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囊风云榜
发新话题
打印

埃及在疑惑与憧憬中走过2014

埃及在疑惑与憧憬中走过2014

  临近年末,人们纷纷开始总结回顾这一年的付出与收获、欢笑与泪水。就在一年即将过去时,埃及总统塞西的访华给埃及人的2014年划上一个圆满的句点。

  对于经历了三年多社会动荡的埃及人而言,2014年注定难忘。这一年中,尤其是军人出身的塞西当选总统以来,埃及的政治、经济、安全形势各项“指标”开始“止跌企稳”,国家内政外交等各方面呈现出的积极变化,让对未来带着疑惑和憧憬的民众越来越有信心。政治过渡接近尾声,安全形势趋好

  埃及的政治过渡进程在2014年里向前迈进了“两大步”??新宪法全民公投和总统选举分别在1月份和6月份完成。其间,尽管包括伊斯兰党派在内的各政治派别声音并不一致,甚至呈现严重分裂局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吵吵嚷嚷”的埃及政坛上,一些声音日渐微弱,政党联盟开始分化和重构。

  被贴上“恐怖集团”标签的穆斯林兄弟会(下称“穆兄会”),以及前总统穆尔西支持者在这一年里仍然矢志不渝地同当局进行抗争,然而动员能力却日渐式微。穆兄会领导的伊斯兰党派联盟“支持合法性全国联盟”近日也出现瓦解苗头,一些成员派别以该联盟无法实现最初目标为由,退出了联盟。一句话,支持前总统穆尔西的政治力量被大幅削弱。

  在民众眼里,得益于军警对示威引发冲突的控制和对极端武装分子的打击,埃及的安全形势有了明显改善。谈到安全局势,37岁的银饰店老板伊哈卜?莫尼斯抛给本刊记者的第一句话便是:“过去一年来发生的最好的事是穆尔西和穆兄会的下台。”尽管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这句话却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埃及民众的心声。在他们眼里,容易演变成暴力冲突的没完没了的游行示威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影响了国家稳定;而极端武装分子去年以来制造了多起较大规模的针对军警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一度弄得人心惶惶。同2013年相比,以往每周五“例行”游行示威规模正日益缩小,大城市里爆炸袭击的影响也越来越微弱,这对于想过安定日子的老百姓来说,无疑是件好事。

  埃及苏伊士大学政治系主任贾迈勒?萨拉马认为,过去一年来,尽管仍有暴力袭击事件发生,但总体来看埃及安全局势明显好转。他认为,为了维护国家稳定,收拾穆兄会统治留下的“烂摊子”,塞西担任总统以来,政府在政治过渡、打击恐怖主义等方面实施的政策是“合情合理的”。

  然而,埃及政治过渡发展路线图的最后一步??议会选举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完成这项任务的时间由原定的秋季以前推迟到了明年3月底之前。12月21日,塞西签署了议会选举选区法。尽管对议席的分配仍有争议,但此举意味着议会选举进程总算向前推进了关键一步。

  对埃及政治过渡进程来说,议会选举将对埃及未来的政治气候产生深远影响,是一个颇为关键的环节。经历了两次“革命”的埃及政坛,目前很难说哪个政党在政治上占据绝对优势。近几个月来,一些政党正积极组建联盟,为迎接即将开始的议会选举,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不过,老百姓似乎并不太关心议会中谁上谁下。莫尼斯说,他才不在乎议会里哪个党派占了主导地位。“如果谁出了问题,埃及人还可以去解放广场示威嘛”,他打趣道。对于老百姓来说,过上好日子才是他们心中的头等大事。

   着力振兴经济,但民生仍有待改善

  俗语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而三把火之后,往往不见得还会有什么真抓实干的举措。塞西烧的几把火并不新鲜,但却是为前任所未敢为,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似乎再烧上几把火也劲头十足。

  执政以来,为了稳定民心、振兴经济,塞西和总理马赫莱卜领导的政府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实施了前政权迟迟未能推行的削减能源补贴、增税等经济政策以改善财政收支状况,修订投资相关法律法规以吸引外资,推动苏伊士运河新航道及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等一系列国家项目启动以刺激内需、创造就业。塞西本人就任后出访了沙特阿拉伯、约旦、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和中国等多个国家,经贸合作和招商引资始终是主要议题之一。

  然而,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这样的国家级大项目虽然鼓舞人心,埃及基层民众却没能立即尝到甜头。

  自2011年初发生推翻穆巴拉克的剧烈政治动荡以来,埃及社会经济遭受重创,经济增速一度降至2%以下,失业率高企,物价上涨,能源短缺,旅游业等支柱行业低迷,外汇储备剧降……摆在塞西面前的仍然是一个在U形底部徘徊了很久还未挑头的曲线,疲弱的宏观经济投射到个人身上,便是实际可支配收入的下降以及越来越多人失业。国家级大项目的美好蓝图,看上去远水解不了近渴。

  三年多来糟糕的经济状况给35岁的出租车司机马哈茂德?易卜拉欣的生活带来了较严重的负面影响。“2011年以前,生活虽然也很艰难,但那时我的工作还算景气,也就是说,通过这份工作,我能够在满足家人生活需要的基础上,还留有一些收入。如今,水、电、燃气以及孩子上学的花费都在增长,但是收入很有限,支出和收入之间的差距太大。”易卜拉欣对记者诉说道。

  在易卜拉欣看来,无论是实施国家级经济项目,还是最低工资等新举措,短期内还未能让出租车司机、果蔬商贩、停车场管理员以及流浪者等这样的基层民众直接受惠。“政府取消燃油补贴导致这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却未给予民众足够的补偿。”他抱怨说。

  问及对当前经济形势和生意好坏,莫尼斯则不由得皱起眉头:“过去这四年是我从业这些年来生意最糟糕的时间。”近段时间以来,埃镑持续贬值,物价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工艺品饰品市场不如从前景气。对于莫尼斯从事的银饰品销售生意来说,埃镑贬值对进口贸易产生不利影响??原材料价格、店面租金等都在上涨。“这一年几乎没什么生意,现在店里的销售额与四年前同期相比只有其20%。”莫尼斯说,在圣诞节等特殊时间节点,生意会稍好一点,但银饰品毕竟不是生活必需品,这些年来人们的积蓄减少或是增长太少,消费重心多转向了满足生活基本需要。

  目前,埃及经济增长仍然缓慢,外汇储备仍在危险的低位附近徘徊,财政收入严重依赖内债和外债,需要脚踏实地地鼓励投资和推动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发展。只是,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对于民生短期内得不到改善,易卜拉欣也表示出一定的理解:“塞西执政以来正在努力向世界敞开埃及的国门。总理马赫莱卜也是竭尽全力在工作,到处考察民情,为民众办实事。实施许多大型项目工程也许不会马上改变我的生活,但将会造福我的子孙后代。”

  积极向东靠拢,中埃合作宏图可期

  自“阿拉伯之春”以来,阿拉伯世界加快了“向东看”的步伐。在此大背景下,中埃经贸交流近几年来增长迅速,2013年双边贸易额突破100亿美元,今年则有望迈上新台阶。目前,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埃及最大的贸易伙伴。

  塞西今年6月就任总统以来,埃及政府着力振兴经济,重视吸引中国投资,引资方式比以往更多样、推介活动更加频繁。埃及内阁专门成立了由总理领导、以内阁多名部长为成员的中国工作小组,以研究同中国开展政治、经济等多领域的合作。今年9月,埃及投资部长在北京召开投资说明会,鼓励中国投资者更多前往埃及投资。12月9日,在塞西访华前,埃及派出四位部长前往北京“打前站”,商讨引资事宜。而原定于明年2月举行的经济峰会,也因恰逢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春节而改为3月举行,以确保中国等亚洲国家投资者能够前来参加。

  临近岁末,塞西再次为推动埃及经济发展、平衡外交而奔波,这一站他选择了中国。对于中埃双方来说,塞西访华是一个为世界所瞩目的双赢的外交事件。中埃关系从此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意味着双方在更多、更广的领域将展开务实深入的合作,双方的互动往来将更加频繁。

  在一些埃及人眼中,此访无疑是埃及人在2014年终总结中应大书特书的一笔。

  埃及前驻华大使马哈茂德?阿拉姆等专家认为,埃及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亟待更新发展的基础设施,而中国拥有成熟的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两国在加强经济合作方面大有可为。

  萨拉马认为,塞西访华是必要的、成功的。中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是一个重要的政治事件。相信塞西访华所签订的一系列协议真正开始实施时,两国都将受益。

  中东政治研究中心负责人、政治专家阿马尔?阿里?哈桑认为,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大舞台上表现愈发突出,事实上,不只是塞西,过去这些年来埃及历任总统一直对中国非常重视。埃及深知中国不会像美国那样把投资、援助和交流同干涉他国内政挂钩。中国的政策注重国家利益,不会像美国那样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设计别国的发展道路。而塞西寻求平衡的外交政策,重视发展同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尤其是中国和俄罗斯,不会把鸡蛋放在美国这一个篮子里。

  哈桑说,塞西的出访表明,埃及决策层已经深深意识到中国对于中东地区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埃及和中国的合作不会仅限于经济、投资和贸易层面,今后还有可能开展军事合作。

  塞西访华期间,埃及当地电视、广播以及报纸网站不断播送访问动态和成果,吸引了许多埃及民众的注意。易卜拉欣对说,埃及同中国一样都是友好、好客的国家,两国都不像西方国家那样谋求世界霸权,两国在发展和减贫等多方面有着共同语言。中国人民一直致力于勤奋工作和经济发展,埃及应该学习他们的经验。

  在莫尼斯看来,塞西访华对埃及的经济来说是件好事。“中国人工作非常勤奋,给他们一个任务他们一定会按时完成。”莫尼斯曾来过中国,中国人的守时、勤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莫尼斯亦对塞西称赞有加。“他是军人出身,有着良好的组织纪律性,我们对他的执政很期待。”他说。

(来源:?望)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