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收购普茨遭遇五大难题:吞象易 消化难
中国网1月31日讯 三一重工近期宣布收购混凝土机械昔日老大德国普茨迈斯特,收购若成功三一重工可能将成为全球混凝土泵行业领导者。自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又一起“蛇吞象”的案例开始上演,但三一重工最新财报显示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负15.16亿元人民币,距对普茨迈斯特26.54亿元的收购价尚差41.7亿元人民币。
现金流尚难支撑收购
2012年1月31日三一重工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三一德国联合中信基金于2012年1月20日与德国普茨迈斯特的股东Karl Schlecht Stiftung(持普茨迈斯特99%股份)和 Karl Schlecht Familienstiftung(持普茨迈斯特1%股份)签署了《转让及购买协议》,三一德国和中信基金共同收购普茨迈斯特100%股权,其中三一德国收购90%,中信基金收购10%。三一德国的出资额为3.24亿欧元(折合人民币26.54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3.5%。
中信产业基金是本次交易的联合收购方,占股10%,其负责人刘乐飞介绍,该基金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产业投资基金,背后有多家国字号投资机构支持。
然而,三一重工2011年三季报显示,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负15.16亿元,公告解释主要原因系公司今年销售规模增长以及为应对日本地震及核危机等突发事件的影响,公司加大了关键进口零部件的采购和储备。
三一重工此番收购须花26.54亿元人民币,而据最新三季报显示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负15.16亿元,以三一重工目前的资金状况尚不足以收购的起普茨迈斯特。
其实早在2008年6月25日,三一重工在国内的最大竞争对手中联重科就联合其战略投资者,斥资2.71亿欧元(约合),获得了全球排名第三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意大利CIFA公司100%的股权。同年,中联重科一季报显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6.8亿元人民币,当时中联重科的解决办法是向巴克莱银行香港分行借款2亿美元。向银行借款、资本市场再融资等都可能成为三一重工此番收购的解决方案之一。
利润贡献甚微 产品价格过高
但此番收购真的能给三一重工带来跨越式的增长吗?其实,普茨迈斯特为家族公司,并没有上市,因此其销售数字也并不透明。
普茨迈斯特在2007年的销售收入大约是10.9亿欧元,而受到金融危机影响2011年该公司的收入跌到了5.6亿欧元左右。2011年时该公司的净利润只有600万欧元。如果三一重工完成收购,在净利润上的贡献也是有限的。按照2011年三一重工年度业绩预告显示,2011年三一重工净利润约在56.15亿元人民币,估算下来普茨迈斯特对三一重工的“利润贡献”不过为8%。而且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在最新的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这次并购是战略并购,非财务并购。
并且,普茨迈斯特虽然渠道广阔,但其定价也要比意大利CIFA(2008年被中联重科收购)等欧洲对手高很多。其中混凝土泵价格方面,普茨迈斯特比CIFA最多高出20%,而搅拌机械方面价差也达到13%。
或难得到真正技术 工人安置问题待解
虽然,像普茨迈斯特这样的企业,其在液压系统、涂装及焊接等领域有着天然的国际领先技术,对三一重工的其他业务板块如路面机械、挖掘机械的零部件和整装工艺上可能带来帮助。但普茨迈斯特不太可能将自己的研发队伍单独拆开给三一重工,否则这家德国公司的未来发展将面临很大风险。
据最新消息,有数百名工人周一在普茨迈斯特总部门前举行了示威活动,他们除担心失业外,还抗议一直被蒙在鼓里,对这项交易毫不知情。继资金不足、实际利润贡献甚微、研发技术恐难得到这三大问题之后,普茨迈斯特原工人的安置问题再次摆在三一重工面前,正所谓“吞象易,消化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