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给非洲一个良性的“中国制造”形象?
如果我们把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或者经贸合作的镜头从中非论坛前后中国企业在非洲的经营情况切换到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中国“倒爷”参与的俄罗斯市场,会发现一些近似的烙印般的定格:
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市场商品极度匮乏,中国倒爷利用这个机会,将大量假冒伪劣产品从中国贩到俄罗斯销售,牟取高额利润。其中由于中方代理和委托业务失控,加上从事外贸的个别人员素质低、缺乏应有的教养及涉外知识,伪劣产品在俄远东曾一度泛滥,直接损害了当地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许多中国人在交易中欺骗俄罗斯人或同胞间相互诋毁、拆台等严重破坏了中国人在俄罗斯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倒爷发了财,中国产品的牌子却给砸了,例如中国服装一度被俄罗斯人称为“抹布”。俄罗斯老百姓在抱怨中国产品质量的同时,俄罗斯的执法机关则把目光集中到来俄经商的中国人身上,从而加大了中国企业在俄罗斯的经营成本。
部分在非洲投资的中国企业在生产或者出口产品时,忽视产品质量,用低质甚至伪劣产品迎合非洲多数国家居民购买力不强的需要,这种无视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短视行为必须得到及时的遏制,否则上个世纪90年代在俄罗斯上演的一个负面的“中国制造”形象将在非洲大地重现,长此以往,毁掉的就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商业生命,而是整个中国制造的商业生命。中国企业要想长期稳定在非洲大地上淘金,那么就需要多方的积极配合,来树立良性的中国制造形象。
一、建立一套企业是否具备走出资格的检验体系
随着中国企业跨国投资数量的增加,必然存在鱼龙混杂的情况,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乃至质量检验体系等必然良莠不齐,那么政府相关部门就应该从源头上进行把关,建立一套企业是否具备跨国投资资格的检验体系,“求木之长者,比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只有建立了的相关检验体系,才能正本清源,将潜在的隐患在事前加以控制。
二、建立一套可执行、可反馈的督察机制
可以通过政府的引导,由在目标投资国的中国企业群成立当地的中国商会,商会下设地区分会。这个商会将成为督察并反馈所在国所有中国企业经营形象的执行机构,同时对存在不良经营行为的企业加以警告并责令其改正。通过商会等类似机构将当地企业的经营信息反馈回国内政府相关部门,一方面可以总结经验,完善企业跨国投资的检验系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行政措施,督促有不良行为的企业及时改正,降低负面效应的蔓延范围及损害程度。
资料来源:中恒远策设计
三、拟跨国投资的企业应建立完备的企业控制机制
拟跨国投资的企业必须树立良性的战略意识,其中尤其要重视品牌经营意识,建立企业内部的前瞻性、战略性、控制性的综合机制,避免害人害己的短视经营行为的出现。
同时,中国相关企业准备海外投资之前,一定要在驻外人员选拔以及海外控制体系进行综合的评估。避免海外分支机构失控,企业经营理念走形、驻外人员封侯割据等行为给企业长远经营造成巨大的损失。
(撰稿人:范理,本文属原创稿件,由北京中恒远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专供EC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文中观点仅供参考。)
图 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的筛选监控体系简图
-
※ 评论注意事项:
您的评论将在管理员审核后才会显示。
不是智囊风云榜会员或未登陆发表评论,评论人名字显示为匿名。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