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权在握的曾国藩为什么没有造反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原名子城,派名传豫,清湘乡县荷叶塘(今湖南双峰荷叶乡)人。23岁取秀才,入县学;24岁入岳麓书院,中举人;道光十八年(1838),殿试中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入翰林院,从倭仁等习程朱理学,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后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升礼部右侍郎、署兵部左侍郎。
期间太平军从广西进军湖南,围长沙,克武昌,轻取沿江州县,江南大震,咸丰二年十二月,曾国藩奉命在湖南帮办团练以抗拒太平军。成为镇压太平军、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重要支柱。
平定太平天国之后,几乎就是天下第一家了,弟弟做到总督,哥哥是大学士兼两江总督,天下半数督抚出于他门下,至于军队实力更不用说,直辖兵力十几万.当时的满清八旗部队早就不堪一击.曾氏集团在打败太平天国之后,声望实力达到顶峰,李秀成被俘自白,如果曾国藩这个时候选择赵匡胤式"黄袍加身",勾联李秀成,以湘军为骨干,辅以太平军试问谁能抵挡?
曾国藩有过造反想法吗?他为什么没有造反?
据“湘军志”和时人记载,上述两人正是对曾“劝进”的积极分子。据记载,曾国荃,彭玉麟等十余名湘军大将曾联合上书对曾劝进.曾国藩手书"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对联表示自己无意造反.
曾国藩一生患皮癣,浑身都是鳞片一样的东西,有人附会说这是龙鳞,是帝王之相.曾国藩能不动心吗?
但是历史没有假设,最终,曾国藩成了满清的最后一块柱石,死后追谥文正.
前思后想,认为曾国藩之所以没有造反,原因大概有这几条:
1.个人问题.曾国藩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宁可"求阙",也不求全.忠君卫道思想严重,主观造反愿望不够强烈.
2.时机问题.湘军鼎盛时期十几万人,但是一朝攻破天京,那些彪悍的湘勇就成了大肆掳掠,等待早日衣锦还乡的匹夫了.当年姜维鼓动钟会造反,司马昭不以为然,因为他知道那些士兵人心思归不会为主将卖命.
3.李秀成势力是个双刃剑.虽然有军事价值,但是一旦加以利用,对曾国藩的声望影响太大.曾氏集团的下属官宦都是恪守封建教义的地主阶级,一旦要与这些他们心中的"逆匪""长毛"共事,恐怕没等清政府来剿,内部先乱了.
4.湘军内部不统一,李鸿章淮军势力早在太平天国未灭之前就独树一帜了,左宗棠自立楚军,这两大巨头肯定不会对曾国藩死心塌地.瓜田李下,为了洗脱嫌疑,一旦曾氏造反,打得最积极的恐怕就是这些羽翼以丰的门生.
5.曾国藩嫡系势力没有人才.湘军最有才干的几个已经自立门户,其他的嫡系分子如曾国荃,鲍超等要么实力有限,要么是一介匹夫,根本不是开国元勋的料.
6.当时是个烂摊子外因就很简单了,造反即使成功,还要面对清军残余势力,捻军,各地民间武装,以及湘军内部的分裂,更关键的是外国的侵略威胁.曾国藩打天平天国比较恨,对付外国人比他的学生差多了.
7.清政府早有防范:早在咸丰四年,曾国藩攻占武昌,皇帝很高兴,准备封赏,不过有大臣密奏说曾国藩一介闲官居然能招募数万兵众,不是朝廷之福.这就动了满清害怕汉人的心病,从这时起,已经开始防范曾国藩势力。天京陷落,清政府不允许曾国荃八百里红旗报捷,继而赖掉咸丰帝"取江宁者封王"的许诺,只给了一等候的爵位,同时追究幼天王洪天贵福逃脱的责任.并且在天京周围布下满蒙重兵,如官文,富明阿,僧格林沁等.
综合这些因素,曾国藩不是没有想过造反,而是没有机会.否则历史就改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