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囊风云榜
发新话题
打印

为什么国民党十几个师打不过一个日本师?

为什么国民党十几个师打不过一个日本师?

      日本陆军师承德国第二帝国,与中国北洋陆军的建制名义上是一样的。德国第二帝国的陆军以师作为战略单位,每师1。8万人,其中步兵1。2万人,其他兵种约6千人。而日军不叫“师”,叫“师团”。日军的一个师团,最初完全仿制德国一个师的编制,约1。8万人。但是后来随着战事的变化,作了多次改动。抗战初期,日军一个师团的总兵力为2。4-2。8万,从其规模和编成来看,感觉挺象美国师(一个欧洲陆军师一般是1。4万人左右,一个美国师规模为其两倍,达2。8万人)。此外,做战时日军会给各师团配属特种兵及补充人员等,可使一个师团指挥的人马达4万人以上。  而袁世凯创立的北洋陆军,为了节省军费,把其他兵种的兵额也放在步兵人数的编制之内,所以一个满师才1。2万,小于西方一个师的编制。 
  国民党军队呢?一般来说跟北洋陆军的编制相当。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比如当官腐败吃空额啦,但根本还是国家经济能力问题,就算是中央军,一个师只有5-7千人的情况比比皆是。就算是国民党的五大王牌军之一的74军,成立之初其总人数也只有2。1万人(下辖51师和58师),每个师的人员刚刚上万。
  这样,单从人数上讲,要五个中国师才能大体相当于一个日本甲种和乙种师团的规模。如果从火力上讲,日本师团有飞机支持、和坦克配合(虽然只能算铁甲车)、火炮的数量和射程威力等也不是中国军队所能比拟的,而且日军进攻时还常使用生化武器。所以,无论进攻还是防御,中国军队都必须数倍于日本军队,才能在实力上大体相当。由于当时的中国军队是在军阀混战的“战果”上拼凑起来的,指挥组织也相当成问题。偶认为,数倍于日本军队的中国军队才可能说是勉强“相差不大”。因此,就算一二十个中国师的番号加起来,实力能不能抵得上一个日本师团,也很难说。  
  而杂牌军的兵员更少,训练更弱,装备更差。一些杂牌部队,甚至队伍中有步枪的人数还没有过半----不要跟我讲另一半人提的冲锋枪开着步战车哟,“大刀队”就是是饱含鲜血的无奈。台儿庄战役中的藤县一役,川军王铭章部全部战死,该师就只有5千余人。当时川军装备只有四川土造的步枪“单打一”和同样土造的“麻花手榴弹”,最“重”的武器可能就是也许有的几挺机枪了。单从军事实力上讲,个人认为恐怕是比不上1000名日本兵的。  

  如前所述,日军在战斗中还常使用生化武器,这对于没有防护能力的中国军队来说,更是“不可战”之战。在关于武汉战场的史料中,就提到这样一个战例:“一队日本军攻击一个中国军队防守的高地,久攻不克,日军遂施放毒气,一阵毒雾过后,阵地上一个营的中国守军只剩下两个幸存者。”而在1944年10月28日-11月10日的桂林保卫战中,桂军守城的1。9万人中战死者达1。2万人(其中一半死于日军毒气),另外7千人因为中毒昏迷不醒而被日军俘虏。对于整天大讲“以人为本”的理性精英而言,这样的抵抗是没有意义的。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在这样实力根本不对等的战争中,中国军人是如何在绝望中争取希望的,这样的惨烈和悲壮使我们今天可以在安理会纵论天下大事,使我们可以今天继续用汉语大谈各种新思维而不必担心受“皇军”的惩罚。  
  再来看看抗美援朝。志愿军一个师实际员额大约7-9千人,因此单从人数上讲,也是约三个师以上才和一个美国师相当。中国军队是一个军下辖三个师,由于火力差得实在太远----恐怕还达不到一战时一个欧洲师的水平,所以也要数倍于敌才可能与敌基本相当,自然也就出现了几个军攻击一个美国师而不克的情况。
  还可以看看前苏联卫国战争初期。由于德军突然袭击,苏军的战争准备很仓促,个人认为也有此前“肃反”的功劳,许多部队都没满员都被投入战场。不知道苏军一个师是多少人的编制,不过实际出击时一个师5-7千人的情况并不少见。另外,由于许多部队在溃败中或强行军中编制被打乱打残,一个师实战时甚至有总人员不足一个团的情况。正因为如此,两三个步兵军在德军装甲集群的一次突击中就被击溃的情况一点也不意外的。崔可夫在他的回忆录中就提到:在斯大林格勒最白热化的时候,一支赶来增援的部队居然武器都没有带够,不得不临时在伏尔加河两岸搜集武器补给。  
  由上可知,抗战时,一二十个中国师拦不住一个日本师团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当时的中国军人之敢于牺牲、之英勇顽强,不输任何欧洲列强!  
  看看中国远征军的经历可知,武器不一定能决定战争胜负,但仅凭一腔热血就要想获得战争胜利,是万万不能的!
  附录:二战期间日军编制
  一、师团(与我军集团军的编制类似)
  日军的基本单位是师团,此外日军还向更高级别的(集团)军、方面军、总军等建制,但没有统一的编制。而日军的师团实际上也有多种编制。
  在抗战爆发时,日军有17个常设师团是日军的常备军,番号依次为近卫、1至20(内欠13、15、17、18师团)。编制为四单位制,即师团下辖二个旅团,旅团下辖二个步兵联队,这样每个师团就有四个步兵联队。此外,师团还辖有一个炮兵联队、一个辎重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以及其他部队。每个驮马制师团人数为2。85万人,挽马制为2。5万人。

  抗战爆发后,日军又重新组建了13、18两个新编常设师团,又组建了一批特设师团。所谓的特设师团是指由常设师团的预备役人员所组成的部队,其番号为常设师团、联队的番号前加一百。其编制大体与常设师团相同,只是骑兵联队变为了骑兵大队。特设的驮马制师团人数为2。82万人,挽马制为2。44万人。
  做战时,日军常给各师团配属特种兵及补充人员等,可使一个师团指挥的人马达四万人以上。
  至1937年底,日本陆军已由七七事变前的17个师团扩充为24个师团(不包括台湾军和非步兵师团部队),部署情况如下:国内仅2个,朝鲜1个,中国东北5个,关内总共16个。
  此后,由于作战消耗,同时日军感到四联队制师团行动不便,又搞出了三单位制师团与独立混成旅团两种编制。三单位制师团的编制为师下辖一个步兵团,步兵团下辖三个步兵联队,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师力所辖的骑兵联队改为搜索联队,其他如辎重、工兵等后勤部队也大为减少,编制人数为1。28万人。独立混成旅团则下辖五个步兵大队与一个炮兵队、通讯队、工兵队、辎重队等,总人数约5千人。这两种部队都是主要做为守备用途的,同时具有小规模的野战能力。
  武汉会战结束后,由于战场的扩大与战争消耗,日军越来越多将三单位制师团与独立混成旅团投入了第一线。因此,日军对一线部队进行了编制上的调整,使三单位制师团的总人数达1。5-1。7万人,独立混成旅团达6-7人。另外,又开始将四单位制师团改为三单位制。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又编组了两旅团制师团,下辖两个步兵旅团,无炮兵,仅直辖工兵队、辎重队与通讯队,总人数为1。1980万人。
  到了1944年,日军又将师团分为甲乙丙三种(此时己无四单位制师团了)。甲种师团有两类:一类为原有的常设师团,总人数为2。1万人,拥有三十六门75mm山炮或野炮;另一类为原有的特设师团与三单位制师团,总人数为1。8万人。乙种师团也是三单位制师团,只是没有炮兵联队与骑兵(搜索)联队,总人数为1。4万人。丙种师团即两旅团制师团。同时,日军又出现了独立警备队与独立步兵旅团两种编制:独立步兵旅团的编制与两旅团制师团所辖的步兵旅团相同,人数为5100人;独立警备队下辖六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四挺重机枪),全部为步兵,总人数为4900人。

  1945年,日军对兵力编制做了最后一次调整,大致有以下几点:1、给丙种师团的步兵大队增编一个步兵炮中队。2、将独立混成旅团的步兵大队改为辖有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人数达1500人的大编制。旅团炮兵则辖有六门野炮与十二门山炮,同时其工兵、辎重部队也予以扩编,使其总人数达8000人以上。3、编组了丁种师团,其编制大体与丙种师团同,但无特种兵,其步兵大队的机枪中队只有四挺重机枪,步兵小队仅有一挺轻机枪与一个掷弹筒。
  由于1944年和1945年日军大肆扩充番号,其师团番号中最大的号到了365号,不过161后就开始大量跳号。除了步兵师团,日军还有4个战车师团、4个高射师团和13个航空师团。步兵师团除了挽马、驮马、机械化师团外,1942年以后还编了一些警备师团,1944年以后又编了几个岛屿防御、沿岸配备师团以及所谓的挽驮混成师团,1945年的时候还编了一批叫做起动打击师团。另外,日军每个师团还有自己的代号,如近卫师团宫,近卫第2师团隅,近卫第3师团范,第1师团玉,第2师团勇,第3师团幸。

  二、旅团(和我军师的编制类似)
  实际上,在前面对日军师团的介绍中已同时对旅团进行了论述:抗战前期日军的一个师团下辖2个旅团,每个旅团下辖二个步兵联队,总人数为约8千人。此外,日军还有独立混成旅团和独立步兵旅团,虽属师级编制但初期人数仅5千人,直至1945年才扩至8千人以上。而日军的三单位制师团则没有旅团这一建制。
  三、联队(和我军旅的编制类似)
  二战时日军的作战单位──联队。日语为"连队"(れんたい、原用字为"联队"、英:regiment),现今日本陆上自卫队也有这一遍制。
  联队是日军单一兵种最大的作战单位,联队的编制通常有3000-3500人,人数根据兵种的不同而定。常见兵种有步兵,骑兵,辎重兵,炮兵,工兵。特殊兵种有航空兵,船舶兵,电信兵,机动兵(游击战专设兵种),另外还有独立混成联队(由一定比例的步兵和炮兵组成),特设联队(见于太平洋战争后期)。各兵种中步兵联队编制人员最多。相当于一个旅的编制。联队长通常由大佐担任,有时也有中佐充任。步兵联队和骑兵联队的重要象征是军旗,通称"连队旗",步兵联队和骑兵联队以外都没有军旗,军旗是在联队创立时由天皇授予。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