未来几年劳动力转移的趋势,我们并不感到乐观,这也意味着当前结构性的物价上涨难以演变成全面的通货膨胀。对未来就业之所以不敢乐观,一方面是由观察历史数据所产生的“宿命观”――上个经济周期高达2%左右的劳动力转移率只维持了三年,似乎没有充分理由指望这轮周期会创造奇迹;另一方面,从就业的产业结构看,这轮周期劳动力转移率的提高依然主要依靠第二产业,而第二产业的就业又同投资密切相关。随着这轮产业结构调整的逐渐完成,以及各项控制投资的宏观调控政策逐渐发挥作用,第二产业的投资乃至就业都将受到影响。此外,如果美国的次贷风波在明、后年真的演化为次贷危机之后,还将产生额外且显著的负面冲击。
除了从菲利普斯曲线的角度来探讨未来物价走势之外,另一个重要的观察就是CPI和PPI的关系。在以往几次价格上涨、甚至是高通货膨胀时期,PPI的涨幅不仅高于CPI,且领先于CPI。例如,在1984-1986年间、1988-1989年“价格闯关”时期、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前后以及本轮经济周期开始高涨的时期(2004年),CPI和PPI都经历了几乎完全一致的上升和下降过程。但是,今年的物价上涨与往年存在着极大的不同:在CPI上涨的同时,PPI保持平稳、甚至呈现下降趋势。
CPI和PPI同涨同落现象是能够获得合理解释的:考虑到驱动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因素是投资,在周期的高涨阶段,亢奋的投资是以总需求的面目出现的,这不仅将直接拉动各类商品价格的上扬,而且也将带动原材料、动力和燃料价格的上涨,后者又将推动企业成本乃至最终产成品价格的上扬。在这个过程中,外部的冲击(如1988、1989年的价格闯关和1994年的人民币贬值、2004年国际大宗原材料和石油价格的上涨等)将进一步加大物价上涨的力度。随着先前投资逐步完成和转化为实际的产能,经济周期进入下降阶段,此时,商品的供给增加,同时对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的需求下降,这又将推动各类商品价格的逐步回落。
2007年的物价上涨显然不同于以往。一方面,PPI自2004年10月份以来就一直处于下降态势,10月份虽略有上升,但同比增速只有3.2%;另一方面,CPI不断上升,今年10月份同比增速高达6.5%。CPI和PPI的这种不同走势是否意味着驱动中国经济周期的力量正在由投资转变为消费?果真如此,那真应该是幸莫大焉。然而,从对投资、消费和净出口等三大总需求的观察看,似乎并不是如此。特别是考虑到未来需要继续控制投资,而出口也不太可能一直维持如此高的增长速度,消费更是难以担当起稳定总需求的重任。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以为,虽然不能排除短暂的冲击会继续推高物价总水平,但是,在未来半年或者一年中,月度CPI持续维持在6%左右同比增速的概率肯定远远小于50%。由此引申出来的含义是,作为宏观调控者,其目光不能仅仅聚焦于当前、甚至是过去的经济数据。目光可以放长远些,至少要看到未来两年的变化。(来源:中国证券报 殷剑峰)
刚刚公布的10月份物价数据并不令人意外。从物价上涨的范围来看,还是食品价格、尤其是其中的肉蛋禽价格上涨过快,而非食品价格的增速始终保持在1%左右的超低水平,因此,当前的物价上涨是结构性的,而不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全面通货膨胀。关键的问题在于未来物价演化的趋势。就此而言,虽然未来物价形势会受到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例如国际粮价、原油价格的变化,但是,决定物价总水平趋势的主要还是中国的宏观经济走势。
根据宏观经济理论和各国经济变化的实践看,物价总水平一定是顺周期的:在经济高涨阶段,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物价飞涨;反之,在经济回落阶段,物价随总需求逐步回落。在这种顺周期的物价变化中存在着一个重要的经济规律――菲利普斯曲线,它描述了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间的替代关系:就业涨则物价涨,就业降则物价降。由于我国依然处于劳动力由农业、农村向非农产业、城市转移的进程当中,能够反映这种替代关系的不是只代表城镇就业情况的城镇失业率,而是劳动力转移率,即非农就业占比的年度差分。
观察历史数据可以发现,劳动力转移率与物价总水平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同步关系。
劳动力转移率之所以与物价存在着良好的同步关系,其道理实际很简单。在经济高涨时期,二、三产业的投资高速增长,吸纳就业的能力上升,新增的非农就业和就业人员收入的增加推动了对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类商品的需求,同时,第一产业就业的相对下降又将在短期内影响粮食的生产和供给,两方面因素相加必将导致物价腾涨。在经济萧条时期,非农就业和收入的下降则将产生完全相反的效果。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粮食价格的相对变化既是劳动力转移的结果,也是调节劳动力转移乃至经济周期的重要工具。例如,当二、三产业投资过快、就业增加过快时,粮食价格相对于工业品价格的上涨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这将吸引部分劳动力返回农业、农村,从而起到抑制投资和经济过快增长的作用。
就未来几年劳动力转移的趋势,我们并不感到乐观,这也意味着当前结构性的物价上涨难以演变成全面的通货膨胀。对未来就业之所以不敢乐观,一方面是由观察历史数据所产生的“宿命观”――上个经济周期高达2%左右的劳动力转移率只维持了三年,似乎没有充分理由指望这轮周期会创造奇迹;另一方面,从就业的产业结构看,这轮周期劳动力转移率的提高依然主要依靠第二产业,而第二产业的就业又同投资密切相关。随着这轮产业结构调整的逐渐完成,以及各项控制投资的宏观调控政策逐渐发挥作用,第二产业的投资乃至就业都将受到影响。此外,如果美国的次贷风波在明、后年真的演化为次贷危机之后,还将产生额外且显著的负面冲击。
除了从菲利普斯曲线的角度来探讨未来物价走势之外,另一个重要的观察就是CPI和PPI的关系。在以往几次价格上涨、甚至是高通货膨胀时期,PPI的涨幅不仅高于CPI,且领先于CPI。例如,在1984-1986年间、1988-1989年“价格闯关”时期、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前后以及本轮经济周期开始高涨的时期(2004年),CPI和PPI都经历了几乎完全一致的上升和下降过程。但是,今年的物价上涨与往年存在着极大的不同:在CPI上涨的同时,PPI保持平稳、甚至呈现下降趋势。
CPI和PPI同涨同落现象是能够获得合理解释的:考虑到驱动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因素是投资,在周期的高涨阶段,亢奋的投资是以总需求的面目出现的,这不仅将直接拉动各类商品价格的上扬,而且也将带动原材料、动力和燃料价格的上涨,后者又将推动企业成本乃至最终产成品价格的上扬。在这个过程中,外部的冲击(如1988、1989年的价格闯关和1994年的人民币贬值、2004年国际大宗原材料和石油价格的上涨等)将进一步加大物价上涨的力度。随着先前投资逐步完成和转化为实际的产能,经济周期进入下降阶段,此时,商品的供给增加,同时对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的需求下降,这又将推动各类商品价格的逐步回落。
2007年的物价上涨显然不同于以往。一方面,PPI自2004年10月份以来就一直处于下降态势,10月份虽略有上升,但同比增速只有3.2%;另一方面,CPI不断上升,今年10月份同比增速高达6.5%。CPI和PPI的这种不同走势是否意味着驱动中国经济周期的力量正在由投资转变为消费?果真如此,那真应该是幸莫大焉。然而,从对投资、消费和净出口等三大总需求的观察看,似乎并不是如此。特别是考虑到未来需要继续控制投资,而出口也不太可能一直维持如此高的增长速度,消费更是难以担当起稳定总需求的重任。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以为,虽然不能排除短暂的冲击会继续推高物价总水平,但是,在未来半年或者一年中,月度CPI持续维持在6%左右同比增速的概率肯定远远小于50%。由此引申出来的含义是,作为宏观调控者,其目光不能仅仅聚焦于当前、甚至是过去的经济数据。目光可以放长远些,至少要看到未来两年的变化。(来源:中国证券报 殷剑峰)
-
※ 评论注意事项:
您的评论将在管理员审核后才会显示。
不是智囊风云榜会员或未登陆发表评论,评论人名字显示为匿名。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