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囊风云榜
发新话题
打印

凌剑豪:埃及政权伊斯兰化的外交去向

凌剑豪:埃及政权伊斯兰化的外交去向

  香港《信报》杂志网站6月27日文章,原题:埃及政权伊斯兰化的外交去向 埃及迟来的选举结果最终上周日公布,伊斯兰背景的穆尔西(MohamedM orsi)以八十多万票的差距,击败前总理沙菲克(Ahmed Shafik),成为第一位埃及民选总统。穆尔西随即发表讲话,指这次结果是埃及革命的胜利,扬言不会重用前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政权的官员,与前朝政体割席。

  国际欢迎穆尔西,亦对他当选持观望态度,原因是与其伊斯兰背景有关。

  西方一直都担心埃及政局会令北非及中东全面伊斯兰化,特别是穆斯林兄弟会(Muslim Brotherhood)在区内不同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力,如兄弟会与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同属一宗,在?利亚、巴林、也门等政局动荡的国家亦有其组织参与反政府运动,有力成为下次政权革命的胜利者。

  近年伊斯兰政党透过参与选举或支持革命,获世俗政治的话语权。约旦、科威特、巴勒斯坦及埃及等地,兄弟会及其分支均成为国家最大的政治?社会?宗教复合物。一旦这些组织掌权,对西方心理上威胁极大。

  埃及政权伊斯兰化,最感威胁的是以色列。虽然穆尔西演说时强调,会尊重一切前政权签订的国际条约,但对以埃和平条约有相当大的保留,或会重新审视与以色列的和平协议,同时扩大与伊朗的关系。一如前述,由于埃及兄弟会与哈马斯过从甚密,在以巴问题上相信会偏向支持巴勒斯坦,增加中东问题的变数。一旦以色列感到受威胁,或会采取更激烈的外交行动,甚或把问题发泄到国内巴人身上。

  国际就核问题准备孤立伊朗之际,埃及计划与伊朗重建关系,反映埃及的外交政策或转变。以往埃及是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联络人,亦是以色列与伊斯兰世界的缓冲。但穆尔西上台后,相信会把策略调整为整合中东及北非的伊斯兰政权,令西方在区内再没有代言人维持局面。

  中东波此刻已进入下一阶段,伊斯兰组织在是次政权革命能得到多少力量,又如何整合区内的伊斯兰势力,将是西方在中东问题上的挑战。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