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设非洲顾问:中企海外建工程要靠质量赢名声
【环球网报道 记者 葛鹏】10月23日,第六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在京隆重开幕。下午,由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主办,环球网承办的“投资非洲论坛”在北京展览馆举行,本次论坛聚集了来自商务部西亚非洲司、中国前驻非大使、非洲国家驻华大使、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等的知名高官与专家,以及众多已经或将要投资非洲的国内企业代表。中信建设建筑工程专项顾问兼非洲区总经理顾问吴之昕强调,到非洲建工程,一定要把质量放在首位,打响中国建造的名声,同时要想办法就地取材,促进当地就业。
吴之昕首先介绍了中信建设在非洲的项目情况。他说,中信建设2004年开始进入非洲,帮助安哥拉政府建社会住房项目,包括2万多套住宅、700多栋住宅楼,以及配套的所有道路、供电、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幼儿园等。2007年中信建设与安哥拉政府签订3亿多美金的合约,从2008年开始建设,到2012年10月份工程竣工。2013年上半年安哥拉老百姓就陆陆续续住进去,到现在入住率已经到85%。这个项目得到安哥拉总统的高度评价,称赞它是安哥拉城市建设的楷模、非洲城市建设的明珠。“习近平主席到那视察给我们指示说,在安哥拉,在非洲,你们要多予少取、先予后取,这是习主席教给我们‘走出去’工程的义利观。”
他说,在这个项目后安哥拉总统又与他们签了价值56亿多美金的、包括五个卫星城的合同。现在五个卫星城已经完成70%多,明年上半年将完全交工完成。此外,当地的中信百年职校每年义务教育培养500名安哥拉贫困家庭学生,由李克强总理和安哥拉副总统文森特剪彩。
吴之昕为中企投资非洲提出了几点建议。他提出,首先,走到非洲开展业务,就要急非洲人民所急、供非洲人民所需。他说,住房项目是安哥拉政府非常着急的一件事,因为安哥拉内战27年,2002年内战才结束,当时住房问题既影响到老百姓居住,也是影响政权的问题。总统和政府非常关注,提出用9到10年时间,为安哥拉老百姓建一百万套住宅,但是他们资金有很大的困难,我们帮助他落实石油融资,取得成功。
第二,他强调,到非洲建工程,一定要建非洲人民的放心工程,树中国的质量工程,把质量放在首位。近些年中国制造的质量逐步被世界认可,中国产品质量声誉越来越好,但是中国建造的名声还不是非常好,“我们在安哥拉时,也看到过葡萄牙开发商在安哥拉建的房地产项目,外边粘贴的广告是‘此项目不是中国人所建’,意思是中国人建就不行。我们在团队里反复讲这个案例,就是要树立起中国建造的质量形象。我们为安哥拉人民建房兴房,经过四年半的努力,建出来房屋的工程质量把关非常严,国内各种专家都帮助了我们,还被中国建筑业协会评为境外鲁班奖工程。”
第三,他认为,走出去做工程管理要国际化,但是资源要想办法本地化。他表示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因为安哥拉建筑产品材料都没有,没有水泥、钢筋,没有瓷砖、玻璃,没有铝合金没有涂料,实际上大多数东西要从中国运过去,但是中信建设还是想尽办法在安哥拉建了砖厂,建了黏土砖厂、水泥砖厂,建了铝合金门窗厂,建了涂料厂,还建了管厂,一共建了上百个厂站为项目服务。另外在员工培训方面,他们大面积开展当地工人培训,“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跟安哥拉政府签的合同是安哥拉不限定任何的劳务配额,你要全部用中国人也没问题。我们一开始用当地工人5%左右,因为当地工人不会做。我们又大面积开展培训,现在我们用到安哥拉工人是中国工人的2倍,中国工人不到8000人,安哥拉工人1.6万人。”在农业方面,他们把19名安哥拉人员送到新疆培训一年,然后回去支持农业项目、地矿项目,提供对安哥拉地质矿藏的检测、鉴定等服务。
第四,他说,中企到非洲一定要严守当地法规、尊重当地风俗。“安哥拉大量的材料从中国进口,按照法规我们签的合同进口材料全部免税,也有人想通过我们渠道进口中国材料到安哥拉其他地方销售,我们严格刹车,坚决不允许材料外流,得到了安格拉政府的高度信任。也有中资企业有这样的情况,材料外流后,最后总统派人把那些地方封了,不让他进来了。遵守当地的法规非常重要。”另外,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他说,“在设计项目上,安哥拉政府和老百姓他们提出了住宅方面的风俗习惯,我们都按照他们的来设计。虽然合同说,所有的设计都是按照中国的规范,但是在风俗方面我们完全遵从当地风俗进行设计。”
第五,要真心奉献社会、做好社会义务、承担社会责任。他说,当地农业项目联手隆平高科得到最高端的农业技术支持,中国不会把不要的东西弄到非洲去。
吴之昕还谈到在非洲投资遇到的问题,他说,做投资也好,合作也好,要有三个前提:一是国家的政局要稳定,二要有强劲的建设需求,三要有偿还能力,先予后取、多予少取,但是不能说予了不取。
他解释说,由于当地的法规不健全,在非洲投资时中企往往有一些担心。比如说投资水、电工程,当地的水费、电费收取往往存在问题,老百姓不交水费电费也没有办法,这影响中企投资的决心。他希望非洲国家吸引中国投资时能够建立更加完善的法规法律,使中企消除顾虑,大胆进入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