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埃及在世界能源贸易中作用重大
新华网开罗11月5日电(记者 王振华)与中东地区众多重量级产油国相比,埃及算不上一个能源大国。但在世界能源贸易中,埃及却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
埃及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界处,又是红海和地中海的连接点。一百多年前建成的苏伊士运河是世界最重要的海运通道之一,也是世界能源贸易的重要通道。正因为如此,苏伊士运河及其相邻的埃及苏迈德输油管道同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等被称作世界七大能源运输“咽喉”,一旦发生堵塞,将会对世界能源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建成通航,全长近200公里,南起红海北端的苏伊士港,北接地中海滨的塞得港,是盛产石油的波斯湾地区通往欧洲国家最近的航线。如果苏伊士运河发生堵塞,从波斯湾地区驶往地中海沿岸欧洲国家的油轮必须绕道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航程增加数千甚至上万公里,航行时间增加十多天。因此,苏伊士运河是海湾石油运往欧美国家“最经济”的航线。经过2010年运河深挖工程后,目前,60%以上的油轮能够通过运河,只有载重量超过22万吨的特大型油轮因吃水过深无法通过。
根据埃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船只总数约为1.78万艘。去年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货船中,油轮占五分之一,日均输送原油和石油产品220万桶。此外,运输液化天然气的货船占去年苏伊士运河通行船只总数的6%。
埃及的另一重要能源通道是苏迈德输油管道。苏迈德输油管道属阿拉伯石油管道公司所有。该公司是一家由埃及、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以及卡塔尔多家公司出资组建的合资企业。苏迈德输油管道全长约300公里,南部起点为埃及红海城市苏伊士附近的苏赫奈泉港,呈斜线延伸到地中海城市亚历山大附近的西迪基里尔。该管道原油输送能力可达每天240万桶。其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扩大红海至地中海的原油输送能力,提高海湾石油至欧洲国家的运输量;二是为无法通过苏伊士运河的巨型油轮减载。从海湾地区装运原油的超大型油轮通过红海后,在苏赫奈泉港卸载部分原油,使卸载后的油轮能够从苏伊士运河通过驶往欧洲国家。去年该输油线日均输送原油170万桶。
长期以来,埃及政府始终努力保证其境内世界能源运输通道的安全和通畅。比如,尽管去年埃及发发生严重政局动荡和社会动乱,但苏伊士运河和苏迈德输油管道均没有受到显著影响。去年苏伊士运河通行收费达到52亿美元,比2010年增加10.6%。目前,埃及政府正计划进一步加深航道和改造运河相关设施,以便使更大更多的油轮能够通过运河,苏伊士运河在世界能源贸易中的作用也将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