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从“问题”到“疾病”
推荐指数:
关注度:
报告业务: 010-65667912

在接诊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提到或听到一些诸如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边缘状态等词汇,它们虽同属于心理紊乱的范畴,但有着实质性的差异。正确认识这些概念可帮助人们卸下许多不必要的心理包袱。
心理问题:是近期发生、内容尚未泛化和反应强度不太剧烈的心理紊乱状态,主要表现在心理和情绪方面产生一定波动,但思维保持着严密的逻辑性,人格也十分完整。
心理障碍:这类人群不仅在情绪方面有较大的波动,而且可出现各种违反逻辑性思维或思维逻辑的错误。初始反应强烈,如在暴怒情况下,出现强烈的非理智行为,冲动毁物。心理行为异常持续的时间较长(1个月以上),心理负担难以克服,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由于长期的精神折磨,有时可伴有躯体化症状或人格上的问题,如心理生理障碍、退缩和攻击等。
心理疾病边缘状态:这是较严重的一类,患者往往带有不很典型的异常精神现象,如注意力涣散、好幻想、意志力减弱、自我评价偏离常态、社会交往和人格方面的改变等。
心理疾病(精神病性心理紊乱):表现最为严重,常见的有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等。患者精神活动的完整性、协调性和统一性被破坏,有幻觉和妄想等表现,其行为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交,人格明显改变,且患者往往缺乏对自身疾病的认识能力,拒绝就医和服药。
由此可见,由心理问题到心理疾病的过程是一个逐渐加重的病理层次。一般而言,前两类需要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后两类则适宜以药物治疗为主。值得注意的是,早期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可避免向心理疾病的演化。另外有一些心理疾病由于其症状不是很典型往往易被忽视,易被普通人群认为是一般的问题或个性原因而导致误诊。 (王爱平)
(作者: 编辑:康康 来源:四川在线-家庭与生活)
下一篇:哪些人需要心理咨询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用户评论
-
※ 评论注意事项:
您的评论将在管理员审核后才会显示。
不是智囊风云榜会员或未登陆发表评论,评论人名字显示为匿名。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