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囊风云榜
发新话题
打印

东突厥的历史问题

东突厥的历史问题

“突厥”一词,根据17世纪成书的《突厥语辞典》,意为“最成熟的兴旺之时”。突厥人属于中亚民族,其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文字为西方的阿拉米字母拼写。突厥人创造文字,开北方民族之先河,遗字散见于阴山和乌兰察布草原的岩画和蒙古国的碑刻上。

突厥人原为柔然人的锻奴,有发达的冶铁技术,但以游牧经济为主。552年突厥打败柔然,建立起幅员广阔的突厥汗国,势力迅速扩展至蒙古高原。其文化及风俗习惯,如制造高轮木车、东向拜日、崇拜萨满巫师等,对契丹、蒙古多有影响。突厥人的后裔汪古部在阴山以北游牧,因支持成吉思汗建国有战功,被蒙古人视为“安答(伙伴)”,与成吉思汗家族保持世世通婚的密切关系。突厥汗国后分东、西突厥和后突厥,立国近200年(552年―745年)。突厥人以狼为图腾,旗帜上绘制金狼头。可汗征发兵马时,刻木为信,并附上一枚金箭,用蜡封印,以为信符。各部接到信符,立即应征作战,战马的装备、给养皆由牧民自备


突厥人善战,以战死沙场为荣。实行火葬,死者集尸于帐内,子孙及亲属们杀羊马祭奠,并走马绕帐7周,其中一人至帐门前用刀割破自己的脸,血泪交流,连续7次。随后,择日取死者平生所乘之马和经常服用之物,与尸体一同焚化,收其骨灰。春、夏死者,待秋时葬;秋、冬死者,待春季葬。埋葬之日,各地亲友前来会祭,仍举行设祭走马和割面仪式。葬毕,于墓前立石树标,依生平杀人之数立石,杀一人,立一石,并以供祭的羊、马头挂于石标上,石上刻有死者相貌及生前所经过的战争场面。在内蒙古北部草原上,常见此类石人墓。有单石圈、双石圈以及多石圈等,石圈中间竖立一石人。石人有的刻得很简单,用一天然石条刻出眉、眼、鼻、嘴,稍加工以显出头部。有的石人一手握剑,一手端一杯。这样的石人墓在中国新疆以及今蒙古国境内、俄罗斯西伯利亚均有发现。


732年,突厥毗伽可汗为纪念其亡弟阙特勤的功勋而立阙特勤碑。毗伽可汗碑则立于735年。二碑分别记述后突厥汗国的建立者阿史那骨吐禄的长子毗伽可汗和次子阙特勤的生平事迹和功绩。二碑俱在今蒙古国后杭盖省和硕柴达木,彼此相距约1公里,为大理石制成。阙特勤碑正文60行,毗伽可汗碑正文80行,分汉文和突厥文两部分。阙特勤碑的汉文碑文为唐玄宗亲书,而毗伽可汗的汉文碑文则是唐史官李融书写的,突厥文部分则由两人的外甥也里特勤撰写。两碑是研究突厥历史和文字(文学)及其与唐朝关系的珍贵实物资料。


突厥汗国与隋唐间时有战争,但主要以臣属、姻亲关系为主,如隋代曾两次以公主下嫁突厥可汗,突厥亦多次降附中原王朝。突厥人亦通过唐朝在内蒙古草原的大单于都护府及东、中、西3座受降城,进入中原营商,更有突厥人在唐朝中任官。


盛极一时的突厥汗国,由于对外战争屡遭失败,加之内部分裂,以及单一游牧经济的脆弱性,终于由分裂而衰亡。公元745年,突厥汗国被回纥人所灭。

唐朝衰落时,一支新的突厥部落登上历史舞台,即汉文转写名为处月、汉文意译名为沙陀的部落,沙陀的意思是沙漠之民。 沙陀虽称突厥,其形状,据史籍所载,是属于白种人的。


巴托尔德倾向于把处月(沙陀)归于九姓乌古斯部落,它们中至少有一部分人于10至12世纪在威海以北游牧。事实上,沙陀部落已经从西突厥主体中分裂出来,从7世纪起就生活在巴里坤湖以东。712年,当吐蕃人正在劫掠巴里坤湖地区时,他们稍稍向西朝古城方向迁移。808年,吐蕃人入侵时又把他们从该地赶走,他们向唐朝请求保护,唐朝把他们安置在鄂尔多斯北部、灵州(宁夏附近)的东北部

沙陀部一直留居鄂尔多斯地区直到878年。是年,趁当时唐朝内乱横行,沙陀部的一位首领李克用攻占山西北部大同边区,他希望在那里能够更好地插手当时的大混乱。李克用原以朱邪(音爷)为姓,相传他的先祖出生于雕窝之中,酋长因为他生得怪异,便让各族轮流抚养,因此得姓“诸爷”,即不是一个人抚养,后来传成了朱邪,即“诸”变成“朱”,“爷”变成“邪”,但读音没有变。李克用的父亲是朱邪赤心,曾经参加镇压庞勋起义,因立功而被唐朝廷任命为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还赐国姓李,赐名国昌。李克用由于出生时就有一只眼睛失明,所以外号独眼龙。他年少时便骁勇而善骑射,随父亲参加镇压庞勋起义,所向无敌。后来因被诸部忌恨,为避祸端李克用便带全族人归依了唐朝,被任命为云州刺史,同时又赐姓名李克用。后来,李克用杀掉大同军防御使,全部占领了云州(今山西大同)。唐朝派兵讨伐,但被李克用打败。不久,唐僖宗继位,改变了政策,对李克用进行招抚,任命他为大同军防御使。


880年,当黄巢领导的起义从唐朝手中夺取都城长安时,唐朝向李克用求援。这位年轻的领袖(当时年仅28岁)扮演了唐朝救星的角色。黄巢的起义军占据了京城长安,唐僖宗逃至四川。因手下没有强兵抗拒起义军,僖宗只好起用李克用,任他为雁门节度使。李克用立即率鞑靼各部上万人过雁门,下太原,但因风雨阻隔而退回。在李克用沙陀军到达之前,农民军和唐官军一直处于胶着状态,双方因为消耗过大,日子都很不好过,缺兵少粮。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 农民军和官军竟然暗中交易,易人而食。在这样的状况下,双方军队都没有什么战斗力可言。这也是为什么唐朝和黄巢双方都极力争取沙陀军的根本原因。


后来,李克用率3万多沙陀骑兵再次南下,与起义军隔河相望。这时李克用军队对于唐朝和黄巢都是关乎生死存亡的一支主要军事力量。唐王朝授李克用为东北面行营部统, 黄集也派人赐给他重金、诏书。李克用把金钱分给诸将,将诏书烧毁。以示自己与农民起义军势不两立。当时各地勤王军逐渐到齐,但都不敢与黄巢交锋。


公元883年4月,李克用率先出战。黄巢率大军于渭桥迎战,一日三战,黄巢军连战失利,最后沙陀军大败黄巢15万大军。李克用的因为军队都穿黑衣服,所以号称“鸦军”,“鸦军”此战大出风头,接着又在零口再挫黄巢援军。四月初八,李克用军攻入长安,黄巢力战不胜,遂连夜撤离长安。此时,距离黄巢第一次占据长安两年零四个月。沙陀军骁勇善战,威名远扬,黄巢军十分畏惧,说:“鸦军至矣,当避其锋。”


883年,沙陀军把起义军从长安驱逐出去。唐朝廷任命李克用为节度使,以为报酬。对他来说,更重要的位置也许是他同时又被任命为太原总督。后来朱温废黜了唐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自己称帝,建立了后梁王朝(907年)。而李克用仍然是山西的君王,在他于908年去世时,其子李存勖(死于926年)继位,他作为山西的皇帝,以晋王之名统治山西,以太原为都城。923年,李存勖推翻了后梁王朝,建立后唐,后唐王朝是短命的,仅存在13年(923-936年)。936年,另一位沙陀突厥人石敬瑭将军由于得到契丹人的帮助,推翻了最后一位后唐皇帝,建立了后普王朝,以开封(即汴)城为都。然而,后晋比后唐更加短命,仅存10年(936-946年)。946年,完全中国化的这支突厥人被契丹人推翻。沙陀人的后唐是五代政权中唯一定都洛阳的政权,借以缅怀唐朝,虽然他们是突厥后裔。

在欧亚大陆北方草原上,相继出现过多个少数民族。他们的生存特点是以游牧为生,骁勇善战,但各自为阵。这样就决定了大多数少数民族所建政权持续时间的短暂。突厥族和以后建立的突厥汗国是其中的一个

自两汉对匈奴发动决定性打击后,匈奴分裂为南、北匈奴,南匈奴内附,渐迁至内地并逐步汉化。北匈奴逐渐西迁,给欧亚大陆政治格局带来剧烈变化。还有一些别支在广阔的北方草原生息繁衍。有人认为突厥人就是其中的一支。


在突厥之前的少数民族中,强大的柔然(也称蠕蠕)不能不提及,柔然经常欺负高车,高车的国民是铁勒族(铁勒后来发展为维吾尔人:铁勒――回纥――回鹘――畏吾儿――维吾尔人)。


突厥族原来游牧于中亚的叶尼塞河上游,后迁徙到高昌的北山(博格多山)。5世纪中叶,柔然征服了突厥,把他们迁徙到金山(阿尔泰山)南麓,游牧为生,又工于铁作。突厥人成了柔然人的铁匠――锻奴。


6世纪以后,突厥在反抗柔然的斗争中,在中原西魏的支持下,势力逐渐壮大。铁勒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以前受匈奴欺负,匈奴被汉朝打败融入汉族后,铁勒人又被柔然征服。公元546年,恨透了柔然的铁勒人准备进攻柔然,却被柔然的锻奴――突厥打败,铁勒人成了突厥人的俘虏,这样铁勒人又成了突厥人的奴隶。突厥头目土门(此人名叫土门,姓阿史那)认为对柔然有功劳,希望柔然的头目把女儿嫁给他,柔然主阿那环大怒,辱之曰:“尔是我锻奴,何敢发是言也!”于是土门转向中原的西魏(有鲜卑血统)求婚成功。土门乃于552年发兵击柔然,灭柔然汗国,迫使阿那环自杀,然后自号伊利可汗,建立突厥汗国。


突厥建国后,牙帐设在于都斤山(又称郁督军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脉)。突厥人以狼为图腾,帐前大旗称“狼头大纛”,在漠北逞一时之盛。疆域最广时东至辽河上游、西至里海沿岸、南至大漠以北,北过贝加尔湖。使用表音文字、建立过官制、刑法、税法等。突厥在几乎所有的文明中心都留下了他们的印记,当时占据的位置正是欧亚大陆的大唐帝国、波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所未统治的真空地带,一度控制了所谓现在的“丝绸之路”。成为欧亚草原的霸主,也成了欧亚东西方的巨大威胁。
建立突厥汗国的伊利可汗在553年去世,大儿子科罗继承汗位,一年之后去世。二儿子燕都继位,为木杆可汗,在位二十年的时间。此人“勇而多智,遂击蠕蠕灭之”(指消灭了柔然残部),“又西破

附件

2007_3_29_18994_5118994.jpg (20.02 KB)

2007-4-1 07:42

1

2007_3_29_18994_5118994.jpg

2007_3_29_19508_5119508.gif (78.72 KB)

2007-4-1 07:42

2

2007_3_29_19508_5119508.gif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