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第一大败??大非川之战
唐太宗贞观八年,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李大亮分兵出击吐谷浑,九年破之,俘获吐谷浑王慕容伏允。后封其子慕容顺光为西平郡王,复其国。后太宗将弘化公主远嫁于西平郡王之子,吐谷浑河源郡王诺曷钵。
唐高宗咸亨元年,吐蕃突袭吐谷浑,攻陷白州等十八州以及安西数镇,尽取吐谷浑故地,并把同为大唐女婿的河源郡王诺曷钵及其夫人弘化公主逐出故乡。唐高宗决定,以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右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为副,领兵五万以击吐蕃。
这是大非川之战的前奏起因。表面看来,似乎只是高宗无法忍受吐蕃袭击附属国,并且驱逐唐朝公主的行为。实际上,这是吐蕃于唐朝在西北边境上对于战略领土的争夺战的爆发。
吐谷浑故地,大约在今天的甘肃、青海地区,正处于新兴的唐帝国和吐蕃王朝之间。唐与吐蕃,谁控制了吐谷浑,谁就不但控制了河西走廊,同时也控制了西北边疆的战略有利位置。隋朝时,吐蕃尚未崛起。到了唐初,吐蕃统一,吐谷浑便成为了唐在西北边疆上抵御吐蕃的一个巨大的桥头堡。控制了这片地区,进可入藏威胁吐蕃(虽然作战难度很大),退可保守关中而不受到吐蕃兵锋的威胁。所以太宗皇帝出兵吐谷浑,一是为了控制河西走廊,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另一方面,我认为就是为了预防吐蕃的威胁。而兴起的吐蕃同样也认识到这片土地的重要性,从一开始便试图控制吐谷浑,避免它和唐朝过于密切的联系。在吐谷浑与唐互许为亲家之后,吐蕃表面似乎减少了对它的骚扰,其实一旦有机会,便会一举而下之。高宗咸亨元年的突袭,不但袭取了吐谷浑故地,也袭取了唐安西四镇的领土,充分暴露了吐蕃的真实意图。而高宗皇帝的出兵,也是借题发挥,意欲一战夺回西北积极防御的战略利益。
此役,高宗任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统兵五万(一说十万)进讨吐蕃。逻娑就是吐蕃的都城,今天的拉萨,以逻娑道命名,可见高宗对于此役必胜的信心与决心。
战役的过程并不是很复杂。薛仁贵率军经鄯州(治西都,今青海乐都)至青海湖南之大非川,将进兵乌海(今青海喀拉湖)。大非川就是青海共和县西南的切吉平原,如今鼠害猖獗,草原已经严重沙漠化,当年却是重重沼泽处处水洼让唐军一筹莫展。薛仁贵以乌海险远,大军辎重不便前行,命令副将左卫将军郭待封屯兵两万于大非岭,树栅栏保护辎重,而自己率领主力轻锐兼程进军,趁吐蕃军未备,破之。
后,薛仁贵率领的主力部队与吐蕃军队在河口(今青海玛多)遭遇,吐蕃军队果然由于猝不及防而大败。仁贵率军乘胜进占乌海城,以待后援。而留守大非岭的郭待封自恃名将郭孝恪之后,不服薛仁贵管制,擅自率后队继进,又未能及时与主帅会合。未至乌海,即与吐蕃相论钦陵率领的四十万吐蕃军相遇(一说二十万)。待封大败,辎重、粮草尽失。薛仁贵被迫退保大非川。八月,吐蕃军在钦陵指挥下,以40余万大军逼唐军决战。薛仁贵无险可据,更无粮草供应军需,大败,几乎全军覆没,薛仁贵等“与钦陵约和而还”。大非川之战最终以唐军的大败而告终。
战役失败的原因似乎很简单,待封违抗将领,擅自率军前行,导致辎重、粮草尽失,进而导致整个战役的失败。但是,我始终觉得,即便待封屯兵大非岭,仁贵进驻乌海城,在青藏高原上,以五万唐军,对抗数十万吐蕃军队,胜算也不会太大。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种假设。
大非川战役虽然简短,但是意义十分重大。它不但是唐建国以来对外作战中最大的一次失败。同时,这次失败直接导致了安西四镇与吐谷浑故地的丢失。唐被迫撤销安西四镇建制,安西都护府迁至西州(治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吐谷浑亦并入吐蕃,成为其别部。从此,唐帝国就失去了西北边境防御的战略有利位置。以前由吐谷浑协助唐共同防御吐蕃的西北边境,如今内移到祁连山麓,离关中近在咫尺。从此一直到德宗年间吐蕃被攻灭的这一百年间,吐蕃屡次入寇关中,劫掠财富与人口,长安以西各州县,城门日夜关闭。每当秋高马肥时,吐蕃兵团长驱直入,在凤翔等关中地区攻城略地,烧杀掳掠,甚至不时地直抵首都长安城下。“防秋”于是成为防御吐蕃军的专用军事用语。
唐在西北边境上也一直耗尽财力人力进行防御,以保卫关中。位于西北边境上的陇右、河西藩镇,一直是唐兵马分布最为集中,戒备最严的地区,两镇军团一直堪称唐边防军的精锐。四十万边防军力,六万作战马匹,河西、陇右两镇就占有兵力十五万,马匹两万。天宝年间,兼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的大将王忠嗣,手下所掌兵马远多于后来执掌河东三镇的安禄山。
在唐国力强盛之时,国家尚可以供给这么大一支边防军队,并且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到了安史之乱以后,国力衰弱,边防军纷纷被调入内地剿贼,边境空虚。安史之乱平定后,国家也再无力量负担这支积防御军队,因此,自中唐后,吐蕃兵团,由关中到剑南,屡次入寇,甚至进袭长安,成为唐的心腹大患。大非川之败的危害,一直延续了百年有余。
当然,吐蕃入寇西北,有很多具体原因,但是大非川之败,直接影响到后来的防御与唐与吐蕃之间的战局,不但为开唐第一大败,更堪称盛唐以前战略意义重大的一次战败。
贴一首白居易的词:
西凉伎-刺封疆之臣也
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
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
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应似凉州未陷日,
安西都护进来时。须臾云得新消息,安西路绝归不得。
泣向狮子涕双垂,凉州陷没知不知。狮子回头向西望,
哀吼一声观者悲。贞元边将爱此曲,醉坐笑看看不足。
娱宾犒士宴监军,狮子胡儿长在目。有一征夫年七十,
见弄凉州低面泣。泣罢敛手白将军,主忧臣辱昔所闻。
自从天宝兵戈起,犬戎日夜吞西鄙。凉州陷来四十年,
河陇侵将七千里。平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
缘边空屯十万卒,饱食温衣闲过日。遗民肠断在凉州,
将卒相看无意收。天子每思长痛惜,将军欲说合惭羞。
奈何仍看西凉伎,取笑资欢无所愧。纵无智力未能收,
忍取西凉弄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