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偷袭珍珠港,德国为什么向美国宣战?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德国为什么不分时宜的向美国宣战?此时德国还陷入苏联的苦战呢,怎么还敢向美国宣战呢?德国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的第三款:任何一方遭受攻击,其他方会尽权力协助,包括政治,经济和军事等等。
ARTICLE 3. Japan, Germany, and Italy agree to cooperate in their efforts on aforesaid lines. They further undertake to assist one another with all political, economic and military means if one of the Contracting Powers is attacked by a Power at present not involved in the European War or in the Japanese-Chinese conflict.
看来,德意日三国并不真心团结,背后都玩阴的,比如,日本和苏联的条约。三国最后失败,和其不团结有关。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于1940年9月27日由纳粹德国、法西斯意大利与日本帝国在德国柏林签署。此项协定正式确立了上述三个轴心国的同盟关系,并被认为是对美国的警告:要么保持中立,要么两面受敌。条约补充1936年的德日协定和反共产国际协定之不足,并消除德国与日本因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而起的嫌隙。
-----------------------
远东战争
1941―1945
日本的扩张主义及珍珠港袭击。
20世纪30年代下半叶,日本人口的快速增长(在20年内,人口从5000万增长到9000万)导致了这片饥饿的土地开始向其邻国中国广大的土地寻找 “生存空间”。虽然日本天皇裕仁(从1926年开始统治日本帝国)没有公开表明扩张态度,但他一直支持陆相东条英机。1900年义和团运动以来,一支日本分遣队一直驻扎在北京。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七七”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国内新闻界大肆宣扬“中国的挑衅事件”。政府立刻根据早已制订好的极其详细的计划发动了侵略战争。他们取得了成功:中国所有港口、主要城市和大片领土落入侵略者手中。苏联对蒋介石政府给予援助,国联也谴责日本发动的未经宣战但十分激烈而残酷的战争。这两个政治行动使东京放弃了日内瓦条约,并同意大利及德国共同签订了反共产国际条约,同时也是反布尔什维克条约。
中苏边境的形势非常紧张。苏联和日本士兵经常发生小冲突,很有可能发生大规模战争。随着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法国的失败,日本将目光投向了法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殖民地。日本占领了印度支那北部,同时还觊觎英国的殖民地。但日本的劲敌并不是英国而是美国,因为日本的军事行动妨碍了美国对中国这个巨大的经济市场的控制及进一步扩张。因此美国对日本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制裁,包括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货款。日本将此看作严重的污辱,相当于发动了一场战争,尽管没有正式宣战。日本开始采取保护措施以避免在两条战线发生战争。1941年4月13日,日本背着希特勒(以回敬1939年8月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协议)几乎就在德国进攻苏联的前夜与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结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关键时刻,德国本指望从日本那里得到支持,却没有得到。
1941年10月,东京政府发生危机。做事犹豫不决、好抱怨的日本首相近卫王子被强硬的军国主义者东条取代。他成立日本军政府――就这样,日本仅在几个星期内就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1年11月5日,东条命令海军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准备向美国夏威夷珍珠港的海军基地发动进攻。山本从1939年以来一直负责日本海军舰队,他执行了东条的命令,因为天皇同意这样做。
1941年11月7日,当地时间7时55分,日本航空母舰、潜艇及战舰联合向珍珠港发动进攻。美国共有19只舰船被击沉,其中有8艘战舰,几千名军官和士兵死亡。关于罗斯福总统是否事先从情报机关得到了日本欲进攻的消息,人们有许多猜测。罗斯福从二战开始就想干预战争,但美国广大公众中流行孤立主义,迫使他无法进行干预。珍珠港被袭在美国全国引起了极大愤慨。一夜之间,那些赞成保持中立立场的人均不见了。罗斯福在公众的强烈压力下对日本宣战。12月8日,美国对日本宣战的同时,英国也对日本宣战。不久,意大利和德国向美国宣战。
日本的进攻迅猛而残酷―完全是日本式的“闪电战”。12月11日(意大利和德国向美国宣战的那一天),日本在东部战场取得了一系列进攻的胜利,包括进攻马来半岛和菲律宾群岛的北部,占领曼谷,围困香港,登陆许多太平洋岛屿,包括关岛。
英国的许多驻防地遭到日本人的突然袭击,部分原因是因为指挥官低估了日本人的威胁。大卫?博伊尔在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书中,提到了英国驻马来半岛指挥官罗伯特?布鲁克―波帕姆爵士,他认为日本人是“穿着肮脏的灰色军装的弱智者”,是一种“专横的种族主义”。
仔细研究日本取得巨大胜利的原因可以深入地了解他们的进攻战术。12月8日(袭击珍珠港第二天),日本的两个海军陆战师登上了泰国南部海滩以及马来半岛边境南部的哥打巴鲁。英国驻该地区守卫的汤姆?菲力浦派出两艘战舰(皇家海军“威尔士王子”号和“击退”号战船)前去阻截,而没有派空中力量作掩护,这是个严重的错误。日本配有远程机枪的轰炸机向两艘战舰发起攻击。两艘战舰连同几百名水兵沉入海底。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飞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有英国殖民地均遭到严重轰炸。12月,在马来半岛西北部木槟榔屿的轰炸中,1.26万名平民死亡。丘吉尔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日本完全处于支配地位,而我们到处都显得软弱无力,毫无防备。”
香港的抵抗完全超出了能力的范围。虽然香港总督马克?扬爵士只有两个步兵大队,却拒绝接受无条件投降。12月18日,日本以武力登陆,但直到圣诞节才取得胜利,俘虏了1.1万名平民,后来,其中的很多人都被刺刀挑死。这是等待成千上万名俘虏未来的可怕命运的第一个例子。
为了抗击日本在中国领土和海上的多次“闪电式”的进攻,同盟国成立了多国部队,成员国为美国、英国、荷兰和澳大利亚,由阿奇博尔德?韦弗尔将军任指挥官。他迅速组织了一支由巡洋舰、驱逐舰和潜水艇组成的舰队,将4.5万名战士运送到马来半岛。这些士兵,包括来自印度的英国和荷兰部队,以及直接来自本土的澳大利亚和美国部队。
日本在马来半岛的指挥官是山下将军。在1939―1940年间,他曾在德国学习过“闪电战”战术。他为部队准备了自行车,他们可以免去步行,在丛林中穿行。这样,他很快占领了整个马来半岛的西海岸,俘虏了4万名英国和印度士兵。1942年1月31日,英国指挥官阿瑟?珀西瓦尔将军撤退到新加坡岛,这个英国基地由此成为日本的下一个目标。
2月7日夜,山下发动了进攻。日本1.3万人的部队乘橡皮艇穿过将岛城与大陆分开的海峡,同时,飞机轰炸了新加坡中心部位。如同希特勒后来命令在斯大林格勒作战的德军一样,丘吉尔命令道:“不能投降。”但经过几个星期的激烈战斗,包括经常发生拼刺刀的肉搏战后,珀西瓦尔手持白旗出现在山下的面前。
日本进行了疯狂的报复:5000名中国平民――多数来自受过教育的中产阶级(政府官员,企业家,公司经理及其他专业人员),因为他们为英国服务而不为东京服务而被杀害。还有大量的人被俘虏,包括1.6万名英国人,1.4万名澳大利亚人。其中一半人死在集中营。东京的街道上在庆祝占领新加坡,每座房子都飘着日本国旗。
1月10日,山下将军到达婆罗洲和西里伯斯岛。他彻底摧毁了荷兰人的防御,获得了荷兰东印度群岛的真正财富:油井。不到一个月后,2月4日,日本飞机袭击了美、英、荷、澳的海军舰队。袭击中,荷兰总司令卡雷尔?多尔门将军在“德鲁特(DeRuyter)”号上被打死,船被击沉。多国部队遭受无法挽救的损失,3月1日,该部队不复存在。多国部队被袭击5天后(2月9日),美军在爪哇海的海上战斗中遭受了同样的失败。帝汶、苏门答腊和爪哇立刻停止了抵抗。爪哇平民“起义”,反抗2.5万名荷兰殖民军士兵,欢迎日本“解放”军。日本帝国主义者的打算开始受益。到这些胜利行动结束时,日军俘虏了10万名荷兰人、英国人、印度人和美国人。
日本在继续进攻
1941―1942
在美国,珍珠港袭击引起人们对庞大的美籍日本人社区的敌对情绪。1942年3月,11万名美籍日本人被命令离开他们居住和工作的地方,他们聚集在一起,准备被送往拘留营。
美国人不再保持中立的态度,他们全心全意地跟随罗斯福总统与国会,准备复仇。一切经济活动都为战争服务。资源用来制造武器、舰只和飞机,其主要目的是重建美国舰队,与扩张的日本舰队抗衡,日本舰队最近添加了3艘超级战船,配有450mm大炮。
在这些强大舰只的支持下,山本会毫不费力地战胜英国舰队。目前英国舰队由詹姆斯?萨默维尔将军指挥,有5艘战船,3艘航空母舰。战斗结束时,杀伤力极强的日本飞机瓦尔阿依奇(VAL Aichi)和D3A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英国海军航空母舰“赫尔姆斯”号与“康沃尔”号、“多塞特郡”号巡洋舰均被其击沉(“多塞特郡”号曾参与击沉“俾斯麦”号战列舰)。
1941年末,日本进攻缅甸。控制缅甸之路是非常必要的战略措施,它能封锁盟国通过缅甸向蒋介石和***领导的抵抗运动运送援助物资的路线。盟军最高指挥官哈罗德?亚历山大认为,应当首先保卫印度边境,防御日本人向那里发动进攻。因此,缅甸只能听天由命。3月8日,3.5万人的日军在地方“第五纵队”的帮助下进入仰光。
当日本人还没有完全控制缅甸道路时,蒋介石派出了两支部队进行阻挡,共10万人,由美国人史迪威指挥。经过激烈战斗,中国士兵减缓了日本进军印度的速度。但中英部队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们缓慢而疲倦不堪地撤退。向印度边境撤退时,这支16万人组成的庞大部队衣衫褴褛,跑掉了鞋子,没有供应品,在日本人和他们的目标之间形成了一道防护人墙。
美国在菲律宾遭遇失败
1942
如果说日军在缅甸战役中闪电般击败了英国军队,那么日军在菲律宾对美国军队的战役更是如此。1941年夏,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被派往菲律宾(受美国保护的国家),
因为美国害怕日本会进攻该岛。12月8日,在袭击珍珠港24小时后,日本空军发动了连续的空袭,摧毁了美国在吕宋岛飞机场的飞机。12月10日,马萨哈鲁? 霍玛将军的潜艇分队开始登陆吕宋岛,大约5.7万人到达这里,是麦克阿瑟分遣队人数的一半。日军对马尼拉进行饱和轰炸,致使麦克阿瑟无法防卫马尼拉,使之成为日本人容易进攻的一个目标。1942年2月2日,在袭击珍珠港4个星期后,马尼拉被日本人占领。美国人固守在通往马尼拉湾的入口处,科雷希多堡垒以南的巴丹群岛,菲律宾总统曼努埃尔?奎松早已在这里避难。巴丹因天气状况导致热带疾病流行,阻碍了军事行动,使成千上万名美国人和日本人死亡。日本舰队控制了航线,麦克阿瑟获得海上增援的希望破灭了。1942年3月11日,麦克阿瑟按罗斯福的命令从科雷希多撤出,前往澳大利亚。离开前,他发誓“我会回来的”。
接替麦克阿瑟在科雷希多任指挥官的乔纳森?温赖特将军决定抵抗到底。日本人用大炮轰击堡垒后,登上了科雷希多,在爆炸后的弹药库废墟上与美国人展开肉搏战。5月6日,美国人投降,没有放下武器的士兵以游击战形式在丛林中继续战斗了一个多月。菲律宾战争造成了极悲惨的人员损失:3万名美国人及11万名菲律宾人死亡或被俘虏,1.2万名日本人死亡。
在短短6个月的时间内,日本占领了富有农产品、石油和矿藏的大片领土,统治了4.5亿人口。日本对被征服民族采取的政策是鼓励反欧运动,支持日本政府。印度尼西亚成立了“印度尼西亚中心委员会”,建立印度尼西亚与日本的友谊。缅甸同泰国和菲律宾一样,宣布独立。同它的盟国德国一样,胜利的人看起来无法战胜。但这两个盟国不能共同采取作战行动。当时,这些胜利者,或者被认为是胜利者,都各自发动战争――他们都犯了同样的错误。日本人在新占领的东南亚实施的行动同德国在乌克兰和佐治亚采取的行动相一致:即对人民实行压迫,对反对者实行消灭。德国在佐治亚和乌克兰是这样做的,日本在东南亚也这样做。他们成功地焕发了部分当地人的热情。一时间,这些人感到他们已从英国、荷兰和法国欺压的枷锁中“解放”出来。而且,为了将自己国家的“解放”,有很多人参加日本天皇的部队。
但遗憾的是,日本并没有把握他们的机会,而对这些被征服的人持敌对态度。至于那些战争俘虏,有一半人死在集中营,他们的权利被剥夺,这明显违反了日内瓦公约。他们忍受饥饿(每天只有400克米饭),经常挨打,被用来进行医学实验,有时是致命的实验。卫兵常常往饮用水里撒尿,然后把水分给俘虏。在被迫行进中,那些因疲惫和痢疾而倒下的人被用刺刀杀死。最著名的是在科雷希多投降后,发生在菲律宾的巴丹死亡之旅――1万名美国和菲律宾俘虏死在残酷的长途跋涉中。
英国和澳大利亚俘虏在缅甸遭受同样残酷的折磨。他们被迫在非人的工作条件下修建连接泰国曼谷和缅甸仰光的铁路。俘虏中发生了霍乱,1.3万人死亡。那些染上霍乱的人被立即枪毙,以防止疾病传播。1943年10月25日,当铁路修通时,共有5万名盟军俘虏和25万名来自缅甸、爪哇、马来西亚和中国的劳工死亡。日本人为了掩盖其罪行,在盟军进攻时将生存者全部杀害,这样便不会留下任何证人。在吕宋岛,从空中降落的美国伞兵在最后一刻救下了500名将被“行刑”或被机枪扫射的俘虏。很多人都存有这样的疑问:日本为什么如此残酷地对待俘虏?通常的解释是:根据日本传统的武士道精神,那些投降的人丧失了尊严,没有权利得到尊重。
中途战役:反击开始
1942
美国和日本航空母舰于1942年5月4日至8日在珊瑚岛首次发生战斗。日本舰队损失惨重,但与1942年6月日本在中途岛进行的空中和海上战斗的损失相比,这算不上什么。这场战斗使美国人对尼米兹上将充满敬佩。在夏威夷以北的太平洋中部,日本闪电般袭击珍珠港的地方,美国舰队在一天之内击沉4艘日本航空母舰。也许时运开始发生了变化。但还有必要了解一下在东南亚发生的事件所引起的这一变化。
日本以为,德国入侵苏联会打败斯大林,迫使美国进行和平谈判,放弃在东南亚进行反击的想法。但美国人自从珍珠港事件后,便开始寻机报复。罗斯福政府利用全国资源为与日本及其同盟国的战争做准备。美国生产了6艘航空母舰,7.5万辆装甲坦克,以及100万吨位的商船。当男人们进入训练营准备应征入伍时,女人们进入工厂代替他们工作,出现了“女子铆钉工”( Rosie theRiveter)。当美英荷澳多国部队解散时(1942年3月1日),军事行动职责按如下分配:尼米兹上将任海军行动最高指挥,麦克阿瑟将军任西南太平洋部队最高指挥,苏门答腊和印度洋由英国人负责。尼米兹准备在中途岛首先给日本人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打击。但他首先打出一张独特的牌:空袭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