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豪赌天然气 煤制气暗藏风险
中国经济时报
对于既没有技术优势又不具备陆上开发天然气经验的中海油来说,大举进入市场并不成熟的煤制天然气领域或许是一步险棋。
■本报记者 张一鸣
豪赌
中海油最近盯上了天然气,近期几个大动作让中海油的天然气战略浮出水面。
10月11日,中海油宣布斥资21.6亿美元,购买美国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商切萨皮克公司(Chesapeake)位于得克萨斯页岩油气项目股权。10月8日,中海油旗下中海石油气电集团与法国苏伊士环能公司(GDF SUEZ)签署了260万吨液化天然气(LNG)的购买协议;此前中海油还计划在多个地区布局煤制天然气项目。
分析人士认为,中海油近期的一系列动作表明,它已将天然气作为其主营业务来发展,并且速度越来越快。这种迫不及待的快速推进正引来市场越来越多的质疑声,市场人士认为中海油涉足陆上非常规天然气的步子迈得似乎有点过大。
“中海油投资得克萨斯页岩油气项目,即使已有中海油高层表示该项目主要生产石油而非天然气,但切萨皮克的美国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商身份,让外界将中海油与页岩气生产不由自主地联系起来。”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一位熟悉国内天然气市场的人士告诉记者,作为专业的海上油气开采公司,中海油发展与海上运输密切相关的LNG能够顺风顺水,但陆上天然气却并不是其强项。但中海油在“上岸”作业后,始终将煤制天然气作为其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山西、内蒙古、新疆等煤产地规划建设了多个煤制天然气项目。
目前公开的信息有:9月中旬,中海油与山西省政府签署协议,计划未来5年内投资500亿到1000亿元人民币在山西建设年产100亿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内蒙古的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正在审批之中;新疆的煤化工项目已初步确定首先发展低温煤气化(19.15,-0.50,-2.54%)中试装置。
中海油的陆上天然气版图并不局限上述项目。有消息称,为了配合煤制天然气项目,中海油还计划在北方地区修建一条贯通内蒙古、晋、冀、津四省区市的专用输气管线,联通气源地和目标市场。
风险
发展陆上非常规天然气或许并非中海油的主动选择。
卓创资讯分析师李凌轩在接受本报记者分析时说,依据之前的分工,中海油主要在海上开采油气,因此进军陆上天然气时不得不选择发展煤制天然气等非常规天然气。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对此持相同观点,他指出由于中石油(11.11,-0.04,-0.36%)生产了国内80%以上的天然气,并建成了比较完善的天然气输送管网,在陆上常规天然气领域,中海油的发展空间极其有限。所以,中海油的出路在于LNG、煤制气、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
中海油的陆上天然气战略似乎并不被看好,多数分析人士均认为从目前中海油发展陆上天然气的规模看,风险很大,但中海油却忽视了当下煤制天然气市场的现状。
一位长期从事煤化工咨询的人士告诉记者,虽然属于国家示范工程的神华煤制天然气已经试车成功,但目前还没有到大规模工业化的程度,在技术不成熟且政策不明朗的情况下大举进入存在较大风险,前期的大量投入容易打水漂。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看到了风险的另一面,“国家收紧煤制天然气项目审批权后,中海油大举进军煤制天然气领域面临巨大考验。虽然目前我国天然气供应缺口较大,天然气存在进一步涨价的可能,但煤制天然气的运营成本控制以及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还没有解决。虽然煤制天然气在技术上可行,但其对空气、水资源、土地等可能产生的影响尚不明确,其市场行情有待检验。”
国内某大型能源公司的一位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在煤制天然气方面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由于管理层考虑到煤制天然气的经济风险和环境保护问题,政策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将谨慎发展煤制天然气业务。
而对于既没有技术优势又不具备陆上开发天然气经验的中海油,大举进入煤制天然气或许将是一步险棋。本报记者就上文涉及到的众多问题向中海油方面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