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囊风云榜
发新话题
打印

马六甲海峡――世界最著名的洲际海峡

马六甲海峡――世界最著名的洲际海峡

马六甲海峡简况
位于亚洲马来半岛同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欧、亚、澳、非洲之间的海运通道,是世界最著名的洲际海峡。马六甲海峡因马来西亚海岸上的贸易港口马六甲而得名。马六甲海峡西北端通印度洋的安达曼海,东南端连接太平洋的南海,长1080千米,西北部宽370千米,东南部宽37千米,最窄处5.4千米,一般水深25~27米,自东南向西北递增,最深200千米,可通行20万吨的海轮,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每年通行的船只6万余艘,平均每天约160多艘,其中货船占56%,油轮占27%。
由于地处赤道附近,处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马六甲海峡全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海峡附近地区年平均气温25℃以上,年降水量3000毫米左右,沿岸热带雨林遍布。由于地处赤道附近地区,马六甲海峡水温较高,约34~35℃,海峡区域降水多,且有多条大河注入海洋,所以,盐度较低,平均盐度大约3.2%。
马六甲海峡的海流
马六甲海峡的海流终年从东南向西北流动,但流速较慢,平均流速2海里/时。马六甲海峡海流的流向是建立在赤道附近洋流自东向西流的大环境下,是赤道暖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由于海陆分布、亚洲季风和潮汐等因素的影响,使这个本身比较单一的洋流变得复杂起来。
马六甲海峡地处赤道低气压带,风力微弱。在6月~8月盛行东南季风的日子里,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洋流顺时针方向流动,从阿拉伯海到孟加拉湾,甚至部分进入到马六甲海峡西北部,这时是马六甲海峡海流最弱的时候,大约1~2海里/时,在12月~次年2月的时候,西北季风使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方向流动,马六甲海峡海流补偿北印度洋海水增强,这时正是马六甲海峡海流最强的时候,流速2~3海里/时。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马六甲海峡海流在吹东南季风时,即顺风时,海流更慢,逆风时,反而更快。但是,总体上,海流速度差别不大。多数时候仍显得风平浪静。马六甲海峡的海流在潮汐影响下,流速也有变化,涨潮时约1.5海里/时,落潮时3海里/时。
马六甲海峡的季风
自古以来,马六甲海峡的繁荣离不开古城马六甲,乘季风航行于东西方的贸易船都从此经过,马六甲是一个天然的中转站,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处,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要塞。
在秦汉及其以前,我国的古代船队就能利用马六甲海峡的海流经过马六甲海峡。据史料记载,汉朝的船队经过650海里的马六甲海峡约需1个月,平均每天22海里,平均时速1海里。到了宋代,已普遍利用风帆为动力,经过马六甲海峡,在6~8月的夏季,顺风顺水经过马六甲海峡,航速已经提高到70海里。明代郑和下西洋所用的12张帆宝船,日均航速达到100海里,最大航速甚至可达130海里以上。
古代船队由于比较依赖于马六甲海峡这一地区的季风,所以在东南季风盛行的6~8月,船队自东南向西北用风帆顺风经过,在西北季风盛行的12月~次年2月,船队则自西北向东南航行。以郑和船队从我国东南沿海到印度半岛航行为例,从广东沿海――旧港(今苏门答腊岛东南部巨港)选择在冬季出海,到达旧港一带停留下来,在附近与当地人进行贸易往来,并作休整,等待夏季的东南季风。在6~8月盛行东南风时又起程顺风经过马六甲海峡,然后在南巫里(今苏门答腊班达亚齐即南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