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国对欧洲投资同比降15.4% 法律文化成障碍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欧洲数国,吸引世界关注。此次访欧之行,中德两国签署了总额181亿美元的经贸协议;中俄两国共签署了38项协议,包括150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以及与能源相关的一系列合作。中意也签署了多项协议,金额超过100亿美元。
近年来,中欧经贸往来密切。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欧盟已是仅次于香港和东盟的中国第三大境外投资目的地。到2012年,中国对欧洲的直接投资达270亿欧元,迅猛增长了3倍多。但2013年中国对欧洲的投资竟意外出现了下降。多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遇到的文化、法律障碍是导致中企对欧投资下降的原因。
有分析认为,此次李克强总理出访欧洲,不仅为中欧注入了新动力、新活力和新合作,更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跃上广阔的欧洲经贸大舞台打下更坚实的基础。中国对欧洲的投资额有望重回2012年的巅峰状态。
中企在欧最大非资源类投资:诚通并购格林伍德国贸中心
在中国企业投资欧洲的大军中,央企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诚通”)近年来驰骋欧洲,瞄准俄罗斯市场,在莫斯科成功并购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堪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成功案例。
4年前的2010年6月22日,中国诚通完成对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的海外并购,并购总额2.66亿美元(投资总额3.5亿美元),全资收购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100%股份,取得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全部资产(含土地)的永久所有权,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欧洲投资并购的非资源类最大项目。
格林伍德位于莫斯科州红城区,坐落在莫斯科大环69~73公里处,紧邻俄罗斯最大的国际展览中心、莫斯科国际机场及欧尚大型购物中心,是目前俄罗斯最大的商贸园。而投资这样一个贸易中心,与当时中国商人在俄罗斯麻烦的经商环境有关。
2008年9月,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院打击“灰色清关”货物,突然查封了俄罗斯华商最多的切尔基佐沃市场。“灰色清关”是指出口商为了避开复杂的通关手续,将各项与通关有关的事宜交由专门的清关公司处理的一种通关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俄方清关公司与部分海关官员勾结起来,采取谎报或瞒报手段逃税,导致商品进入俄境内后不具有合法地位。华商深受其害,多次因“灰色清关”而被俄罗斯执法部门驱逐出市场。
2009年6月底,在经历过俄罗斯有关部门突袭、查抄以及几次火灾后,莫斯科市政府发布公告关停切尔基佐沃市场。为改善华商的经商环境,维持华商在俄罗斯经营了20多年的市场份额和客户群体,保住中俄贸易额不减少,中国诚通决定并购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
中国诚通方面表示,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会配套俄罗斯官方许可海关库,并将提供白色清关、注册公司一条龙服务。可为华商提供安全、合法、持续、规范的正当经营场所,这将帮助华商摆脱以往的灰色清关阴影,解决在俄经营合法和商品来源合法等问题。
在中国诚通党委书记刘夏平看来,并购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对中国企业在俄罗斯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9月14日,刘夏平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微博)》采访时表示,格林伍德商贸园所属的20公顷土地已全部买下,为中国国有企业永久所有,“今后我们需要用更多的精力、财力帮助在俄罗斯的华商转型升级,开拓俄罗斯市场,提升中俄经贸关系的质量与档次。”
刘夏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通过俄罗斯这个‘通口’将中国商品纳入全球贸易体系,在商品国际贸易价值链中冲入高端领域。”
欧盟是中国第三大投资目的地
中国诚通集团并购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只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欧洲的一部分,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多数中国企业有意扩大在欧盟的投资,中国对欧盟投资实现了快速增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原副所长罗红波向《中国经济周刊》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2011年,中国企业对欧盟直接投资同比增幅分别达到5.35倍、1倍和26.8%,增速居中国对发达经济体投资之首,尤其项目并购更为引人注目。
根据普华永道提供的数据,2011年中国企业在欧洲地区的并购数量达到44宗,比2010年25宗增加76%。截至2011年末,欧盟已是仅次于香港和东盟的中国第三大境外投资目的地。
商务部公布的数据进一步验证了中国在欧盟投资并购快速增长的事实:2010年中国对欧洲的直接投资只有61亿欧元,而到2012年,中国对欧洲的直接投资达270亿欧元,迅猛增长了3倍多。
数字增长的背后是一系列并购案,比如,山东重工收购全球豪华游艇巨头意大利法拉帝集团75%控股权,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广西柳工收购波兰企业HSW工程机械事业部,以及国家电网收购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25%股份等项目,“这些显示中国企业对欧盟投资的热度仍在持续上升。”罗红波说。
罗红波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数据显示,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欧盟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最受中国企业青睐,其次是制造业和采矿业,而交通运输等领域的投资占比则较低。罗红波解释说,比如在交通运输等领域,欧洲一些国家虽然法律上允许投资,实际上并非如此,“比如投资公路、铁路、邮政、飞机航线等,总是要设定一些障碍。”
对欧投资需突破法律和文化制约
尽管2012年中国投资欧洲大幅增长,但是,让人感到意外的是,2013年中国对欧洲的投资竟意外出现了下降。
9月9日,由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中国对欧洲地区投资59.5亿美元,同比下降15.4%;而对拉丁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的投资分别实现了132.7%、51.6%、33.9%、16.7%的较快增长;对北美洲投资较上年实现0.4%的微增长。
之所以出现下降,在罗红波看来,主要是中国企业在欧洲投资遇到了法律和文化等方面的障碍。
她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在法律方面,首先,多边或双边制度安排的缺失使中国对欧投资在法律层面遭到歧视。目前,中国与欧盟27个成员国中的26个已签署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爱尔兰尚未签署),且仍然有效。
但由于历史原因,协定侧重于对对方国家来华直接投资的保护和促进,涉及中国企业对欧盟投资的内容相对较少,随着中国企业对欧盟投资的迅速增加,原有协定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
其次,全球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投资制度。从欧盟看,其在现行的诸多条约、对外签署的国际协定中,都明确指出对来自非欧盟成员的投资和相关人员流动不能享受成员国的待遇,而与欧盟或欧盟成员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享受到仅次于欧盟成员国的市场准入待遇。“当前除中国、俄罗斯外,欧盟已将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纳入自贸区战略范畴内。”
在文化方面,罗红波认为,欧盟成员国在民族、语言、文化、风俗等方面具有多样性。而中国企业对欧投资,往往缺少懂当地语言、了解当地社会文化的跨国经营人才。
“例如,在中国,企业员工上下班打卡是通常的管理方式,而在意大利则被视为对员工的侮辱;在中国,企业员工加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而在意大利则被视为管理低下的表现。”罗红波说。
近年来,欧盟部分政界人士和民众对中国资本心存疑虑,也是阻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因素之一。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部研究院研究员姚铃介绍,欧债危机发生后,对于来自中国的资金,欧盟及其成员国心态复杂。
一方面,中国企业的投资有助于欧盟国家摆脱危机、创造就业,欧盟国家总体上持欢迎态度;另一方面,其又担心中国企业通过投资并购获取发展所需的核心技术、品牌和国际化经验,使欧盟企业在国际市场丧失领军地位、沦为二流。
近年来欧盟内部出现“中国投资威胁论”,主张对华强硬、在欧盟层面设立统一投资审查制度等的呼声有所升高。
“包括法国、意大利等在内的多个欧盟成员国纷纷成立相关机构,以加强对核心产业的监督,比如法国涉及汽车、航空航天、铁路运输、奢侈品、消费、科技、医疗和可再生能源等行业,意大利则涉及能源、电信、科技、防务和食品等行业。“从近年来冰岛土地收购案、光明食品集团并购法国酸奶制造商Yoplait、美菱电器收购意大利电器商意黛喜落空等失利案例都反映出,中国对欧盟并购所面临的阻挠逐渐增多。”姚铃说,欧洲国家但凡在国有企业私有化过程中能找到其他融资来源,来自中国的资本都会被拒之门外。
(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