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哭一次有利于“排毒”

借悲伤氛围大哭减压
在一家大型超市做人力主管孙柯说,从她加入“嚎啕族”之后,工作效率提高了,吃饭香了,再也不失眠了。
“嚎啕族”孙柯是个新人,这个双休日她才第二次尝试痛哭解压。用大哭来发泄的白领不止孙柯一个。这个族群,被称为“周末“嚎啕族”族”,即使没有任何原因,她们也会定期找来一些书籍、电视剧,借机大哭一场。
而就在上周日,孙柯还和网络上一些哭友通过MSN或者电子邮件交流心得。一个男孩给她推荐了韩国的电视剧《天国的阶梯》,她果然买回片子从第一集就开始不停地落泪。哭过之后,孙柯把自己的感受同时发给了几个好朋友。“就当哭是排毒吧”!
双休日一个人呆在家里,调暗光线,选择一张催人泪下的碟片,借着悲伤的氛围嚎啕大哭一场。以哭减压的“嚎啕族”的出现似乎有些让人猝不及防。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曾经有过看心理医生的经历,在医生们的眼中,他们也因为敏感而脆弱的神经受到特别的关注。
笔者在上海一些心理门诊采访时发现,“嚎啕族”不但早已经进入专业人士的视野,甚至已经被当作正面教材来帮助那些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亚健康的上班族。
孙柯说,她一开始并不知道这样痛哭对于减压有那么大的帮助,每天工作时间在12个小时左右,由于夏季营销高峰期超市的人员流动很大,她近段时间忙得连吃饭都是随便一个汉堡包在办公室解决,繁忙的工作让孙柯开始失眠。这时一个用大哭的办法减压并且屡试不爽的朋友告诉她,“不要忍着,制造氛围,好好哭一场,准能治好失眠。”
“我们都是通过MSN或者电子邮件彼此联系,尽管我们内心都足够强大,但是还是不希望让旁人过多了解自己的隐私。”一个“嚎啕族”说。
哭有利于身心自然康复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林叶在电话里对孙柯他们的做法表示了支持。她介绍,“嚎啕族”从日本兴起,专门有研究机构证实,哭泣能够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有益于身体健康。
上海俪人女子医院心理科医生江皓婷也表示,她会让部分女性在心理咨询过程中,通过追忆往事产生强烈的号啕大哭的欲望。在尽情地宣泄心中压抑已久的郁闷后,对其进行浅度催眠,继而调节她的植物神经。“在心理学上,哭是情绪宣泄的方式之一,是我们保持身心健康所需要的自然康复过程。”
-
※ 评论注意事项:
您的评论将在管理员审核后才会显示。
不是智囊风云榜会员或未登陆发表评论,评论人名字显示为匿名。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