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冰冰:“革命”后的埃及更需要中国
环球时报
吴冰冰
埃及新总统穆尔西8月28日踏上访华之旅,中国是他上任后访问的第一个非中东国家。
在世界大国中,穆尔西把首访目的地选择在中国而非美国,体现了一种与穆巴拉克时代迥然不同的外交政策思路。同样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是穆尔西在访华之后将要进行的伊朗之行。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埃及与伊朗断绝了外交关系。穆巴拉克时期,由于美伊矛盾日益尖锐等原因,埃及一直拒绝与伊朗复交。而在当前,在美国不断加大对伊朗遏制和孤立的背景之下,穆尔西却顶住美国、以色列和沙特等国的巨大压力出访伊朗,充分显示了埃及追求独立自主外交的意志和决心。
据埃及媒体报道,穆尔西此次访华,最希望得到的是中国的投资和经济发展的经验。走出穆巴拉克专制时代的埃及人,清楚地知道他们眼下最需要的已经不是民主自由的口号,而是借鉴跟他们处在相似发展阶段的新兴大国的发展经验。
埃及现在面临的经济和社会形势并不比转型前轻松。埃及旅游业雇佣了全国近1/8的劳动力,但是一年多以来的局势动荡使游客人数减少了32%。2012年7月,官方统计的失业率达到12.6%,比去年上升了约40%。青年的失业问题尤其严重。而埃及的外汇储备则比去年减少了一半。
世界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困扰美欧的金融和债务危机、席卷西亚北非多个国家的中东变局和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崛起,正在重塑世界格局。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在和平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对于处于转型之中的埃及具有重大意义。埃及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需要中国的经验和帮助,在某种程度上,对埃及而言,中国已经成为其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这个意义上,埃及需要中国。
在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之中,中国也需要埃及。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和中东的关系日益密切,在中东地区形成了广泛的利益,尤其在战略利益方面,中东地区是大国关系调整的重要平台,中东热点问题的爆发也往往是大国关系调整的重要契机,这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事业具有重大的意义。
单极霸权独霸中东是中国在中东地区利益的首要威胁。为了应对这一威胁,中国应该支持和推动中东多极化的趋势。在这方面埃及具有特殊的意义。一个独立自主的埃及,可以发挥中东战略格局平衡器的独特作用,有利于制衡在中东谋求建立单极霸权的意图。8月15日,穆尔西强调埃及不干涉叙利亚内政,并呼吁由埃及、伊朗、土耳其和沙特合作解决叙利亚危机,这一主张明显区别于西方国家和一些中东国家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立场。
埃及真正的独立自主,要建立在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之上。中国在政治上尊重和支持埃及的独立自主,也要在经济上通过共同发展增强埃及独立自主的能力,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上向埃及提供帮助,是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必然要求和有效手段。
埃及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埃及。在尊重独立自主和实现共同发展的基础上,中国与埃及的友好关系将会提升到新的高度。▲(作者是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