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sitename--] - 网站首页―中恒远策―工业品渠道调研专家 | topo100.com
繁体中文 | 关于我们 | About Us

2007年上半年棉纺织业经济景气分析报告

推荐指数 关注度: 报告业务: 010-65667912
  2000以来,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断提升,中国纺织品及服装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作为纺织工业的基础产业――棉纺织工业来说,从以压锭为代表的结构调整任务完成以后,已经高速增长了7年。7年多来,中国棉纺织产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经济运行质量良好,7年实现利润608.4亿元, 棉纺织品及棉制服装出口累计2107亿美元。主要产品保持高速增长,1999年棉纱线产量570万吨,到2006年底纱产量已达1740万吨,环锭细纱从3382万锭已达到8720万锭,气流纺喷气纺等180万头。棉纺织关键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无卷比率、无结头纱、无梭织机及精梳纱比重分别达40.01%、55.32%、36.48%和25.87%。今年以来,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使棉纺织产业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许多企业领导反映当前生产经营当中遇到了较大困难。召集各位副会长开会,主要目的是与大家一起研究、分析市场环境,存在哪些问题,如何面对,什么产品存在投资风险,如何使棉纺织行业能良性、持续、科学发展,希望各位踊跃发言。为了大家能够把本次会议开的更好,我首先向大家介绍当前棉纺织产业发展运行现状和问题,做重点发言,供大家讨论。
 
  一、 棉纺织行业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
 
  2007年上半年棉纺织行业经济运行稳定,纱布产量保持快速增长,投资热情不减,主要产品出口增幅减缓,产销率下降,影响企业营运的主要因素是出口退税率下调、人民币升值、棉花进口滑准税、工人成本上升等。
 
  1、整体经济运行良好,国有企业经营困难,产销率下降
 
  今年列入统计的棉纺织规模以上企业9593户,比去年增加2448户,一年增加的企业数相当于2000年全行业的企业总和。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917亿元,同比增长26.05%;实现利润总额104亿元,同比增长50.52%;行业综合效益较好,产销率同比略有下降。从宏观数据看销售及效益都不错,但经过企业调查,普遍反映今年不如去年。这可能与统计企业大幅增加有一定关系。1-5月,285户大中型国有棉纺织业亏损面42.46%,同比增长了1.0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只有0.75亿元,同比降低37.56%;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产销率下降1.54个百分点。据理事单位以上企业抽样调查,72%的企业认为市场供大于求;85%的企业认为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价格下降是企业利润率降低的两个影响因素;45%的出口企业出口额下降;40%的企业产品价格下降;60%的企业认为电价、人工成本的上涨对企业影响较大;
 
  2、主要产品产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出口产品增幅下降
 
  1-5月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纱产量为741.08万吨,同比增长20.62%;受国家政策及外部环境影响,棉纺织品出口69.56亿美元,增长只有9.39%,增幅下降10.8个百分点;棉制服装出口181.6亿美元,增长32.7%,增幅下降5个百分点;其中精梳纱出口6.66万吨,同比下降7.26%; 纯棉坯布出口4.9万吨,下降4.31%; 纯棉色织布出口4.3亿米,下降2.69%; 纯棉牛仔布出口1.6亿米,下降4.64%; 其他混纺坯布、色织布、牛仔布出口分别下降34.34%、16.42%和19.02%。
 
  3、市场运行质量下降。上半年企业大量使用国产棉花,市场价格整体运行平稳, 价格有稳步上升,5月中下旬后价格开始较大幅度上涨。目前标准329级棉花从12700元/吨上升至14000元/吨以上。新滑准税的实施,使外棉价格基本与国内棉价持平甚至高于国内棉价,进口棉失去了价格优势, 1-5月只进口棉花92万吨,同比下降55%。据抽样调查,74%的企业认为原材料价格是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的重要因素;超过50%的企业认为滑准税率的调整影响了他们对外棉的使用量;纺织企业使用的涤纶短纤的价格是稳中小有上浮,而粘胶短纤的价格却猛增猛涨,从1月份的15000元/吨猛增到21000元/吨。尽管如此,纱布市场价格却一直下跌,大众产品竞争更加激烈,保本运行是许多企业的现状。
 
  二、棉纺织行业外部环境影响
 
  1、人民币持续升值产生的影响。自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本币开始升值已达6.3%,今年以来升值幅度也已超过3%。2007年1-5月我国棉纺织品及服装累计出口251.21亿美元,按人民币平均升值2.5%计算,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棉纺织品及棉服装行业已损失47.73亿元人民币,其中棉纺织品损失13.21亿元。
 
  2、出口退税率下调产生的影响。2007年我国出口退税率下调两个百分点,对棉纺织内销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对出口企业利润压缩,仅棉纺织品业利润总额就减少10.6亿元,对于低利润运营的棉纺织行业有着较为重大的影响。
 
  3、生产能力不断增加使棉花供求矛盾加剧。据了解国内纺机企业细纱机销售预计,2007年全国将新安装约1000多万细纱锭,按目前平均33支纱计,将年增加纱产量150万吨,耗棉花约100万吨。2006年纺纱产量为1740万吨,同比增长了19.86%,而2007年1-5月纱产量已达到741万吨,同比增长了20.62%,按此增长速度,年底纱产量将超过2000万吨,以此产量计算全年用棉量将超过1300万吨,如果按统计局公布的2006年棉花产量673万吨计,棉花的缺口进一步拉大,必将导致国内、国际棉花价格的上涨。
 
  4、棉花问题仍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我在今年初的理事扩大会上讲过这个问题,再此我还要讲。据近十年来统计,棉花在棉纱所占比重约64%左右,在棉纺织产品成本中约占70%。棉花的价格变动、棉花的质量、棉花产业政策和棉花进口配额体制对棉纺业乃至纺织工业全行业影响极大。棉花供求缺口将是今后长期面对的主要矛盾。如果我国棉纱线产量目前20%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将达到3600万吨,预计用棉量将达到2400万吨,届时我国的棉花产量如能达到700万吨,棉花供求缺口在1700万吨,将有近70%的棉花靠进口解决。这样的状况是难以想象的,世界棉花产量的80%以上都能供给中国吗?回答是否定的。因此,自觉控制棉纺能力的增长,防止产能过剩,改变产品结构,均衡、可持续发展是必要的。
 
  5、警惕 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2007年1-5月棉纺织行业实际完成投资247.04亿元,与2006年同期相比,增长32.6%;去年以来,全国中部、东部地区新上棉纺织项目的积极性非常高涨,虽然引进或购置的棉纺织设备绝大多数都是比较先进的,但也有些设备档次的技术水平不高,各地区新上项目比比皆是,一部分的投资者缺乏风险意识,以数量打拼市场,导致中低档产品供大于求,生产的产品档次却基本雷同,两年来,产品利润低于3%的企业占全行业的64%以上。要警惕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
 
  6、电价、人工,社会责任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电力供应日趋紧张,电价不断上涨,招工困难,劳动力成本上升,此外,为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节能减排,员工各种保险等,也使企业成本大幅增加。
 
  三、棉纺织行业的自律与发展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推进棉纺织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先进的技术装备水平比重不高,生产的产品以大众产品为主,市场激烈竞争,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保证我国棉纺织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希望广大的棉纺织企业认真分析国内外市场形势,充分认识投资增长过快引发的市场风险,加强自律,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棉纺织的投资风险分析。今年以来,由于外部环境不断变化,内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棉纺织行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中低档产品过大,棉花缺口,棉价上涨,产销率降低,出口价格走低及出口量下降。目前中低档的纯棉纱线以及坯布由于供大于求基本没有利润,一些地区在当地部门的鼓励支持下,大举进行招商引资,给予丰厚的条件,鼓励发展棉纺锭,由于一些企业产品定位不明确,生产的产品档次低,有些还以不平等的条件参与竞争。结果导致原料资源、电力供应、劳动力的紧张和环保压力的增大。一旦跟不上市场的快速变化,产品供大于求,必将使一批管理相对落后的企业、附加值低的产品、适应性差的棉纺锭被淘汰,这就是市场的规律。可以预见,如果这样下去,新一轮重新洗牌将会重演,那时的行业损失将是巨大的。我们提请企业注意:大规模投资低水平纺纱厂市场风险越来越大,牛仔布产业由于产业政策和市场变化,目前牛仔布产业由于国内外政策、国内外市场影响中低档产品及产能过剩,投资风险较大,也不宜鼓励发展。但是,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根据中央关于支持中西部发展的精神,我们仍然继续支持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发展,促进地区结构调整。但是调整内容要继续反对低水平重复建设。为避免棉纺织行业进一步受损,我们要科学分析良性发展的必要性,呼吁通过行业的自律、预警,抑制棉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
 
  由于存在粗放型经济增长,导致中低档产品竞争激烈,产品质量、档次不高,因此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在国际棉纺织产品的竞争能力。近几年棉纺生产能力增长很快的山东、江苏、河南、福建等省份,要根据国内外的市场需求,进行相关的棉纺织产业预警,反对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对棉纺织业的下一步发展重新审视。
 
  2、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转变棉纺织经济发展方式。我国一些优势棉纺织企业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注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品附加值得到了提高,鲁泰纺织、安徽华茂、无锡一棉、广东溢达集团、聊城华润、淄博银士来、际华3542等企业已成为行业的佼佼者。由于棉纺织产业基础大,我们鼓励一部分有条件的企业生产高支纱产品、高支高密服装面料及家纺产品、高档色织提花产品;鼓励加大差别化纤维、功能性纤维及非棉天然纤维的使用。重视提高“科技贡献率”、重视提高“品牌贡献率”,以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宁波百隆纺织集团、华孚纺织控股集团近年来大力发展色纺纱产品,不断提升产品档次、产品附加值高,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强的竞争力。鲁泰纺织集团多年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生产100支纱取得了国家出口免验产品,300支纱线色织面料经不同整理,使衬衫领口、袖口、前片、后背都具有不同的功能。华润集团收购棉纺企业后,加大资金投入,没有大力扩建规模,着重设备升级改造。集团所属聊城华润公司定位国际高档用纱市场,实施5S管理,生产100支-170支股线烧毛松式落筒纱,保持了持续竞争力的提高。天虹集团几年来低成本并购,大力调整产品结构,生产各类包芯纱产品,从氨纶、涤纶、金属丝等各类新产品,一跃成为行业20强企业;德棉集团、泰丰纺织、东营天信、三阳纺织集团、华乐纺织等近年来坚持产品高附加值,成为行业50强排头兵企业。
 
  3、加快推进使用新型、高效棉纺工艺设备。为推进技术进步,继续坚持实现以提高“三无一精”比重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到2010年全行业清梳联比重由2006年的40%提高到50%,无结纱比重由2006年的56.61%提高到70%,无梭布比重由2006年的59.87%提高到70%,精梳纱比重由2006年的25.87%提高到28%。为实现这一目标,各棉纺织企业一定要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使用先进的棉纺织工艺技术、推进技术进步中,加快推进使用新型、高效棉纺织工艺设备、自动落纱细纱长车、紧密纺纱技术和粗、细络联合机;提高技术装备和机电一体化水平,加速淘汰陈旧落后棉纺织设备。
 
  四、向政府部门呼吁和建议
 
  1、努力给棉纺织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
 
  纺织工业是市场化很强的产业,主要产品都是国际市场价,而中国纺织品生产所用棉花仍然实行计划体制,由于实行配额制和滑准税率,使中国棉纺企业使用的棉花价格比国际市场平均高1500-2000元/吨,这大大降低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一是从长远观点看,进口棉花的滑准税率应该取消, 或近期应降低滑准税率。第二既然实行了进口滑准税,是否有必要保留进口棉花配额。三是应当给农民直接补贴,农民利益能够得到保证,也给中国纺织工业一个真正的市场环境。
 
  2、纺织工业也代表农民。
 
  纺织工业安排劳动力就业2000多万人,其中80%以上来自农村, 有1000万农户和1亿多农民直接从事棉花种植。棉纺工业有一个公平、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不仅为人民解决穿衣问题,也上缴税收,也安排农民工就业,使农民种棉花也有广阔市场。纺织发展了,农民就有希望。假如纺织工业跨了,棉花卖给谁?企业停产了,农民工回家,受伤害的还是农民。代表农民利益的不仅是农业部门,纺织工业也代表农民。纺织发展不但解决了大量的农村富裕劳动力,还把农村变成了城镇,把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我们强烈呼吁有关政府部门也听一听纺织企业代表农民的呼声。
 
  3、关于进口喷气织机自动络筒机取消免税政策的意见。
 
  国家四部委(财关税[2007]11号)发布的《通知》中,对于振兴装备制造业专项中“已实施进口零部件先征后退政策的重大技术装备,将停止执行相应整机和成套设备的进口免税政策”。对于纺织行业,这意味着自动络筒机和喷气织机进口今后将不再享受免关税增值税政策。
 
  目前,中国棉纺织技术装备水平已经落后于印度、土耳其等国家,中国棉纺织品竞争力不强,出口量大价低、附加值不高、缺少自主品牌是出口产品的显著特点,近年来还不断受到欧美国家的反倾销和贸易限制。中国纺织靠什么来提升?继续加快提升装备水平是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自动络筒机和喷气织机是纺织工业最重要的关键设备,1992年,国家就已经以这两种设备为主实施了“两机”专项。到现在15年过去了,“两机”生产仍不能满足市场对质量和数量的需求。为了振兴装备制造业,国家出台政策对生产喷气织机和自动络筒机所需进口的关键零部件给以免关税(先征后退)优惠,我们十分拥护,但是感到支持力度不大。同时对相应整机取消进口关税、增值税率政策(过渡期6个月可实行零关税)我们坚决反对。对于纺机企业而言,这个政策实际上并没有按照国务院通知精神给予进口关键零部件两税全免,只对3%的关税先征后退,退税部分还要转为国家资本金。这只对个别国有纺机企业有一点点好处,对民营纺机没有吸引力,因为,民营企业不愿意在本企业增加国家资本金。对于棉纺织工业而言,过去两税全免的优惠政策没有了,这势必减缓纺织工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步伐,与印、巴、土耳其等国家的技术装备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这是一个因小失大、抑制良性发展的政策,是一个保护落后的政策。纺机和纺织都是民族工业都应该加以保护,不仅要支持纺机的发展也要支持纺织的发展。因为,国产喷气织机自动络筒机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稳定性、转速、功能、材料上都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例如,喷气织机需求量16000台左右,每年进口15000台左右,国内生产能力只有1000多台。自动络筒机每年需求量2600多台,进口2000多台,国内生产量只有600台。为此,我们强烈呼吁,要振兴装备制造业就应该按“通知”精神对进口关键零部件关税增值税全部免掉,同时继续实行年初发布的国内投资不予免税的进口产品目录,让国际先进的新型自动络筒机、喷气织机等装备能够减免两税进口。这样做既支持了纺机也支持了纺织业,否则是既没有大大的支持纺机,却大大的打击了纺织业。
 
  衷心希望,全社会一如既往地继续关心支持棉纺织产业的发展,为保证国家、企业、投资者的利益,一定要审时度势,以科学的发展观,引导并指导本地区棉纺织产业的良性发展。(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徐文英)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用户评论
验证码: 智囊风云榜 匿名发表(无需注册)
如果还没加入中国智囊风云榜,欢迎加入
    ※ 评论注意事项: 您的评论将在管理员审核后才会显示。 不是智囊风云榜会员或未登陆发表评论,评论人名字显示为匿名。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年鉴光盘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 中国智囊网版权所有 京ICP证 1200254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