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理财因时而变
推荐指数:
关注度:
报告业务: 010-65667912

人生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个人收入、家庭财产、家庭支出,也都有这样一条时间线。刚走出校园的职场新人,随着经验、资历和职务的提升,收入水平会不断提高,但在到达事业顶点后,又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慢慢回落。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应该根据各自不同的行为特征和理财趋向,制定不同的理财规划。一般而言,风险承受能力低时,在投资组合中应以风格稳健的资产为主,如存款、债券、偏债基金,风险承受能力强时,在投资组合中可选择一些收益高、风险高的资产,如股票、偏型基金等。
20-26岁
建议:定期定额计划
刚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收入较低,但花费却不少,这一阶段的人大多还处于单身或准备结婚阶段,大部分没有太多的储蓄观念,因此,选择按时定额存款的约束性理财产品是绝好的理财选择。一直被称为“懒人投资术”的定期定额,就是将自己的资金交给专业经理人,以期能为自己创造最大的财富,不需要自己烦恼。定期定额其实就是在基金销售机构,每月必须定期跟进扣款金额,强制自己投资基金,每个月只管自己账户金额够不够扣款,其他投资的钱,就交给专业经理人代为操盘。只要选对基金,小钱也可以滚成大钱。
26-36岁
建议:增加寿险保额、投资平衡型基金
刚刚建立二人世界的年轻人,随着家庭收入及成员的增加,开始思考生活的规划。组织一个小家庭,双方需要作出不少调节,财政上也要协调,必须摒弃以往“大手大脚”的不良习惯,投资应追求收入的成长性,核心资产可按股票70%、债券10%和现金20%的比例进行配置。
家庭的支出远大于单身贵族的消费,提早规划才能保持收支平衡,保证生活的高品质。通常这时期购置房产是新婚夫妇最大的负担,随着家庭成员的增加,应适当增加寿险保额。若此时夫妻双方收入也逐渐趋于稳定,建议选择投资中高收益的基金,例如,投资于行业基金搭配稳健成长的平衡型基金。平衡型基金简言之就是结合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投资组合的综合体,投资特色就是进可攻退可守。当处于空头市场时,股票型基金其持股比率最低限制于70%以上,缺乏降低风险的能力,而这正是平衡型基金的绝对优势所在。
36-46岁
建议:购买教育保险与医疗保险
这一阶段的人都较为忙碌,兼顾工作和照顾孩子、老人等多重责任,承受着较重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家庭中一旦有新成员加入,就要重新审视家庭财务构成。除了原有的支出之外,更要面临小宝贝日后不断提高的教育费用,不得不让家长们提前准备一笔教育基金。在小宝贝一两岁时,便需要开始购买教育保险或定期定投的基金来筹措子女的教育经费。其兼具的储蓄、保障功能,无疑能给子女成长提供帮助。
46岁以后
建议:扩大投资制定养老计划
从子女完成学业到自己退休,经济收入达到高峰状态,理财重点是扩大投资,制定合适的养老计划。风险资金投资的比例应逐步减少,在保险需求上,人到中年,对养老、健康、重大疾病的需求较大。那些有房贷和车贷的家庭,更应合理安排好个人信贷,逐步减少负债。建议将投资的50%购买股票或股票型基金,40%用于债券或定期存款,10%用于投资货币型基金等。
20-26岁
建议:定期定额计划
刚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收入较低,但花费却不少,这一阶段的人大多还处于单身或准备结婚阶段,大部分没有太多的储蓄观念,因此,选择按时定额存款的约束性理财产品是绝好的理财选择。一直被称为“懒人投资术”的定期定额,就是将自己的资金交给专业经理人,以期能为自己创造最大的财富,不需要自己烦恼。定期定额其实就是在基金销售机构,每月必须定期跟进扣款金额,强制自己投资基金,每个月只管自己账户金额够不够扣款,其他投资的钱,就交给专业经理人代为操盘。只要选对基金,小钱也可以滚成大钱。
26-36岁
建议:增加寿险保额、投资平衡型基金
刚刚建立二人世界的年轻人,随着家庭收入及成员的增加,开始思考生活的规划。组织一个小家庭,双方需要作出不少调节,财政上也要协调,必须摒弃以往“大手大脚”的不良习惯,投资应追求收入的成长性,核心资产可按股票70%、债券10%和现金20%的比例进行配置。
家庭的支出远大于单身贵族的消费,提早规划才能保持收支平衡,保证生活的高品质。通常这时期购置房产是新婚夫妇最大的负担,随着家庭成员的增加,应适当增加寿险保额。若此时夫妻双方收入也逐渐趋于稳定,建议选择投资中高收益的基金,例如,投资于行业基金搭配稳健成长的平衡型基金。平衡型基金简言之就是结合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投资组合的综合体,投资特色就是进可攻退可守。当处于空头市场时,股票型基金其持股比率最低限制于70%以上,缺乏降低风险的能力,而这正是平衡型基金的绝对优势所在。
36-46岁
建议:购买教育保险与医疗保险
这一阶段的人都较为忙碌,兼顾工作和照顾孩子、老人等多重责任,承受着较重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家庭中一旦有新成员加入,就要重新审视家庭财务构成。除了原有的支出之外,更要面临小宝贝日后不断提高的教育费用,不得不让家长们提前准备一笔教育基金。在小宝贝一两岁时,便需要开始购买教育保险或定期定投的基金来筹措子女的教育经费。其兼具的储蓄、保障功能,无疑能给子女成长提供帮助。
46岁以后
建议:扩大投资制定养老计划
从子女完成学业到自己退休,经济收入达到高峰状态,理财重点是扩大投资,制定合适的养老计划。风险资金投资的比例应逐步减少,在保险需求上,人到中年,对养老、健康、重大疾病的需求较大。那些有房贷和车贷的家庭,更应合理安排好个人信贷,逐步减少负债。建议将投资的50%购买股票或股票型基金,40%用于债券或定期存款,10%用于投资货币型基金等。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用户评论
-
※ 评论注意事项:
您的评论将在管理员审核后才会显示。
不是智囊风云榜会员或未登陆发表评论,评论人名字显示为匿名。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