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打造非洲“安哥拉明珠”(第一现场)
中国公司承建的凯兰巴?凯亚西新城被誉为安哥拉重建王冠上最为璀璨的明珠,是非洲社会住房项目的典范。图为凯兰巴?凯亚西新城公园一角。
本报记者 倪 涛摄
扫描二维码
看更多内容
“罗安达市中心太堵了,上下班一出门经常会堵上三四个小时。”安哥拉罗安达省政府公务员亚历山大告诉记者,“但离开市中心,来这里生活不仅避开了拥堵,而且水电等基础设施非常齐全,不像老城里经常断电、停水。我的孩子们就在社区里上学,一切都非常方便”。
亚历山大口中的“这里”便是位于安哥拉首都罗安达南郊的凯兰巴?凯亚西新城。这座卫星城由中国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中信建设)联合国内29家企业承建,是安哥拉政府为缓解国内住房紧张,推动经济发展而实施的民生工程,也是迄今中国企业在海外以工程总承包模式承揽的单项合同额最大的住房类项目。
“感谢中国公司修建了这么好的房子,我们全家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凯兰巴?凯亚西新城一期工程于2008年启动,2012年完工。项目在8.8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建造了710栋公寓楼、41座学校、2座变电站,以及道路、市政给水、电力、交通信号系统和公园绿化工程等。
与罗安达市中心的拥堵和嘈杂相比,新城里充满了舒适和安逸的生活气息。这里一排排崭新的住宅楼规划有序、四通八达的道路宽敞而干净、大面积的绿化带美丽又时尚……公园里,聚会的人们时而谈笑风生,时而随乐舞动;球场上,孩童们尽情地玩耍、打闹、嬉笑……
40岁的赛琳达是一名厨师,他们全家2014年2月才搬进新城。此前由于罗安达房价太高,他们全家只能选择租房,而其在机场附近租的一套房子租金高达每月1000美元。不过,利用政府对新城房屋“以租代售”的优惠政策,他们买的这套3居室房子在15年内每月只需交400美元。她兴奋地告诉记者,“感谢中国公司修建了这么好的房子,也让我们全家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安哥拉卢斯埃达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安东尼奥也在新城里买了一套房。他告诉记者,2002年内战结束后,受内战蹂躏27年之久的安哥拉百废待兴,大量安哥拉民众居住在用树枝、铁皮搭建的贫民窟里。凯兰巴?凯亚西新城的建设对稳定局势、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正是由于新城意义重大,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10余位国家元首参观考察,安哥拉总统多斯桑托斯盛赞其是安哥拉重建王冠上最为璀璨的明珠,是非洲社会住房项目的典范。
中企的责任意识让当地看到了中国人的诚意和担当,赢得了尊重和友谊
中信建设非洲区总工程师吴之昕告诉记者,新城的主体设计秉承“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遵照中国的规范和标准,借鉴中国30年城市建设的经验,同时结合安哥拉地域、文化和气候特点,有针对性地做了一些因地制宜的现代化宜居城市设计。
根据安哥拉炎热的气候条件并结合当地习惯做法,楼梯间外墙采用花格砖组砌,既保证了通风、采光,又达到了美观效果;针对安哥拉的湿陷性地基,中信聘请国内勘察专家到安哥拉进行现场调研和论证后,确定采用换填、压实对地基土进行处理……
2010年石油价格长期低迷,依靠石油出口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安哥拉面临支付能力急剧恶化的重大困难,这也导致大批外资公司逃离安哥拉,留下一幢幢烂尾楼和一条条半截路。吴之昕告诉记者,当时安哥拉几乎所有的工程都停下来了,而中信建设的工地却成为那段日子罗安达唯一热闹的大工地,中信建设的责任意识让当地政府和人民看到了中国人的诚意和担当,由此也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和友谊。
中信建设非洲区办公室主任木长春告诉记者,目前一期工程的入住率已经超过了90%,二期工程也将很快启动。但在2008年刚启动项目建设时,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连一根螺丝钉都需要从国内进口;有时候一个不起眼的小零件坏了,需要驱车200多公里,一个商店一个商店地找,还未必能买到;遇到柴油供应紧张的时候,往往凌晨5点出发,一直守到晚上10点,有时接连四五天也加不到一滴油;室外工作一天下来,皮肤就会被晒爆皮,嘴唇也被晒裂……
除了自然环境恶劣,生活物资极度匮乏外,凯兰巴?凯亚西新城一期工程面临的最大瓶颈其实是建材物资的匮乏。该项目的钢筋用量约5万吨、水泥120万吨、砂子220万吨、石子230万吨。中信建设非洲区总经理刘桂根告诉记者,面对生活和住宿困难,广大员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实现了在安哥拉后勤保障的跨越式发展;面对生产物资匮乏的问题,中信建设自行购置项目主要施工设备,在当地投资建设项目所需的14个场站,实现自给自足。
(本报罗安达12月30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5年01月01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