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学家布雷斯特德
《美国的埃及学家:布雷斯特德生平及其东方学院的创建》,(美)杰弗里?阿布特著,芝加哥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30 .00美元。
周运 编辑,北京
考古学家在世俗眼光中是个怎样的形象?杰弗里?阿布特(Jeffrey A bt)的新著《美国的埃及学家:布雷斯特德生平及其东方学院的创建》(A m ericanEgyptologist:T heLifeof Jam esH enryBreasted and the Creation ofH is Oriental Institute),将有助于我们回答这个问题。该书写的是美国著名埃及学家詹姆斯?亨利?布雷斯特德(Jam es H enryBreasted,1865-1935)一生的传奇经历以及早期美国东方学研究的历史。
1887年10月,22岁的布雷斯特德开始学习希伯来语与希腊语的课程。他对希伯来语掌握很好,仅仅一年就获得了一项希伯来语考试奖,这引起芝加哥神学院库尔蒂斯(Sam uelIves Curtiss)教授的注意,因而与他会面,想让布雷斯特德从事近东研究,特别是埃及学这个美国“空白的领域”。库尔蒂斯当时跟他说:“你有属于学者的热爱真理的品质。”进而让布雷斯特德与耶鲁大学的闪语和圣经文学教授哈伯(WilliamRaineyH arper)学习。1891年2月中旬,哈伯就任洛克菲勒出资创办的新芝加哥大学首任校长,计划考察欧洲重要大学,就请布雷斯特德当助手。哈伯为他安排的计划是:到柏林大学学习两年埃及学,并回芝大任教。以此为条件,哈伯可以提供他到柏林学习的费用。柏林大学在埃及学的研究和资料上无与伦比。布雷斯特德1891年跟随哈伯到德国,并进入柏林大学学习埃及学,导师是艾尔曼(A dolf Erm an)。这位著名的埃及学教授,成了布雷斯特德的良师益友。当时布雷斯特德学习了科普特语、阿拉伯语和埃及语,很快掌握了埃及象形文字,并于1894年获得埃及学博士学位。
1895年3月布雷斯特德到芝加哥大学任教,大学新建不久,布雷斯特德在德国学习的埃及学,是美国的新领域。他是符合哈伯把芝大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目的的人材。因而不到半年就被任命为芝大埃及学的助理教授,一年内成为讲师。他还成为哈斯克尔东方博物馆的副馆长和埃及学部门主管。这个任命非比寻常,因为他太年轻,还没有经验。除了任教外,他还四处作公共演讲。因为公众对埃及的一切都感兴趣,他语言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很受大众欢迎。1899年秋,他动身去欧洲,为自己要撰写的书搜集古埃及碑文材料。导师艾尔曼对他研究的速度与质量很满意,因而邀请他参加《埃及象形文字词典》的编撰工作。这个词典计划是国际合作的成果,由10个国家80多位合作者来进行,布雷斯特德是唯一一位来自美国的撰稿人。词典前五卷在1926年出版,最后一卷1931年出版,而补编和索引陆续出版到1963年,总卷数达到了13卷。
1895-1907年间,布雷斯特德由一个稚嫩的青年学者变成了一位国际埃及学界冉冉升起的新星。1900年他给自己拟定的三项计划是:复制并详细讨论原始碑文、翻译并介绍所有的碑文、用流畅可读的优美文字形式来叙述这些碑文的史实与资料。1905年他成为正教授,他用九年时间撰写的《古埃及记录:从最早期到波斯征服的历史文献》1906年由芝加哥大出版社出版,该书四大卷,近1700页。1907年又出了200页的索引作为第五卷。该书是布雷斯特德对埃及学的最重要贡献之一。2001年重印本序中埃及学家彼得?皮西奥内评价说:“此书代表了古埃及学成就的顶峰和最高语言学研究水平。”
而他编写的教科书《埃及史》,图片精美丰富、版式设计大方,700页的文字篇幅,以及187幅图片和13幅地图。深蓝色布面精装,封面用优雅的金色和红色箔的古埃及图案装饰风格设计,这让该书十分吸引人。而作者的叙述风格也充满了魔力,他用清晰而生动的文字和读者一起迅速饱览了四千年的文明史。《埃及史》于1905年出版,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和很好的销售成绩。
布雷斯特德下面的计划是用15到20年,每年耗资2.5万美元来复制埃及所有的碑文并出版它们。洛克菲勒同意了每年1万元为期5年的探险计划。布雷斯特德获得了一年7000美元为期三年的埃及调查计划。
1905-1907年,布雷斯特德开始了他的努比亚探险。他采用当时新式照相机来拍摄碑文的图片。拍摄过程是这样:一旦墙的一面区域被拍摄下来,就会生成该处的底片。用同一个脚手架(固定相机)来拍摄另一张底片,因为第一张底片往往不会令人满意。如果底片效果很好,就会立刻冲印成照片。他会拿到墙那里,蹬梯子来核对照片,在照片上用红色墨水来登记照相机没有记录的其他细节。这样照片要足够大,以便写上说明与注释。为了拍摄大尺寸的底片,以便证明它们是“有用”的照片,意思就是把底片直接放在相纸上,曝光,然后就可以生成照片了。他们拍摄了拉美西斯二世神庙、艾布辛巴尔等古迹碑文。这两次探险行程1200英里,获得了1200多幅照片和笔记。
布雷斯特德1914年开始担任芝大闪米特语言与文学系主任,投身于学术研究与组织工作。布雷斯特德想到建立一个“东方学院”的计划,这个“东方”包括整个古代近东。这个计划是非凡的,因为布雷斯特德走在时代前头,试图组织一个研究机构为古代近东研究领域提供整体的服务。1918年4月,布雷斯特德被选为美国东方学会主席,这是美国历史最长的学术团体之一。1919年4月在年度总结会的主席发言中,布雷斯特德的题目是:“近东在人类职业中的地位和美国东方学家的职责。”他把中东看作是一个有学术责任与机遇的地方。他提出的“责任”是美国学者应该帮助欧洲学者推进古代近东研究,“机遇”是对发展中的、新的古代近东研究的综合性构想会更彻底地理解“把人类看作一个整体”。
1919年1月,布雷斯特德向洛克菲勒董事会提交了“芝加哥大学东方学院组织计划书”,并与小洛克菲勒联系。在5万美元资助基础上,洛克菲勒同意再加5万美元,共10万美元,即每年2万美元资助。布雷斯特德主持修建的东方研究院新大楼,于1931年12月5日开放。1927年他成为芝大杰出服务教授。两年后,他的名字为一个教授职位命名。1933年他从系主任退下来,但仍是东方学院院长。因为获得了洛克菲勒巨大的资金支持,学院工作人员迅速增加,1926年38人,1928年51人,1931年73人。这个数字还不包括东方语言与文学系的教职员和学院的合作人员。
1929-1930学年,布雷斯特德的年度预算经费是67.7万美元,这还是在新芝加哥大楼完工前。而1931年经济危机加深后,尽管经费有削减,但学院的1935-1936年预算拨款也达到了66万美元。当拨款终止后,预算经费每年递减15万美元,因而1935年10月,他向洛克菲勒求助,要求增加1500万美元。而洛克菲勒表示遗憾的信寄出后,布雷斯特德已经无法读到了,他死于同年12月2日。几天内他去世的消息传到美国、欧洲和中东。在东方学院新大楼落成典礼时的评论里,雷蒙德?福斯迪克引用爱默生的观察:“一个机构就是一个人延长的影子。”他又说:“没有布雷斯特德就没有东方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