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sitename--] - 网站首页―中恒远策―工业品渠道调研专家 | topo100.com
繁体中文 | 关于我们 | About Us

人人都能成为百万富翁

推荐指数 关注度: 报告业务: 010-65667912
我每月到企业举办一小时的免费“理财讲座”,一直都很受员工们的欢迎。讲座内容很少涉及复杂难懂的技术操作层面,也几乎不进入到产品介绍环节,因为据我了解,国内一般的中产白领们,目前普遍缺乏的是几个重要的理财概念――这些概念,会影响他们以后的行为,假如他们能老老实实执行这些理财上的概念,至少坚持10年以上,那么,每一个人都能成为百万富翁。
  
  第一个理财概念:区分“投资”与“消费”
  
  区分“投资”行为与“消费”行为。一般人消费前,没有这种概念,学经济学的人消费前会考虑,这个消费是属于“投资”行为还是“消费”行为。
  先请看一个明显的例子:
   10年前甲和乙是本科的同学,在社会工作5年后,不约而同积蓄了30万元人民币。5年前,他们都花掉了这30万元。
  甲去通州购买了一套房。
  乙去买了一辆“奥迪”。
   5年后的今天:
  甲的房子,市值60万元。
  乙的二手车,市值只有5万元。
  两人目前的资产,明显有了很大差异,但他们的收入都一样,而且同样学历、基本具备同样的社会经验,为何大家财富不一样?
  甲花钱买房是“投资”行为――钱其实没有花出去,只是转移在了房子里,以后还是都归自己。
  乙花钱买车是“消费”行为――钱是花出去的,给了别人,二手车用过10年后,几乎一分不值。车跟房子不一样,房子10年后,说不定已翻了好几番。
  再看第二个例子:
  有一天,我的秘书向我提出一个问题:陈老师,我觉得客户甲有点怪。她说:客户甲去买一张演唱会的票,300元他嫌贵,犹豫很久,始终没买,但客户甲其实并不缺钱。但有一次,有一个著名企业总裁出版了一套“教导管理”光盘,6张光盘卖到天价1500元,客户甲却毫不犹豫将它买下来。为何300元演唱票,客户甲嫌贵,却去买1500元的几张光盘呢?
  解答如下:客户甲是将学的经济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里,客户甲每花费钱的时候,会先想这是“投资”行为或是“消费”行为?
  买光盘,这1500元是“投资”行为,它其实没有花出去,它增长了客户甲的知识,让客户甲更有智慧,在未来的日子,客户甲用新学的智慧,会赚回1500元的好几倍,钱始终还在客户甲的口袋。
  但购买演唱会的票,是“消费”行为,是给了别人,再也拿不回来了。
  在生活中,还有更多的日常例子:
  (1) 客户甲会花3万人民币去买一幅油画,但不会花3万去买二手车。
  (2) 客户甲会花1万去买人寿保险,但不会花1万去欧洲度假。
  (3) 客户甲会很舍得花钱买书,但不舍得花钱去看电影。
  以上哪些是“投资”行为,那些是“消费”行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下面是更多的例子,如果属于“投资”行为,那么,多贵都不必讨价还价,因为钱最终还是归自己。
  
  富有的人是“小钱糊涂,大钱聪明”,一般的人是“小钱精明,大钱糊涂”
  
  第二个理财概念:剩下的才是财富
  
  理财走不出三句话,如果每句话都能吃透,并且完全执行,那么,打工一族都可以变得非常富有。
  很多朋友都知道客户甲的出身――难民,一无所有。到加拿大学经济学也是拿着奖学金,家里七兄弟姐妹,没有钱送客户甲上大学,上大学后,从来没管家里要过钱。毕业后打工,但客户甲坚持“理财三句话”原则,用经济学学到的学问,用到日常生活里,一步步走下去。现在20年后,客户甲有4套房,每月收租便有1万多的收入,也算是半个富有的人。
  其实每个人都做得到,在这公开这秘密。以前这些重要的理财概念,课程里面都有教。
  学员有时候会问,如何能每年回报率达到10%以上。答:其实现在要银行里面,它们提供很多理财产品:基金,外币,QDII。 这些银行产品略有一点风险,但风险假如你能有效的管理它,10%的回报率其实也不难。当然,假如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你自己是瞎摸,你会亏掉很多钱。但你有两个途径:
  (1) 花点钱去学。
  (2)你自己没时间,那么可以去找专业的理财师。
  找专业理财师,要分辨他们的专业资格,你可以参考几个条件:
  (1) 已经考取了的理财规划师认证:中国注册理财规划师(CFP),全名是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2005年已经在北京举行公开考试,现在很多银行的从业人员都在考。合格率偏低,暂时银行里面有资格的人也不多。
  (2) 有10年以上的理财经验。但其它有兴趣想多认识理财学问的,可以参加公开课程,费用只是几百元一节。参加学习的费用,是“投资”行为,并没有“花出去”,以后还是归你自己,学过以后,就不会“小钱精明,大钱糊涂”了。
  一般人错误的理财观念:
  挣得多,所以富有
  很多人认为,甲收入每月1.5万元,乙收入每月8000元,甲便应该比乙富有,这观念在社会上很普遍。但这是错的观念,错得很离谱。错在哪里?
  富有的定义,并不是你每月工资挣得多,而是你每月“剩下多少”――剩下的才是财富。请看例子:
  美国人每月工资高中国二、三倍,照一般的观念看,一般的美国人应比中国人富有。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一般美国人都有几张信用卡,他们喜欢消费,每月不单只是“月光一族”,更普遍的是欠下信用卡不少的债。在美国,理财规划师的理财讲座,一般时间花在讲“如何减少你的债务”。
  一般美国人,银行的储蓄都不够美金几千元。在中国,没有这种情况,中国人善于储蓄,一般人在银行都有存款,超过十几万元的,人数还不少。
  还有一个例子:
  一般人以为台湾人工资平均高出内地一倍,他们自然比我们富有,这也是一个错误的观念,请看如下图示计算:
  请问:是台湾人每月工资15000元,每月只剩下1000元的人富有,还是北京工程师,每月工资只有8000元,但每月剩下3200元的人富有呢?
  中国每年经济增长率远远超出其他亚洲国家。所以人们不会觉得奇怪,外资银行到北京开业,总是在推广“理财服务”,因为现在中国,比较欠缺这一块的知识。
  
  
  第三个理财概念:先储蓄,后消费
  
  大家每个月都会将工资一部分储蓄起来,有些人储蓄10%工资,有些20%,有些30%。大部分人是一个月后,把没有花出去的钱储蓄起来,而且每个月储蓄多少基本没谱。
  在著名的美国第一学府哈佛大学,第一堂的经济学课,只教两个概念。
  第一个概念:花钱要区分“投资”行为或“消费”行为。
  第二个概念:每月先储蓄30%的工资,剩下来才进行消费。
  哈佛教导出来的人,以后都很富有,并非主要因为他们是名校出身、收入丰厚,而是他们每月的行为,跟一般的普通老百姓,只有一点不一样:
  哈佛教条:储蓄30%的工资是硬指标,剩下才消费。每月储蓄的钱是每月最重要的目标,只会超额完成,剩下的钱就越来越多。
  一般人:先花钱,能剩多少便存多少,但往往剩下的钱并不多。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用户评论
验证码: 智囊风云榜 匿名发表(无需注册)
如果还没加入中国智囊风云榜,欢迎加入
    ※ 评论注意事项: 您的评论将在管理员审核后才会显示。 不是智囊风云榜会员或未登陆发表评论,评论人名字显示为匿名。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年鉴光盘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 中国智囊网版权所有 京ICP证 1200254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