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囊风云榜
发新话题
打印

前欧盟官员:中国企业“走出去”难在融合转型

前欧盟官员:中国企业“走出去”难在融合转型

  中新网北京3月20日电 (记者 马海燕)前欧盟委员会贸易专员曼德尔森勋爵今日在京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不管在欧盟还是其他地方的收购,收购资产只是一个开端,后面更困难的是如何实现融合、转型,实现无缝衔接,这需要深层次的人才、环境的支持。

  在今日举行的中国“走出去”投资并购论坛上,曼德尔森发表了题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机遇和挑战”的演讲。他说,在欧洲最重要的是市场的逻辑会界定做业务的方式,最好的价格能够让你胜出。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并按照规则来行事。一个中国投资者到了欧洲,简单期望有钱可使鬼推磨,而且只要了解了欧洲法律框架的规则,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那是错误的。

  曼德尔森回顾了欧洲在过去25年间,跟中国打交道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早期,当时中国申请加入世贸组织,欧洲的政策制定者把中国申请“入世”的过程,看作让欧洲获取进入中国巨大市场的机会。当时他们并没有想到中国的市场,在短短十年内会翻一番。

  第二个阶段中国“入世”后一直到2008年,中国出口大幅度上升,中国向西方世界的出口来自于中国本土公司以及外国公司在中国的派驻机构,欧盟开始和中国展开竞争。

  第三个阶段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过去几年,出口商数量迅速增大,中国从一个产品出口商转变为资本的输出国,更引发欧洲警觉。

  曼德尔森提醒中国投资者要理解,对于中国在欧盟进行投资是哪些因素形成了欧洲的政治考量和政策,不光光是成员国的层面,还有整个欧盟层面政治和政策的考量。

  随着中国“走出去”趋势不断增强,曼德尔森说,当然有很多理由来解释中国在欧洲进行投资并购,对于欧洲来说是一种好事情,很多欧洲的国家事实上对此是持开放、欢迎态度的,但欧洲对于中国投资的这种敏感度依然存在。中国海外投资者需要认真思考,他们对欧洲的利益相关方的出价应该怎么定位,要能够向他们解释为什么要把这个业务或者这个企业卖给中国的投资者,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或市场业务开发的角度着手是长期正确的选择。(完)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