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囊风云榜
注册
登录
搜索
标签
统计
帮助
智囊论坛
»
军事热点区
» 从中国军队入缅看各国对日作战的战略设计之中国篇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发新话题
发布投票
发布商品
发布悬赏
发布活动
发布辩论
发布视频
打印
从中国军队入缅看各国对日作战的战略设计之中国篇
fox666
新手上路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1
#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7-12-25 00:48
显示全部帖子
从中国军队入缅看各国对日作战的战略设计之中国篇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中国的战略构想
珍珠港的耻辱使“白种人在亚洲的威严被一扫而光,”而对蒋介石却如释重负,他认为“而今则日本全力侵华之危机已不复存在了”,尤其美国与中国结盟后,蒋介石更觉身价百倍。他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实现自己的战略构想。
(1)追随美国,利用盟国的力量尽早结束中日战争。
日本偷袭珍珠港,使美国最终卷入争,日本成为中、美两国共同的敌人。这是蒋介石盼望已久的时机。珍珠港事发的当天,蒋介石即召集苏、英、美驻华大使,建议中英美等七国“成立军事同盟,并推美国为领导,指挥共同作战之军队。”同时他致电宋子文,嘱其转告罗斯福“我国待美宣战时,亦决心对侄正式宣倭战,”[193表明了在对日作战中追随美国的态度。12月9日,即美国对日宣战的第二天,中国政府正式发布对日宣战令。随后,蒋介石多次向罗斯福表示。请华盛顿提出联合军事行动之具体计划,“以华盛顿为联军的政治和军事的中心”。蒋介石的战略考虑是,反法西斯的中心在华盛顿,视美国为当然的盟国领袖,利用盟军力量首先对日作战,争取在1942年一举打败日本。这一战略集中反映在军令部长徐永昌草拟的中英美苏荷五国协同作战的总方略中,此草案提出:拟在1942年7月,以美国海空军及中国陆军为主攻,英国海空军、苏联陆空军为助攻,先扑灭敌方空军。取得制空权,然后再对日敌本岛及中国东南地区,以外线作战态势向敌合击。”〔20]在蒋介石看来,这一战略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移盟军主力于太平洋,尽早结束苦不堪言的中日战争;二是可以战胜国统帅的身份脐进大国首脑的行列,与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并驾齐驱。但是蒋介石的构想根本不符合英美“先欧后亚”的战略,而且从当时战争发展,尤其是敌我力量对比看,他的这一战赂是无法实现的。
(2)争取与大国平等的地位。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蒋介石极力要抬高身价。1941年12月8日,蒋介石发表讲话宣称,自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中国的战略地位“特别重要”,中国的军事力量“虽不能说有左右战局之势,但被侵略各友邦今后对日态度能否一致,我国实可操纵决定性之影响。”[21]此时,美国出于对华政策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需要,也极力扶植蒋介石。12月11日,蒋介石分别致电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提议召开美英苏中荷联合军事会议,苏联以“现负抗德战争之主要任务”,“目前仍不宜分散于远东,”婉言拒绝了蒋的请求。美国却积极给予支持,同意以重庆作为中英美等国初步会商的地点,23日,远东联合军事会议在重庆召开,蒋介石亲自主持。对美国的恩惠,蒋介石很感激,他多次向罗斯福表示,中国将支持美国的政策。但是美国对蒋支持是有限的,蒋介石又很不满意,尤其对未能参加英美参谋长联合委员会和军火分配委员会一直耿耿于怀。1942年3月,蒋介石嘱咐即将赴美出席太平洋作战军事会议的熊式辉“力争c.C.s(英美参谋长联合委员会的简称)与军火分配委员会之席次。”接着,蒋介石又电饬宋于文向罗斯福呼吁:“如果英美参谋团联席会议与物资分配之机构不能扩大,使中国得以参加,则中国在此战争中,只是一种工具而已”。并称“我们在作战中所受之遭遇已经如此,则在战后和平会议席上,又当如何?”〔22]但是,罗斯福总统却表示,此事“只允与英国相商”。4月27日,当熊式辉向马歇尔再次提出此要求时,遭到马歇尔的“完全婉拒”。[23]
蒋介石的一再请求均末得到实质性的答复,使他大感沮丧。蒋介石曾多次怨言:“拥五百万大军与日作殊死战之中国反不能厕及,实非中国所愿见”,“中国不得参加英美联合参谋会议,益使中国感觉待遇之未得其平。”[24]于是,他借缅局吃紧警告美国说,如果中国看不到盟国帮助的“明显证据”,中国对盟国的信心就会“彻底动摇,”那可能导致中国抗战的“彻底崩溃”。宋美龄则称,中国人士气从未象现在这样“低落”,委员长也“第一次”感到悲观。[25]这使罗斯福不得不为之担忧,他立即指示阿诺德将军“研究”空运物资到中国的“一切可能途径”,并强调“不管多么困难,我们都必须使航线保持畅通”。尽管如此,美国也只是在物资上加强对华援助,而始终未松口准允中国参加C.C.S和军火分配委员会。由此可见,中国与美国的伙伴关系,并非平等意义上的盟友,而只是服务于美国战略的工具而已。
(3)争取美援。
争取美援是蒋介石的又一战略构想。1941年12月,国民党政府要求美国不附任何条件地提供五亿美元的贷款,以支持中国政府打击“失败主义势力”。对此,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极为不满,他从经济的角度建议这笔借款按月用特别货币的形式直接提供给中国军队,作为它们的军饷但是蒋介石坚持认为,应该把这笔.贷款视为向一个正在同共同敌人作战的盟国提供的“政治”贷款,因而对贷款的使用和偿还办法,“不需要规定任何保障条件,也无需要事先规定其他任何条件。”[26]蒋介石的强硬态度使对中国寄予厚望的美国不得不强压怒气,陆军部长史汀生指出,提供这笔贷款是“在远东下最大赌注进行赌博的机会”,如果美国不抓住这个机会,“它就打不赢这场战争。”[27]于是,1942年2月,美国国会批准给予国民党政府5亿美元的贷款,6月,又根据租借法,签订了美互助协定》。
在蒋介石看来,美援的多寡不仅仅是衡量美国对华物质援助的经济尺度,而且也是衡量美国对华政治支持的标准,它和争取大国地位,特别是争取租借物资分配权是紧密联系的。1942年5月,军火分配委员会授予史迪为援华物资的监理统制官,予以“何时分配”及“交与何处”的特权,一改过去将租借物资交由国民党政府支配的做法,对此,蒋介石极为不满。6月23日,因中东战事吃紧,美国未征得中国同意就把归史迪威指挥的第十航空队的重型轰炸机调往埃及,同时一队B一24型重型轰炸机飞往英国。这一消息又使蒋介石“大发雷霆,他责问美国“明确回答是否认为中国是盟军战区之一”,是否要维持中国战场。6月29日,蒋介石通过史迪威向美国提出了“三项最低要求”:美国调三个陆军师到印度,重新打通缅甸到中国的交通线;美国出动五百架飞机到中国前线;美国对华空运要达到五千吨。蒋介石还强调,如果这几项要求得不到满足,中国只好取消中国战区,“重新调整”自己的立场,“另做安排”。蒋介石之所以如此愤慨,不只是为几架飞机,而是视其为衡量美国对华态度和中国政治地位的标准,用蒋介石的话说:“吾人所要求者,乃在待遇之平等,而物资之多寡皆在其次。”[28]
其实,蒋介石争取美援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积极对日作战,而是利用美援,增强实力,以在与共产党争夺天下时处于有利地位。在他看来,日本人只不过是“疮疥之疾”,而共产党才是“心腹之患”,他要集中力量准备同共产党作殊死斗争。这与美国的美援目的又不完全吻合,成为美蒋矛盾的又一个焦点。
(4)维持外援通道。
中国军队入缅作战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缅甸保卫战阶段,其战略为守住仰光,确保滇缅公路畅通。
由云南昆明到缅甸腊戌的滇缅公路自1938年9月通车后,一直成为中国外援物资运输的大动脉,特别是1940年9月日军切断滇越铁路之后。滇缅路即成为国民党对外联系的唯一通道。对蒋介石来说,要粉碎日军通过缅甸形成对中国的包围,并且实现追随美国、争取美援的战略构想,必须确保滇缅公路的畅通无阻,因此,从总体上看,蒋介石在保卫缅甸问题上表现出紧迫性和积极态度。
1941年初,中英两国开始酝酿军事同盟。首先通过中国对缅印马的军事考察,两国共同商定保卫缅甸的具体军事计划,很快以商展为团长、林蔚为副团长的“中国缅印马军事考察团”成立。三个月后,考察提出共同防御计划草案,建议中英缅三国军队为确保仰光海港,“应集结主力在缅泰边境毛淡棉、登劳山脉及景东以南地区”采取“决战防御”,重点在毛淡棉;“另以一小部配合舰艇在仰光及仰光海面警戒”。[293这是一项比较实际的防御计划,1941年夏,中国正式向英方提出了这一意见书。太平洋战争打响后,蒋介石力争保住缅甸的态度更加明朗。1941年12月23日,中英签订《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形成对日军事同盟。在中英协商期间,国民党作了一些准备,成立以军令部次长林蔚为团长的军事委员会驻滇参谋团和以第五军军长杜聿明兼任司令的昆明防守司令部;陆续调部队驻守在滇越铁路和滇缅公路沿线;调第五、六、六十六三军组成中国远征军,进驻云南待命。蒋介石在与韦维尔会晤时表示“中英两国不可有一国失败”,随即他提出“如果贵国需要,我国可以派谴八万人入缅作战”。[30]以后他5多次向英方表示了这个意愿,但未能得到英方接受。1942年2月日军轻取毛淡棉,进逼仰光,应英方的请求,中国政府立即派三军开赴缅甸。
第二阶段,缅甸失守到反攻缅甸战阶段,蒋介石的战略是保存实力,谨慎出兵。
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付出了沉重代价,远征军入缅作战总数约10万人,到8月初撤到印度和滇西的仅4万人左右,其中团长以上的将领牺牲4名,同时囤积在腊戌和滇西的占全国库存90%的战略物资,几乎全部丧失,这使蒋介石极为惋惜和痛心。另一方面,蒋介石对英军置中国军队于不顾非常气愤,因此在第二次入缅问题上,他极为谨慎,唯恐重蹈复辙,尤其蒋介石不愿单独出兵,承担反攻缅甸的重任,坚持中英两国同时发动,实施南北水陆夹攻,中英两国围绕着出兵问题争执不下。
美英中三国战略构想总结:
尽管打败日本是盟国远东战略的总体目标,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美英中各自的战略构想大相径庭,因为各国战略构想始终围绕着本国利益,故此,不同的国家利益必然导致战赂构想的差异,也使三国在协同作战中呈现复杂的局面。中国军队入缅作战曾经历了大溃退、大争吵到暂时统一的曲折过程,就是这种差异的具体写照。
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2477200_1.html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UID
3
帖子
17947
精华
0
积分
0
阅读权限
10
来自
北京
在线时间
125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0-9
最后登录
2020-5-6
查看详细资料
TOP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智囊休闲区
影视传媒
金融地产
跨国能源
有色金属
园区商贸
时政热点
智囊杂谈
军事热点区
亚洲专栏
美洲专栏
欧洲专栏
非洲专栏
中东专栏
东盟专栏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记录
公众用户组
基本概况
流量统计
客户软件
发帖量记录
版块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交易排行
在线时间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