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囊风云榜
发新话题
打印

范仲淹与成吉思汗在六盘山的悲剧

范仲淹与成吉思汗在六盘山的悲剧

六盘山古称陇山,在宁夏南部、甘肃东部,连绵五百里,是一处军事要地,历史上战事不断。
有两例著名战役最值得关注,除了军事学上的意义之外,主要是因为涉及到两个人。
一个是范仲淹。
范仲淹是一位值得崇敬的历史人物。他的名篇《岳阳楼记》很感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是儒家文人政治家的典范,忠心报国,清正勤勉,虽几起几落,然百折不挠,做过神宗朝的宰相,主持推行新政改革,是后来“王安石变法”的先驱;他又是文学大家,开创了宋代的豪放词风,明显地影响了后来的苏东坡和辛弃疾等人。

范仲淹参与的那场战役史称宋夏好水川之战。主战场好水川在六盘山西麓。范仲淹四个月前刚接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即战区副总指挥。他经过考察提出的对西夏的战略方针是“清野不与大战”;同时加紧整饬军备,以图长策;坚决反对急切冒进的“五路出讨”。可惜,他的正确主张并未被采纳,终于遭致了这场战争的失利。

战斗经过是:庆历元年(1041年)正月,西夏军袭击渭州(今甘肃平凉),宋军大将任福率军出击。2月14日任福轻敌冒进至西夏境六盘山麓好水川口,发现道旁放置数个银泥盒,将盒打开,百余只带哨的鸽子飞出,是为夏军发出合击信号。宋军阵未成列,即遭夏军骑兵冲击。夏军居高临下,左右夹击,宋军被动抵抗。宋军的两支增援部队亦陷入夏军重围。激战从清晨一直杀到天黑,任福等十六名将领阵亡,以下将士战死一万余人,宋军大败。此战,夏主李元昊运筹周密,预先设伏,诱敌就范,发挥骑兵优势,突然袭击,一举获胜,是一次成功的伏击战。

战役失败,范仲淹没有推卸责任,而是主动上章自劾,贬官降级。

实践证明范仲淹原提出的方针是正确的。随后的三年,范仲淹被继续留任原职,全面担负起一线军政之责。他重整军纪,选拔任用贤德,严格军事训练,加紧构筑战备工事,运用灵活应变战术,对沿边少数民族居民,则诚心团结,慷慨优惠,严立赏罚公约,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范夫子”“腹中有数万甲兵”,不敢轻易进犯。因此,渐渐屹立起一道坚固的屏障,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

可是,这个过程是极为艰苦的!范仲淹本是文人出身的将领,军旅中自然少不了书写诗篇。我们看到有一首题为《渔家傲 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词风苍凉而悲壮!镇边之劳苦,将军已白发,征夫多洒泪;军情之悠悠,而燕然未勒,听号角四起;思乡之情切,而离家万里,归期无计!

一个极其正直有为的文官政治家却被命运推到了战争的一线。虽然才智证明了他又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但这不能明他就适合于战争。戍边所建立的功绩和欣慰,并代替不了他内心对战争的厌恶和无奈。所以很明显,总是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悲剧气息萦绕着他。

战争时刻威胁着国家的安全和黎民百姓的命运。当这些化作了将士的责任时,将士们只有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滚动残酷的战争机器。血与火,苦与泪,生与死,就成为何等平常之事了!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范仲淹诗词的低徊婉转之调因何变成沉雄清刚之声了!这沉雄清刚为历代读者所欣赏,可其中透露出的悲凉无奈,进而范仲淹本人的悲剧命运,我们又能够理解得多少呢?



范仲淹戍边160年之后,另一位历史大人物来到了六盘山。



另一个人就是成吉思汗。

公元1227年8月22日,成吉思汗铁木真,在他的行营大帐内有些坐卧不宁。行营是两个月前为了避暑而迁至六盘山中一个风景秀丽的山谷中。让他心绪不好有两个原因,一是从去年秋天开始的对唐兀(西夏)的第六次战役进行得很艰难。这是他几十年征战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想当初,他率领蒙古铁骑所向无敌,横扫了亚欧大陆,可是自西撤回来后的22年间,他6次亲帅大军征战西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顽强抵抗,前5次都没有取得胜利。如今他已66岁,这场仗还要打到什么时候?他太希望尽快结束这场战争!第二个原因,是他感觉到身体很不适。去年一次因马惊被跌伤,至今未愈;更不幸的是5天前他视察前线时中了西夏人的毒箭,今天出现了剧烈地哮喘、呕吐和高烧,周身出现一片片瘀斑。

他有了不祥的预感。急忙召回儿子窝阔台、拖雷,立下遗嘱,交代了后事。三天后,即8月25日,这个叱咤风云的盖世英雄,耗尽了最后一丝精力,饮恨而终。

成吉思汗没有给我们留下传世的诗篇,文墨不是他的所长。正如毛泽东所评价的,他“只识弯弓射大雕。”但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谜:他死后葬于何处?

对于这个谜,历史学家们为此考察和争论了数百年。近几十年,似乎有了重大进展,主流的意见是:成吉思汗死后就葬在六盘山区泾源县黄林寨――原名皇陵寨,但地上没有陵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