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囊风云榜
发新话题
打印

西港特区:集约式平台的践行者

西港特区:集约式平台的践行者

发布时间:2013-07-24
        在纺织服装企业“走出去”的案例中,为降低成本直接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是共同思路。而以搭建经济园区为目标的“出海”则显得有些遥不可及,因为这对投资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和抗风险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7年,红豆集团等4家江苏企业为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联合一家柬埔寨企业在柬埔寨西哈努克市郊共同打造了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以下简称“西港特区”)。作为全国首批通过商务部、财政部考核确认的6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西港特区力图为中国企业搭建集群式投资贸易发展平台。尽管经济园区的建设对一般企业来说有些高不可攀,但在这一过程中,如何与当地社会建立友好关系,降低经营风险,实现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转,这些经验依然值得计划“出海”的纺织服装企业借鉴。

        适应差异 降低风险

        占地11.13平方公里的西港特区是柬埔寨政府批准的最大的一个经济特区,位于西哈努克市墨德郎乡,距离柬埔寨唯一一个深水港口西哈努克港仅12公里,距离西港机场仅4公里,同时紧临直通首都金边的4号国道。尽管优越的地理位置为西港特区提供了便利的物流条件,但在园区规划之初,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之大、当地政策法律与国内的显著差异都是投资者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作为西港特区项目的实施负责人??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月娥对此深有感触:“在国内,建设工业园区都是政府行为,政府将土地划给企业后,还会帮企业做好通路、通电、通水、通讯、排污(五通)和平地(一平)。但在柬埔寨,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投资者来实施操作。而且由于柬埔寨实行土地私有制,所以在选定地点后,我们需要找到当地有实力和威信的代理和这些土地所有者一一商谈,才能取得土地的所有权。”
        西港特区项目地原是一块荒芜之地,荆棘丛生,高低落差最高达70米,土地面积测算难度极大。在完成土地购买后,戴月娥率领一众“开荒者”,一步一个脚印地对土地进行反复测量,得到精准的区域面积和地质情况后,才开启了后期的规划工作。戴月娥如今回忆起来,仍觉得这是一个漫长而必要的过程。因为前期的基础设施情况是投资者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园区后期的正常运营打下基础,降低风险。
        由于柬埔寨国内基础设施落后,西港特区工程量浩大。因此,西港特区确立了局部启动开发,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开发思路,目前,园区内3平方公里区域内已完成“五通一平”;建有29栋厂房,并建设了集办公、居住、餐饮和文化娱乐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大楼,已成为柬埔寨当地生产、生活配套环境最完善的工业园区之一。

        加强沟通 化解隔阂

        在纺织服装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融入当地文化。自顾自地“闷头干活”往往在后期发展上会显得力不从心,而主动融入当地社会,并与之建立信任的企业则会在招纳劳动力、防范风险等方面如鱼得水。
        据戴月娥介绍,西港特区周边的人们都很淳朴,在他们的脑海中,并没有工厂和工业园的概念,所以,也不清楚经济园区的建设会带来怎样的好处。为了消除当地人心中的疑惑,2008年,西港特区与当地政府联合举办了园区的开工典礼。典礼上,当地政府介绍了园区的就业机会,以及能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益处。园区代表还在典礼上向当地捐助了25.4万美元用于修建学校。“我们这些投资者需要让当地人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才能充分信任你。当地一些年轻人想要上中文课,但是他们负担不起学费。我们就免费提供培训,安排我们的员工义务去教他们中文,每天晚上1小时。这些学会了中文的年轻人到工厂工作后,每个月能比其他员工多挣20?30美元,而当地的基本月薪也不过才50美元。”
        除了上述举措外,西港特区支持柬埔寨红十字事业发展,连续四年向柬埔寨红十字会捐款累计达13.5万美元。另外,积极为临近的乡村修路,帮助当地寺庙改造填土,与当地社会和民众建立了友好关系。在员工管理上,不苛扣工人薪资,保证每年有26天的假日,这些举措确保园区内的生产实现稳定运转。主动履行社会责任,融入当地的文化,是西港特区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取得了当地人民的信任后,与当地政府和管理部门建立良好关系则是防范风险的重中之重。“在西港特区围墙建成之前,曾发生过几起失窃事件。一开始,我们也不知道怎么避免类似事件,但通过和当地警察局进行沟通并建立良好关系后,知道了是哪几个人偷东西。此后,警察局帮助我们做好防范工作,园区内就再没发生过失窃的事。”戴月娥说。

        近看成本 远观市场

        目前,西港特区的签约企业已达34家,其中有一半是纺织服装企业。对于注重生产成本要素的产业来说,降低各项生产支出,是企业“走出去”的原动力所在,也是考量投资目标地的重要依据。
        据戴月娥介绍,在西港特区内,水费价格与国内差不多,平均为0.5美元/立方米;电费标准是0.31美元/千瓦小时。“今年7月份,柬埔寨建设了第一家火力发电厂,该发电厂离我们的园区很近,能进一步保障我们的电力供应。在用工成本方面,根据柬埔寨劳工法规定,工人实行每周6天工作制,每天工作8个小时,最长可加班2个小时。戴月娥测算后告诉记者,与国内相比,企业在每个员工的年薪支出上至少可节省2.5万~3万元。此外,进驻西港特区的纺织品服装企业最多可享受6年免税期,同时还可以享受建筑材料及生产设备的进口免税,而且外汇也不受管制。
        如果说6年前西港特区的建设是为响应政府号召、突破国内生产资源瓶颈,那么现在园区的平台作用则体现在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上。“当初选择在柬埔寨建立经济园区,一方面是基于中柬关系稳固牢靠,柬埔寨政局也比较稳定。另一方面,柬埔寨可享受欧美等发达国家给予的特殊贸易优惠政策及额外的关税减免优惠。而现在看来,在柬埔寨投资还可以辐射到周边的东盟国家。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的背景下,市场可以辐射19亿人口。特别是进入今年以来,中国又扩大了自柬埔寨进口的免税产品种类,这些利好都体现了柬埔寨为投资者创造的市场优越性。”戴月娥说。
(摘自2013年7月24日《中国纺织报》记者赵颖)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