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领土争端:中国已全面进入战略进攻阶段
转自铁血论坛
首先,谈判的基础在乎实力,从进军西藏开始触及英遗留领土问题第一代领导人就已经制定了边疆领土战略,其原则后继者不断修正完善执行而已。在第一阶段是中国领土的战略防御阶段,以稳定内部,经略边疆为主要的任务,西藏,新疆莫不如此,从新疆领土的守备和对苏谈判可见端倪。从西藏与印度千丝万缕的联系来看,进藏初期强硬的领土政策引发的西藏内部危机必须慎重考虑。以我看来毛周的对印谈判政策和东段换西段战术不过是放低姿态,隐藏目的而已。
中央政权对西藏的主权落实是在1952年以后,以往对西藏的主权宣示更多是名义上的,宗主权更能表述现实状况。由于军队入藏打破了西藏的统治基础和引发的社会变革需要坚实的民族政策和社会改造来完成西藏的中国化,此时的中印领土争端一旦我方失败,引发的西藏反对势力的里应外和的反扑势必动摇藏区的统治基础。这也是为什么从52年到62年十年中中国对印度的蚕食政策隐忍不发的主要原因,周的以西段换东段等谈判战术无疑是拖延推诿做法。
第二阶段是领土战略对峙阶段,62年中印战争是转折点,59年西藏叛乱开始标志着西藏社会改造的完成,八年经略,西藏达赖统治基础已经削弱,战略控制西藏的目的已经完成,西藏叛乱不过是一个契机将西藏千年的统治阶层一举摘除,不过为了不与藏民族结下世仇,毛亲自部署的炮兵部队静静的目送达赖部众渡过拉萨河流亡印度。59年开始中印的领土争端从前面的退让到摩擦阶段,至62年中国在西藏平叛剿匪完成后西藏社会改造任务完成,中国正式着手解决中印领土争端,引发了藏南领土战争。对中印战争中方的胜利我更愿意认为是三年积极战争准备的结果,但是中国在西藏与印度战争潜力的实力对比后,毛明智的选择东段领土维持政策,军事胜利后回退至藏南59年实控线无疑是精确的战略作为和实力计算。反观西线争夺不仅没有让步,反而扩张了领土,牢固占据收复的战略要地,威逼新德里,这也是西线中国与印度实力对比的结果。
此后的四十多年中国和印度在藏南的对峙更多的是战略僵持阶段的结果,由于西藏地理的限制,军事解决的优势并不中国一方,西藏经济,交通等的瓶颈限制了军事潜力的升级,藏南实控线的稳定更多在于中国在麦线战略要地的拥有。期间中国跟印度的战略平衡更多的表现在对巴基斯坦的全面军事援助和战争支持,对缅甸的经略,对孟加拉的政治扶持,对斯里兰卡的反印援助等,将集中在藏南的焦点劣势转化到对印度全线的战略进攻优势中,期间任何军事解决藏南问题的做法中国不仅不得其利,反而会动摇对印度的战略封锁,丧失国际道义,引入他国势力介入,危及战略机遇期发展大计。89年中苏关系解冻和中美蜜月期中国密谋军事解决藏南问题时机的放弃更多的还是实力对比的结果,这一平衡政策的实力失衡以2006年青藏铁路建成为标志,中国对印度领土争端正式进入第三阶段战略进攻阶段。
印度对中印实力变化的敏感应当比中国更直接,毕竟印度对中国是局部威胁,而中国对印度则是顶头巨石。中国在青藏铁路完成后装甲部队的运输问题的解决显示中方陆权的优势形成,边境机场的升级和我战略俯冲势态显示中方制空权的掌控,而战略导弹部队的部署更是印度心腹大患,未来青藏铁路延长线完成后麦线中印实力天平倾倒中国毫无疑问,以中国实力外交和领土强硬立场,面对越南在75年西沙海战、88年南沙岛礁争夺战失败的实例,印度有理由恐慌争议领土谈判己方的色厉内茬。而反映在印度对华政策的经济政策中对中资的的保守和排斥中国企业也从侧面显示了印度政府的忧虑和焦躁。印度近年来不断动作的西联美国,合盟日本,争控马六甲海峡的战略举动也是突围中国封锁,竭力牵引战略平衡向自方摆动。
向印度敲击显示了中国地缘优势的现实和对印度对华政策,外交政策的强烈不满。虽然此刻的发言有配合减轻巴基斯坦战略压力的考究,是中美全球战略互动的一部分。但是如此强硬立场的表面化显示中印关系从此将进入一个冲突频发阶段,将来更多的表现在中国的主动出击上,领土争端的军事解决将来需要选择合适时机完成,谈判中强硬立场从背后转入公开,印度市场的开拓更多的以国家层面推手印度保守大门,企业拓荒团跟进的方式,印度经济发展的成果引来国际大鳄的觊觎,中国身在其中怎可错过?
中国的利益不仅仅表现在领土的回收上,还表现在市场的争端中,印度在实力外交的国际政治丛林中将不得不以经济利益的转换,战略从属等等利益让渡换取中方领土立场的弱化,中国藏南领土解决的拖延战略可能将进入新的阶段-零敲牛皮糖的阶段,在中国对印度有所要求的时候以领土的强硬立场换取印度其它利益的妥协,这种噱头可一再使用,以狼来了的警告疲劳印度,直到真正的狼到来!在中方隐忍印度多年后随着第三阶段战略进攻阶段的来临,印度被中国围剿的困境期终于展现在印度有声有色的大国雄心面前。尼赫鲁对印度设计的两难选择――有声有色的大国和默默无闻的失败国家考验着印度统治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