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囊风云榜
发新话题
打印

沈丁立:埃及急于求成反受其乱

沈丁立:埃及急于求成反受其乱

原标题:沈丁立:埃及急于求成反受其乱

  埃及军方近日对盘踞于开罗两个广场的穆斯林兄弟会大批成员发动了严厉的清场,并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世界因此震撼。

  两年前发端的“阿拉伯之春”,曾令西方颇是为难。一方面,西方自诩守护民主,自然对西亚北非的变局感到兴奋。但另一方面,这股变革之风所要荡涤的,恰恰是西方长期与之合作的对象,其典型者为埃及时任总统穆巴拉克。

  穆巴拉克长期把持埃及政权并且营私舞弊的行为固然得不到西方欣赏,但他提供了西方现实政治之所需:通过埃及与西方的合作,两者协力保障以色列的安全,并取得埃及乃至整个阿拉伯世界与这个犹太人国家的和平共存。此外,穆巴拉克以强人手段压制宗教极端势力并保持国内稳定,同样符合西方利益,因为这也是西方所需要的稳定。因此,两年前开罗解放广场上倒穆民众的呐喊对美国等西方国家提出了尖锐的挑战:是继续对穆巴拉克下注,还是顺应潮流、抛弃埃及的“当代法老”?

  西方选择弃穆,是其痛苦盘算利益的结果。与其逆埃及的民意而动,不如对其民运下注,还可美其名曰支持埃及变革。但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埃及未来未必充满信心,它们对穆斯林兄弟会的急速复苏其实迷茫。当埃及军政当局将权力交给民选总统穆尔西之后,果然麻烦接踵而至。穆尔西挟民选之法统,倨傲刚愎,十分缺乏融合新生的民主体制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利益集团于一体的能力,其结果就是长期街头政治,政治纷争迭出,举国上下动乱。

  埃及不仅需要民主,也需要稳定。优质民主可能更容易导致社会以和平与程序的方式达成共识,从而有助国家稳定;而劣质民主则更多强调民主的形式而非目的,经由街头民主的搏斗可能更难形成共识,在极端的情况则可能完全撕裂族群与社会,国际社会对此已屡见不鲜,埃及开罗的悲剧只是增添了新的注脚。

  埃及前年废弃穆巴拉克,只是从形式上更加迈进现代宪政,而非实质。尽管这个文明古国取得进步,但它更需从内涵上推进有质量的民主。这同英美文明进步相类似,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尤其是在这块被封建与集权长期禁锢的土地,并且是在这个受着浓重宗教影响的伊斯兰国度。受“茉莉花运动”之影响,埃及要求跟上,本身无可厚非,但埃及各个社会势力需有能力进行理性博弈。无论是穆斯林还是其他普罗大众,或本身兼具既得利益者与“护国主”倾向的军事集团,都需要具备能够和平协商与妥协的能力。

  穆尔西的刚愎自用与军队的血腥清场,无不表明了埃及目前还不具备施用现代民主的条件。然而这不表明民主对埃及不适应,而是在埃及国情下清场前的那种民主肯定不适用。埃及还需探索适合国情的民主实践,那该是个更加务实、成本更低的版本,而非那个曾被西方赞扬但在现实面前已经蒙受重大挫折的版本。埃及一定会进步,埃及各派需要集体反思急于求成的消极后果,找到适合国情、循序渐进的民族和解与民主进步之路。

  (作者沈丁立系复旦大学教授)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