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电零售渠道整合加速
一、家电销售渠道的变迁
我国家电产业的发展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从国外引进了一些生产技术开始了自主生产之路。伴随着家电产业的整体发展其销售渠道也在不断的演变,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计划经济条件下多环节渠道
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在我国计划经济的大环境下,我国商品流通领域的流通过程主要是“一二三零”形式下的固定模式。家电产业的销售渠道上比较粗放,一般采用的是区域总经销的代理方式,即商品由生产厂家制造出来之后经过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三级批发商之后进入商品的销售终端(一般是国营百货商场)。这种渠道由于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调空,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诸环节的效率不高,同时流通环节又过于繁多,因此我国家电流通效率低下。
2、市场经济初期的渠道整合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中期,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家电流通渠道受市场调节。此时我国百货店开始处于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因此我国的家电销售渠道主要通过百货店进入消费者的手中。但此时的市场还处卖方市场,因此市场的掌控权还处于家电生产厂家手中。整个环节虽然比之前有所减少但由于当时的百货店规模、经营模式等方面的限制,在流通渠道上占用了太多的资源。
3、九十年代后期至今的整合时期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之后一个明显的市场转变就是家电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在这种转变下,家电生产以及整个家电流通环节都要以消费者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的百货店在家电销售中的主导地位被取代,新兴起的各种专业家电连锁卖场成为流通终端的主要力量。渠道权力开始在各大家电生产厂商和流通企业之间平衡分配。整个流通渠道变通由生产厂家直接到卖场终端的模式,环节的减少大大提高了整个流通渠道的效率。
二、渠道整合加速
1、渠道环节不断减少
从早期的各种流通环节并存到现在从生产直接到销售终端,家电流通渠道经历了全新的升级。各种流通环节的减少不仅减少了各种流通过程中的费用,还大大减少了在渠道中流通的时间,从而使整个渠道效率更高、费用更少,当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时候价格达到了最实惠。
2、渠道终端集中加快
随着家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家电流通市场也越来越大;一批发展灵活的大型渠道终端快速发展。国美电器、苏宁电器等一批熟悉的家电销售卖场成为市场的领军企业。苏宁电器2006年销售收达到249.27亿元,2006年底苏宁电器卖场的销售面积142.22万平方米;紧跟其后的国美电器2006年销售收也达到了247.29亿元,2006年底其门店数已经达到572家。
3、流通与生产的渠道之争更加激烈
由于一批大型家电销售终端企业的快速崛起,在整个家电流通过程的话语权不断提高,家电制造企业与销售企业对于整个渠道的争夺战慢慢白热化起来。从空调老大格力与国美的分道扬镳,到美的的专卖店的建立,家电生产企业加速直销店面的数量的根本原因还是想让流通渠道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断做大做强的销售终端企业也不甘落后的快速扩张,不断加大自身在整个流通渠道市场份额。
(撰稿人:张明明,本文属原创稿件,由北京中恒远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专供EC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文中观点仅供参考。)
-
※ 评论注意事项:
您的评论将在管理员审核后才会显示。
不是智囊风云榜会员或未登陆发表评论,评论人名字显示为匿名。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