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囊风云榜
发新话题
打印

西北有色院"三位一体"焕发自主创新活力

西北有色院"三位一体"焕发自主创新活力

  原标题: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科研、中试、产业三位一体”焕发自主创新活力

  新华网陕西频道1月23日电(记者李勇 陈钢 陈晨)作为我国首批242家转制为科技型企业的科研院所之一,位于西安的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以下简称西北有色院)转制十多年来,通过自主创新,加速推进成果转化,为国防建设和抢占新材料产业制高点做出了突出贡献,综合收入也实现了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长。

  记者调查发现,西北有色院通过实行“科研、中试、产业三位一体”,克服了当前科技成果转化核心难题,当地政府在政策上、体制上、机制上大胆创新,为其发展提供了宽松环境。西北有色院的成功实践,对科研院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改制发展和推动自主创新带来有益启示。

  --“咬定科研不放松”奠定自主创新基础

  被称为“人造小太阳”的国际热核聚变重大科学项目工程,是目前世界科技界探索解决人类未来能源问题的重大国际合作计划,由中国等7个国家参与。西北有色院被确定为这一项目两家超导材料供应商之一,另外一家来自日本。

  “超导材料等新技术能占据全球制高点,以及西北有色院能为我国载人飞船、探月工程、多型号装备等重大项目提供关键技术和材料,都缘于西北有色院转制十多年来‘咬定科研不放松’。”西北有色院院长张平祥说。

  记者了解到,从事业单位转为企业,一些科研院所忽视了对科研的坚守,西北有色院没有走入这个误区。

  张平祥介绍说,1999年改制以前,西北有色院在基础理论研究、材料研究、工艺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等领域,建立起了10多个门类齐全的研发领域,如钛合金、超导材料、金属纤维材料及多孔材料、核材料等。改制以后,西北有色院保留并扩大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地位、功能和作用,形成了各具特色、各有所长的11个研究所和4个研究中心,突破了8大类关键共性技术,为航空、航天、船舶、核工业,以及电子、机械制造、冶金、化工等领域提供了关键材料保障。

  改制以来,西北有色院先后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210多项,荣获国家科技成果奖4项、省部级以上成果奖90多项,获得授权专利200多项:研制开发的金属纤维多孔材料打破了发达国家的垄断;承担了国内60%以上的钛领域科研项目,创新研制出30余种钛合金牌号;探索出一整套全面完整的熔炼加工技术并在全国钛产业领域推广,使我国钛及钛合金加工能力的国际占有率由3%提高至20%……

  --打通“中试瓶颈”突破成果转化“死亡谷”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包括科研、中试、产业化三个环节,第一阶段“有名无利”,一般由国家投资完成,第三阶段“有名有利”,有企业愿意投资,而中试阶段“无名无利”且风险最大,形成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谷”,使大量成果未能走出实验室。

  为了让一大批国内领先、甚至处在国际前沿的新材料技术形成生产力,西北有色院依托国家工程中心、国家重点试验室在内的十多个研究中试平台,挑选出成熟的科研成果进行中试验证,给予大量投入,使科研与生产之间建立了有效衔接,加速了成果转化。

  西北有色院粉末冶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延安说,在金属纤维制品市场化中,西北有色院经过大量中试验证,实现了在国际同行业内加工工艺的创新突破,不仅打破了国外对这类产品的长期垄断,还实现了出口,建成了世界第二大的高新技术企业。

  有效的中试投入和开发,使成熟的技术成果效益显现,吸引了上下游和各类机构的战略投资。西北有色院控股的西部材料公司2007年上市,2009年定向增发,短短两年内就募集资金7亿多元。改制以来,西北有色院已累计吸引外来投资16亿元,克服了科研院所资本金不足的“先天通病”,有力地实现了对产业的财力支撑。

  张平祥介绍,正是得益于畅通的中试环节,西北有色院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达到70%以上,应用率在80%以上。在此基础上,西北有色院快速培育起了世界第二大超导材料生产线、世界第二大金属纤维及制品生产线、世界第二大金属复合材料生产线、亚洲最大钛无缝管生产线等一大批高水平产业化项目。

  --体制机制创新成为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成长的“肥沃土壤”

  西北有色院十多年前改制为企业并划归陕西省管理之后,面临发展道路新的抉择:产业为重还是科研为重?抑或是科研与产业并重?记者调查发现,考虑到西北有色院雄厚的科研实力,陕西省政府从政策上、体制上、机制上大胆创新,为西北有色院成长为科研型企业的“参天大树”培育了“肥沃土壤”。

  首先,在体制上,尊重和保持西北有色院的“科研”属性。改制之初,陕西省未将西北有色院简单地视为企业,而定位于“集科研、中试、产业于一体的大型科技集团”,不搞“拉郎配”式的兼并重组,明确其“资产由财政厅管理,业务归科技厅指导,干部和人才由省委组织部管理”,体制上的灵活为科技人员创新提供了宽松灵活的环境。

  另外,陕西省政府充分尊重科研和市场规律,不对西北有色院下达产值和利税指标,而是在企业管理者和技术骨干持股、无形资产量化分配、土地和优惠政策、资本市场融资等方面,给予大幅支持,使其可以充分发挥自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西北有色院控股的西部超导公司总经理冯勇说:“正是因为陕西省政府大力支持公司产权多元化,以40%的无形资产量化给科技人员参与分配,超导公司才得以在短短的5年内把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有机地‘捆绑’在一起,构筑了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发展的创新发展格局。”

  陕西省对西北有色院的科学定位、大力支持,使其成功走出了“科研、中试、产业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取得了跨越发展。相比转制之初,2012年西北有色院综合收入达到53亿元,增长了35倍;人均年产值167万元,增长了11倍;总资产61亿元,增长了28倍。

来源: 新华网陕西频道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