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人看政变:统治者热衷权力无暇管经济民生
“示威和冲突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解职穆尔西也不可能让埃及立刻改头换面。”阿里希望,“哪天政客们能停止 权力游戏 ,哪怕拿出半天时间思考埃及的出路也行”
开罗,纳赛尔城,埃及总统府所在地。
艾哈迈德。阿里探出车窗焦躁地张望,目光定焦处是情绪激昂近乎失控的人群。他的右手重重地落在方向盘上,汽车长嘶一声,像堵在咽喉的一口浊气,却怎么也吐不干净。
超低空盘旋的阿帕奇军用直升机在地面掀起阵阵气浪,仿佛要把街头吹空;令人窒息的轰鸣声盖过刺耳的喇叭声,吓哭了阿里的小女儿,却无法吞没此起彼伏的抗议声。
共和国卫队总部。7月3日,穆尔西从总统府转移至此“正常办公”,当夜便遭军方软禁并解职---几千名示威者如潮水涌至,抗议“军事政变”,拯救民选总统。有示威者同守卫士兵叫嚣,争执中被一枪“爆头”,连同他手里穆尔西的海报一起瘫在地上,脑浆迸出……
接连又有两名示威者中枪伏地,和平示威瞬时变成流血冲突。
阿里和家人想回家,回到15公里外的马阿迪,那里倚靠静水深流的尼罗河,有悠扬的唱经声,熙攘的街道和平静的生活。
但像被挤在真空的沙丁鱼罐头里一般,阿里一家只能窒息在车流里。“这就是埃及,隔着15公里却像两个世界。”他无奈地告诉《?望东方周刊》。
“示威和冲突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解职穆尔西也不可能让埃及立刻改头换面。”阿里希望,“哪天政客们能停止 权力游戏 ,哪怕拿出半天时间思考埃及的出路也行。”
“穆尔西赢了,然后呢?”2012年6月30日,穆尔西入主总统府邸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提出了这个问题。如今,横亘在阿里和八千多万埃及民众---无论是“倒穆派”还是“挺穆派”---面前的,是另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穆尔西下台了,然后呢?”
“烂摊子”不会自动消失
普通埃及民众对穆尔西的不满很具象。过去的一年里, 45岁的艾伊曼每每听到有人评价穆尔西是“埃及有史以来最坏的总统”时,便无言以对。
2012年艾伊曼把选票投给了穆尔西,期待后者能改善经济、重视民生、反对腐败、解决失业。但和其他没享受到政权更迭实惠的埃及人一样,持续的“用电难”、“加油难”令既当保洁员又当泥瓦工、靠每月1200埃镑(折合人民币1000元左右)的收入供养六口之家的艾伊曼对穆尔西的不满与日俱增。
民怨四起给了暴风骤雨式突变的埃及政局充分的口实。2013年7月3日晚,埃及国防部长塞西联手反对派领导人与宗教领袖发表声明,公布了一份把穆尔西排除在外的政治路线图,宣布暂停使用现行宪法、提前举行总统选举、由最高法院院长暂行总统职权。
这份声明实际上推翻了穆尔西领导的政府,意味着埃及在经历了长达一年的动荡与徘徊后,政治过渡进程重回原点。
“Bye,Morsi”,会讲中文的埃及女青年阿雅在微信“朋友圈”里如此发言。月收入超过两万埃镑的阿雅和家人算得上埃及的“中产阶级”,即便如此,汽油危机还是令她家苦不堪言---排队两小时,眼见有人加塞儿,有人大打出手,有人加满油却倒进桶里再继续加继续倒……好不容易排到自己,却被告知“售罄”。
“于是我们从黑市购买了大量汽油,囤积在家里,再不用在加油站前排长龙了。”阿雅说。
埃及石油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政府每天向加油站提供1.8万吨汽油和3.7万吨柴油。但埃及社会却不能相信政府所说的“油荒只是个传说”。能源专家易卜拉欣。宰赫兰说,“如果政府所言属实,为何石油部还要每月支付6亿美元用于购买柴油产品?”
“油荒”只是穆尔西面对的“烂摊子”一角。
穆尔西今日之结局在他上台前就埋下伏笔:他在竞选之初并非穆兄会第一人选,在该组织内部的影响力远比其“导师”、“第一人选”沙特尔逊色,上台后也只能处处受制于穆兄会,加上反对派的掣肘,根本没有更多精力顾及振兴经济和改善民生。
“我怀抱变革之心投票给穆尔西,期盼他能带领埃及远离混乱、腐败和动荡,但过去的一年里,经济停滞不前,社会动荡不安,埃及没有一丝要变好的迹象,我的生活就像是一个噩梦。”20多岁的咖啡店服务生阿卜杜勒。贾迈勒告诉记者。
但也有人并不希望穆尔西就此下台。30岁的艾哈迈德。阿夫尤尼是一名水果小贩。在他看来,埃及的困境不应由穆尔西一人承担。“穆尔西下台埃及就会得到新生吗?问题就会全部消弭吗?”
经济积重难返,失业率居高不下、外汇锐减、旅游业凋敝……穆尔西未能解决的这个“烂摊子”不会自动消失---临时总统曼苏尔及其新内阁除非能短时间内拿出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计划,并得到各方全力支持,否则埃及经济很难立即反弹。
无论如何,穆尔西作为埃及首位民选总统的政治生命已然终结。尽管在7月3日的电视讲话中,他曾56次提及自己作为埃及民选总统的“合法性”,军方还是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穆兄会的高级幕僚们也“自身难保”---在为他录制了最后的两分钟演讲后,有的被软禁,有的被追捕。
(原标题:埃及人看政变:统治者热衷权力无暇管经济民生)
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