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世俗力量对抗宗教
问:“后穆巴拉克时代”的埃及形势及其前景如何?
朱威烈:埃及是中东地区大国,也是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代表性国家。穆尔西总统的执政理念“世俗、民主、法治”受到国内外舆论普遍肯定,他随后出访中国、美国和海湾国家,出席伊朗举办的不结盟国家峰会,建议成立叙利亚危机“四国治理小组”,在以巴冲突中推动签订停火协议,反映出埃及积极恢复因国内动荡而被削弱的地区大国作用与影响的政策走向。
但穆兄会在治国理政方面缺乏经验,在协调与军方关系,平衡行政、立法和司法权力结构等方面不断引发社会与民众强烈不满,世俗力量与宗教势力的分歧与对立已经形成。这不但将直接影响穆尔西内外政策的执行力和影响力,而且将导致埃及较长时期的反复动荡。
李伟建:埃及本次动荡实际反映的是“后穆巴拉克时代”的埃及向何处走的严峻问题。有分析认为,穆尔西匆匆将宪法草案付诸公投,是逼迫民众选择埃及到底是成为一个宗教色彩国家,还是继续维持世俗主义和宗教的平衡。因此,埃及围绕宪法草案的争端实际已演变成伊斯兰主义者和世俗反对党关于国家身份和未来道路的斗争。如今宪法表面上似乎已获通过,但反对派不会善罢甘休,双方将继续围绕政治意识形态和国家发展路线展开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