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囊风云榜
发新话题
打印

中国跺脚中东就地震,外媒称中国成中东发展关键因素

中国跺脚中东就地震,外媒称中国成中东发展关键因素

刚刚在约旦舒奈结束的世界经济论坛中东会议发布了《中东地区风险报告》,报告称:中东地区经济发展面临四大风险因素,而中国经济“硬着陆”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项。


  这份由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风险观测网及海湾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报告说,除了地区局势不稳定带来的影响外,中东经济发展还面临能源安全、经济全球化的倒退和中国经济“硬着陆”等风险。这个报告用将近1/4的篇幅,作了题为《中国经济“硬着陆”--中国需求骤减会否拉低石油价格?中国经济“硬着陆”会给中东地区带来何种影响?》的论述。文中说,中国经济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快速增长已经改变了全球生产和消费模式,影响了劳动力和资本市场,并导致包括石油在内的许多商品价格上扬。中国是中东地区包括石油在内各种产品的巨大市场,是中东企业有有力竞争者和地区重要投资商,还是消费品的主要供应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中东经济未来的“关键因素”。中国经济如果出现“硬着陆”,将给中东地区带来“无法预计的后果”。


  一、中国经济有“硬着陆”的危险

  报告认为,中国经济成功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危险的信号:

  1、近年中国出口增速很快,从1996年至1999年的20%上升为2004年的34%,而现在已达到“很难持续的”40%的高度。由于中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特别是对美国的出口,而美国经济正在“软着陆”,这会造成中国出口量的下滑,导致经济增长增速放缓,这不是中国政府自己调控所能控制的。

   2、尽管中国在解决贫困问题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但城乡差距和社会不同群体间的不平等依然较为严重。

  3、中国外汇储备大部分是美元资产,而近来美国预算及经常帐目出现双赤字,美元持续走软,这对中国多少会产生一些影响。


  4、银行坏帐问题在中国政府2003年和2004年着力解决后有所缓解,但一旦出口主导型经济经济模式出现动荡,这一问题将会再次出现。

  5、美国能源署预测,中国石油消费在2003年至2030年间将翻三番,这对海湾的石油供应国来说是一种压力。

二、中国经济“硬着陆”对中东的影响及建议

  报告说,尽管中国目前还不是“石油美元”的主要流向,但除了石油业外,海湾国家在中国进行了领域投资;同时,中国企业也在中东开拓市场,如在叙利亚进行石油生产,与沙特协作天然气和铝项目等。

  报告认为,一旦中国经济“硬着陆”,将产生严重后果:


  1、中国对石油的需求衰减,将导致油价下跌,而且跌幅将会“相当剧烈”。

  2、海湾国家用于提高石油生产和精炼能力的追加投资可能暂缓。但是从长远来看,如果中国经济恢复到原有的增长率,而海湾国家对投资的大幅削减,将无法满足未来市场的需求。因此必须处理好这对矛盾关系。


  3、中国与美国、欧洲和日本间因为未来能源供应控制上的紧张关系,在短期内将得到缓和。

  4、中国有可能通过削减对海湾国家投资等方式,应对国内经济萎缩的局面。


  5、中东国家在中国的资产将面临贬值风险。

  6、如果中国决定靠增加出口来复苏经济,中东的某些制造工业将受到严重打击,尤其是现在已经处于激烈竞争中的纺织等工业。

  7、如果中国靠出售部分美元储备以缓解经济困境,美元则会进一步贬值,中东国家在海外大量的美元资产也会受到负面影响。


  报告建议,中东地区国家应利用欧佩克的协调能力,从长期范围内对石油价格进行控制;使石油实现向欧洲和美国出口的多样化;与中国政府加强政治对话,保护中东国家在中国的投资并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

报告还说,对中国而言,应加大土地供应量,对房地产投资进行降温,并应通过增加最低工资保障等措施,剌激内需,使强劲的内需成为中国“软着陆”的“降落伞”。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