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囊风云榜
发新话题
打印

埃及动荡三周年:稳定是发展前提

埃及动荡三周年:稳定是发展前提

  25日是埃及推翻穆巴拉克政权三周年“纪念日”。就在前一天,埃及各地再次爆发较大规模游行示威。以穆斯林兄弟会(穆兄会)及前总统穆尔西支持者为主的示威者与军警及穆兄会反对者发生冲突,造成至少14人死亡、77人受伤。

  三年来,埃及政局不稳、社会动荡、经济凋敝。分析人士认为,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建立包容性政权是埃及未来发展的前提。虽然新宪法草案近日公投通过,但埃及政治过渡进程能否顺利推进仍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

  动荡是祸

  自2011年初推翻穆巴拉克政权以来,埃及政局跌宕起伏,经济民生下滑,暴力冲突不断。

  穆巴拉克下台后,埃及政局先后经历了军政府统治、过渡政府、穆兄会统治和新过渡政府等多个阶段,政权频繁更迭。其间,各派政治势力的权力斗争一直没有停止;同时,“街头政治”盛行,抗议示威活动频发并经常演变为暴力冲突,恐怖袭击愈加频繁。

  目前,埃及各政治派别诉求各不相同,以穆兄会为代表的宗教势力与自由世俗势力之间矛盾尖锐,埃及社会陷入严重分裂。

  政局不稳,殃及经济民生。在穆巴拉克下台前,埃及经济曾达到5%以上的年增速,在当时全球经济增长缓慢的背景下表现不俗。但自2011年动荡以来,该国经济急剧减速,最低曾至1.8%。同时,外资大举撤离,外汇储备降至危险低位,支柱行业旅游业严重下滑,物价和失业率高企,百姓生活日益艰难。

  分析人士认为,三年来,政局不稳和社会动荡使埃及无力发展经济民生,而去年以来安全形势的加速恶化更是破坏了发展的基本环境。如何跳出这一“怪圈”,是摆在埃及人面前的棘手难题。

  注重包容

  从根本上看,埃及人民当初强烈要求推翻穆巴拉克政权,与那一时期僵化的政治体制、政府内部存在的贪污腐败现象以及贫富差距过大等问题有很大关系。

  此后上台的穆尔西与其所属的穆兄会主政仅一年就被推翻,究其原因,是因为其未能与各政治势力实现权力分享,反而通过“扩权声明”等各种手段加强总统权力,引发各方强烈不满。同时,穆尔西政府承诺的经济改革计划未能完全实现目标,能源短缺等经济民生矛盾愈加突出,导致民怨沸腾。

  分析人士认为,未来埃及当局必须吸取两位前总统下台的教训,建立包容性政府,平衡各方利益诉求,形成稳定的权力分享格局,并在此基础上改善经济民生。

  风险犹存

  埃及政治过渡进程目前基本在按计划推进。新宪法草案公投刚刚获得高票通过,总统选举和议会选举将在随后6个月内进行。

  埃及基纳奈政治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哈尼?贾迈勒认为,新宪法的诞生将为过渡进程的稳步推进打下基础,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有望随之逐步恢复稳定。未来,议会选举中一党独大的局面将难以出现,未来的埃及政府很可能是一个由多党派组成的联合政府。

  但在恢复稳定的道路上,埃及仍面临不少障碍。

  首先,尽管新宪法公投获得高票通过,但38.6%的低投票率表明,埃及选民对新宪法内容及公投本身仍存在不同意见。尤其是已被定性为恐怖主义集团的穆兄会及其支持者拒绝承认过渡政府合法性,成为未来埃及的一大不稳定因素。

  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局强力打击下,穆兄会实力已大为削弱,但仍有可能与极端宗教组织联手发动袭击来影响埃及社会稳定,阻碍过渡进程。

  其次,在穆兄会被禁后,余下的埃及政坛各派势力并非“铁板一块”,分歧仍然广泛存在。

  比如,“四月六日青年运动”近日就因为部分成员不满该组织领导人及一些社会活动家遭逮捕和监禁而发生内部分裂,一些人威胁将发动“第三次革命”。尽管这些青年力量有限,但如未给予足够重视,则很可能成为新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在各方矛盾不能得到有效化解的情况下,即便未来的议会、总统选举能顺利举行并组建新政府,各政治派别仍可能因为利益分配问题发生新的分歧,这也是埃及政坛面临的另一不稳定因素。

  此外,由于军方领导人塞西参加总统选举并胜出的可能性较大,军方将对未来政坛产生特殊影响力。一些分析人士担心,如军方过分干预政治,则埃及有可能重蹈政治及社会分裂的覆辙。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