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sitename--] - 网站首页―中恒远策―工业品渠道调研专家 | topo100.com
繁体中文 | 关于我们 | About Us

兼职经历

推荐指数 关注度: 报告业务: 010-65667912

“五一”黄金周又到了,同学们有的回家度假有的出外旅游。三年了,“五一”、“十一”我都没回过家,在做兼职。假期转瞬即逝,工作了七天,很累很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辛苦,现在嗓子哑的说话都不利索了。不过,很充实很开心,不仅赚了三百多块钱,更重要的是又一次战胜了自己,又一次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挣钱的不易。

05年的春天,第一次走进格力公司的大门参加面试的时候,我没有想到这份兼职一做就做了三年,从 20岁到23岁的生命里,“格力空调”这个词成为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无数个周末,我站在商场里给顾客介绍格力空调的优势、价格、性能,帮助顾客选择与房间面积匹配的空调,当然最重要的任务是多多卖出空调。虽然我们的工资是固定的,与销量无关,但我们必须很努力,因为长促们(长期促销员)的眼睛是雪亮的,哪个临促能力好,哪个不好,她们一眼就可以分辨出来,做的不好的下次可能就不能上岗;还有一个原因是感觉自己是格力公司的一员,卖出空调就为公司做出了贡献,才对得起50块钱的工资。

大学生太多了,兼职的岗位供不应求,找兼职的困难程度不亚于毕业找正式工作,一般的程序是:先交几十块钱的中介费,有的是交给中介公司,这种情况往往没有保证,有的同学大一交的中介费,大四快毕业时才有消息,有的还克扣学生的工资,本来辛辛苦苦站一天才30块钱的工资,中介公司再扣5元,挣的钱只够吃饭和路费;有的是校友当中介人和需要临促的公司联系,组织同学去面试,先收中介费,面试不上的话再退还,一般是30块钱,不过有人心狠手辣(这个词严重了呵)会要50,比如在06年的时候,我们学校的一个同学组织人去一家空调公司面试的时候,收了50块钱中介费,相当实习期两天的工资,不过这种方式还是很有保证的,一个学校的同学毕竟不会骗人,工资也是直接从公司领。之后要经过严格的面试,一般有一半的人通不过,再经过短期培训有的还需要无薪实习(1~5天),都合格以后才可以上岗,上岗后干得不好,时刻都有下岗的可能。我们与公司没有签定合同,做得不好的直接被炒掉,不想做的也直接打声招呼就可以,如果周末需要上岗,周五之前打电话联系,有时间就去,没时间就不用去,公司再和别人联系。促销空调的旺季是“五一”黄金周,每年“五一”之前都会召许多新人,平时周末需要的人少,公司与做过的人联系就可以。

我们必须要和长促搞好关系,她们的评价关系着我们的命运,她们说什么我们就听什么,出错的话挨骂是正常的,没挨过骂的临促我还没见过。我们服从公司的安排,分到哪个卖场就到哪个卖场,会和许多长促打交道,每个长促对我们都有不同的要求,一开始免不了被责难,我们必须在短时间内了解她的性格,按她的要求去做,时间久了就好了。如果长促觉得我们做得好,每次就从公司点名要我们。这样是最好的了,因为每一个商场的价格,流程都不相同,总是换卖场的人不停地去适应环境,很累人。

我们的工作时间是从上午9点到晚上7点左右,“五一”的时候到晚上九点,中午吃饭时间大约半个小时。一整天只能站着,给顾客介绍,没有顾客也同样得站着,所以我们工作的最大困难就是站,站两个小时没问题,站十个小时甚至十二个小时,我想对任何人来说都算是挑战,“五一”整整站七天更是对生理和心理的极限挑战了。第二个困难是说,我们要应付各种各样的顾客的所有问题。除了对空调知识的牢固掌握,还必须学会随机应变,比如有的顾客说:“你们的空调价格为什么比别的牌子高?”我们就说:“格力空调采用的是全铜的U型螺纹铜管,成本高,所以制冷效果好,经久耐用。一分价钱一分货,多花几百块多用好几年,多划算!”我们的要求是不能被顾客问住,即使顾客说到我们空调的缺点,我们也要把缺点说成是优点,从而达到目的:让顾客买我们的空调。这需要经验,也需要学习,和长促学习,和资格老的临促学习。

做兼职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员工和公司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因为格力空调是中国最好的空调(每年的销量都是最大的),买的顾客特别多,我们的展台前挤满了顾客,我们会同时面对好几个顾客的询问,大家选好机型,问好价格,还需要排队填单子。我们临促也觉得很自豪,和顾客讲话声音很大,口气是非常肯定的语气,如果遇到特别刁难的顾客,我们不卖机子也不会对他低声下气,长促也不会责怪我们。我们也不和旁边的品牌去抢顾客,因为我们觉的根本没必要,也没闲时间,一些小品牌的临促介绍半天,最后顾客还是要买格力的。所以我们和别的品牌的临促,长促关系都很好,经常有临促打架的事,格力没有过。尤其这次“五一”,我们和旁边的“美的”和“奥克斯”的临促关系都很好(“美的”销量居第二, “奥克斯”卖得也不错)。顾客多了,给他们讲机子,感觉时间过得还挺快,如果光站着感觉度分如年。虽然讲很多话,虽然很累,但心里很开心,说服一个又一个顾客买格力,非常有成就感。受兼职的启示,我找正式工作时签了石药,虽然工资不高,虽然我知道竞争会很激烈,也许干好几年也只是个小员工,但我知道石药是一个大企业,知名度很高,会赋予我企业自豪感,这种自豪感可以催我努力工作。而且会有许多学习机会,使我更加进步。(一把盐放到一碗水里会起很大作用,可终究只有一碗,知道的人终究只有几个人;一把盐撒到一条河里,起到的作用微小,可是会有许多人知道这条河。)

兼职最重要的是目的是为了挣钱,如果我家有几千万,即使我知道兼职的诸多好处,可是我肯定我坚持不了一天就累得再也不去了。在脚后跟疼得坚持不住的时候,在受了长促的责怪之后,在听顾客的责难的时候,我想到过放弃,可是50块钱的工资像一堵坚实的墙壁在背后支撑着我继续坚持下去。妈妈打零工从早忙到晚一天挣20块钱,我和妹妹坚持一周挣的钱相当与妈妈做一个多月的零工。三年了,我们的生活费从家里要的越来越少了,我们还要买鞋,买衣服,20多岁的青春年华怎么能不打扮自己呢?只能自己挣钱。还好,格力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没钱的时候就去格力公司拿。

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三年前对空调一窍不通,(我家在坝上夏天很凉快,电扇都多余,空调这个词大家都没听说过)。面试那天发挥得还不错,我通过了面试,或许是觉得我能吃苦吧。由于有课我错过了培训,不过还是让我去实习了,第一次去北国商场看到了空调,对它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一直以为临促就是站在门口发单页的,没想到要给顾客介绍空调,面对顾客的询问,我什么也不知道,一句话也不会说。长促牛姐冲我和另外一个女孩吼道:“什么也不会,去门口发单叶去!下午别来了!”郁闷地站在门口,拿着单页递给进来的顾客,可是顾客很少一部分是来买空调的,大部分是买衣服的,他们不要我的单页,我感觉很失败,发单页都没人要。发了一会儿,由于顾客多,人手不够,就让我们回去继续讲机子,我就听老临促讲,听两次就记住了,有顾客问就同样重复,其实我自己还没搞懂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第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晚上下班时,牛姐没说话。回到宿舍,很饿,可是不想吃饭,也不想和任何人说话,想想一天的辛苦和委屈,哭了。第二天犯了不少错,依旧挨了不少骂,那时也真傻,不会的问题就去问牛姐,她本来很忙火气就很大,我问的弱智问题当然让她很生气,吼了我好多次,以至最后我都习惯了。后来才学会去问老临促,大部分问题她们都会,有的很热心地告诉我,有的也会给我脸色。两天结束了,牛姐认为我还比较积极,是促销的料,就批准我通过了实习。五一七天就在北国干了,由于我的努力,对空调知识越来越了解,挨吼的机会越来越少了,自己也觉得开心了。不过依然会很累,回到宿舍依然不想和人说话。七天过后,那时觉的已经对格力空调懂得很多了,两年后才知道那时只是懂了一些基本知识,后来遇到了更多我回答不了的问题。六月底拿到了工资,410,虽然不是第一次挣钱,但是第一次自己挣这么多钱,还是开心得不得了。

夏天又工作了几次,对工作的热情继续高涨,十一的时候分到一个卖的不好的商场,很清闲,长促姐对我特别好,每天很早就让我下班。当时我的两个室友也在做格力促销员,我们回到宿舍就开始聊工作中的苦与乐,虽然很累,但是很开心。06年春天,妹妹(我们是双胞胎,在同一所大学上学)也加入了格力,我们在不同的卖场,有的顾客两家商场都逛时,会很奇怪地问:“刚才你不是在XXX商场吗?”我总得给他解释一番。五一的时候,我被分到了新开店的一个商场,只有一个长促,李姐人特别好,是我遇到的脾气最好的长促,但工作很忙,我不仅是讲机子的主力,还要帮忙开票,不过经过几天的锻炼。我看到型号就可以认出是哪台空调。

今年我和妹妹分到了同一个商场,弄晕了许多人,特别有意思。我们是老临促,有几个新人,看到她们迷茫的眼神我想到了自己的过去,大家都是从不会一点点学过来的,所以我们总是主动耐心地帮助她们。大家互相谦让,互相帮助,同事关系非常融洽。七天结束了,大家都成了朋友。

三年兼职生活中我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坚持;我给格力卖空调,格力帮助我成长,我付出了辛苦和汗水,得到了金钱报酬和社会经验。回头看三年风雨兼职路,有苦也有甜,我只是觉得很幸运,幸运地与格力结缘,幸运地做了三年,幸运地收藏了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我相信在未来工作中的某一天一定可以用得上。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用户评论
验证码: 智囊风云榜 匿名发表(无需注册)
如果还没加入中国智囊风云榜,欢迎加入
    ※ 评论注意事项: 您的评论将在管理员审核后才会显示。 不是智囊风云榜会员或未登陆发表评论,评论人名字显示为匿名。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年鉴光盘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 中国智囊网版权所有 京ICP证 1200254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