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兄会借地区动荡实现“大翻身”
来源: 新华国际
穆斯林兄弟会(穆兄会)组织在中东多国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最早的埃及穆兄会成立于1928年。但长期以来,穆兄会在政治上往往受到打压或排挤。自 2010年底以来,肇始于突尼斯的地区动荡致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和也门政权更迭,持续一年多的叙利亚动荡仍未停止,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约旦等国也一度受到困扰。各国以穆兄会组织为代表的伊斯兰政党借机实现“大翻身”,纷纷走上政治舞台。 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穆兄会由伊斯兰保守派学者哈桑?班,纳于1928年创建于埃及伊斯梅利亚,是现代伊斯兰教历史上第一个有组织、有相对较完整意识形态的政治组织。经过80 多年的发展,它已成为当今伊斯兰世界最有影响、规模最大的宗教组织。
1932年,穆兄会在开罗建立了第一个分会,随后又把总部迁到开罗。此后,穆兄会又在叙利亚、约旦、巴勒斯坦等地蓬勃发展起来。创始人班纳认为,伊斯兰不仅仅是宗教,而且是一种生活模式,其不仅仅规范信仰,指导精神生话,还意味着国家的建立,意味着奋斗与圣战。因此他鼓吹把所有伊斯兰国家统一在一个哈里发国家之下,建立一个“从西班牙到印度尼西亚的帝国”。
由于穆兄会主张回归伊斯兰教本源,并高举“圣战”大旗,使用刺杀等暴力手段.在埃及多次遭到政府查禁、取缔,其成员遭到逮捕、判刑。在叙利亚等国它也遭到政府残酷镇压。
纷纷走上政治舞台
上世纪70年代之后,一些激进派别从穆兄会分裂出去,而穆兄会温和派则主张议会斗争,主张出版、集会自由,宣布接受民主、政治多元主义、权力和平轮换,进而组织政党参与政治生活。
在此次中东地区动荡国家示威活动大潮中,穆兄会成为重要参与者之一。比如在动荡已经持续一年多的叙利亚,穆兄会便是反对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动荡之后,这些伊斯兰党派又成为民主政治过渡进程中的主要参与者。伊斯兰复兴运动现已成为突尼斯第一大党,其领导人贾巴利担任新政府总理。伊斯兰复兴运动虽然没有明确自己与穆斯林兄弟会的关系,但其意识形态和组织方式均与之类似。
而埃及穆斯林兄弟会在穆巴拉克下台后成为埃国内最大的政治势力,它组建了自由与正义党,并成为议会第一大党。穆兄会还宣布竞选新总统,凸显了有80 多年历史的埃及穆兄会独揽议会、政府和总统权力的欲望强烈。
今年3月初,与埃及穆兄会关系较近的利比亚穆兄会宣布组建“正义与发展党”,并表示将以伊斯兰框架为参照。利比亚穆兄会已有60余年历史,但长期受到卡扎非政权的压制。在卡扎菲倒台后,正义与发展党依靠全国网络,准备在利比亚的政治过渡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普遍展现务实态度
穆兄会组织在各国相对独立,其意识形态相似,但具体原则和策略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区别。埃及穆兄会主张以伊斯兰教为国家宗教,不强行推进伊斯兰制度,主张循序渐进的路线,政治上主张议会制,削弱总统权力。
与埃及相比,受西方价值观影响,突尼斯的伊斯兰复兴运动则表现得更加温和,它主张政治上选择共和制。突尼斯过渡进程相对顺利,伊斯兰复兴运动没有选择独揽所有权力,政策上比较务实。
而利比亚的政治过渡进程目前尚未有实质性的进展,该国的穆兄会声称致力于建立以宗教价值为基础的公正和发达社会,但与此同时,它也表示会首先致力于恢复安全和稳定,同样体现出了温和与务实的态度。
分析人士认为.在一些阿拉伯国家旧政权被推翻后,伊斯兰势力崛起,它们过去在政治上长期受到压制,现在开始广泛参与政治生活,民众通过选举给它们机会。但是,它们在获得权力后能否给国家带来发展和进步,还需要时间考验。
中东局势变数增加
以穆兄会为代表的伊斯兰势力的崛起给中东局势带来变数,巴以问题、阿以争端将面临新的挑战。
伊斯兰势力崛起引起了以色列的高度担忧。埃及作为巴以问题的重要斡旋者,它与以色列的关系在穆巴拉克下台之后由原来的“不冷不热”变得更趋冷淡。埃及国内要求修改埃以和平协议的呼声不断出现。今年3月,以色列对加沙发动连续空袭后,埃及人民议会声明,要求驱逐以色列驻埃及大使,并敦促埃及立即停止向以色列出口天然气,声称“革命后的埃及将永远不会是犹太复国主义实体的朋友”,并将以色列视为“埃及和阿拉伯民族的头号敌人”,呼吁阿拉伯国家抵制以色列。
分析人士认为阿拉伯国家的变革和伊斯兰势力的崛起,让以色列面临压力,愈发孤立,但以色列不会改变对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国家的政策,阿以问题、尤其是巴以问题政治解决或更趋复杂化。
埃及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友。穆巴拉克下台后,两国关系因非政府组织问题一度变得紧张。自穆兄会赢得了议会选举之后,美国官员与穆兄会频频接触。但自由与正义党领导人明确表示,希望埃及和美国的关系更加平衡。伊斯兰势力在政治上的崛起无疑需要美国重新审视其中东战略。(本网驻开罗记者 李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