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囊风云榜
发新话题
打印

埃及当前不太可能爆发内战

埃及当前不太可能爆发内战

作者:唐见端 来源:文汇报

埃及当前不太可能爆发内战

  因埃及军方废黜民选总统穆尔西而引发的冲突已造成51人丧生,临时总统曼苏尔提出的政治过渡日程表已被埃及穆兄会断然拒绝。俄罗斯总统普京则声言,埃及局势已经到了内战边缘。眼下,人们最为关心的可能是这两个问题。一,埃及是否真会爆发内战?二,一度大行其道的伊斯兰主义今后走势如何?

  首先,埃及局势虽然大乱,但爆发像叙利亚那样的内战现在看来尚无可能,这主要是因为埃及并不具备叙利亚内战爆发的两个基本条件。其一,作为叙利亚武装反对派核心力量的叙利亚穆兄会与叙政府有过血战历史,这是一个激进的伊斯兰组织,31年前被镇压后转移他国,如今卷土重来。而埃及穆兄会则是一个相对温和的伊斯兰组织,它在推翻穆巴拉克的运动中几乎无声无息,却在自己领袖穆尔西掌权后因其政策不善而受到世俗派的冲击。其二,叙利亚内战的触发因素虽是军方向示威者开枪,但根本原因是外部势力希望借此在叙推行政权更迭,因此通过武装反对派来实施武装夺权。叙利亚既不属于西方阵营,又不是逊尼派掌权的国家,而埃及则既是美国盟友,又是逊尼派国家,所以尽管埃及军队这回同样向示威者开枪??BBC报道详细记录了这一点,但穆兄会成员除了坚持抗议之外,不会得到来自外部的武器。

  至于普京所说埃及到了内战边缘,这部分体现了俄罗斯对地区局势的担忧,但更可能的是普京对于以“革命”名义搞乱别国的间接警告。众所周知,普京前些年对西方在俄罗斯周边策动的几次“颜色革命”深恶痛绝,曾明确反对鼓吹“革命”。眼下叙利亚武装反对派仍在呼喊“革命”口号,而两年前穆巴拉克倒台后,西方对埃及“革命”一片欢呼。因为这虽是民怨爆发的结果,同时也是一些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业绩。但这场“革命”的结果却是让西方看不顺眼的穆兄会掌权,而国内乱局则毫无改观,最后又不得不由军人把民选总统推翻,局势因此陡然升温。如今是,噩梦两年未见醒,谁知梦境因何生?从普京的一贯表述来看,他是把埃及噩梦与西方运作相联系的。

  第二,眼下埃及军方虽然逮捕了穆兄会的一些领导人,而埃及民众要求恢复世俗政治的声音也得到了积极回应??例如在利比亚就有人欢呼:今天是埃及,明天就是利比亚,但伊斯兰主义依旧会在今后的阿拉伯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以埃及为例,在经济上,它30多年来奉行新自由主义政策,让自己在全球化产业链中被固定在低端位置,导致民族工业日益萎缩,外界一有风吹草动,国内便会感冒发烧。在政治上,它选择与美国结盟,用美国提供的军援维护国内政治的表面稳定。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民众物质贫困,而在心理上更是疏远政府。有学者指出:“阿拉伯国家的政府受到了比贫穷和独裁更具破坏性的诅咒,他们成了‘赝品’,被自己民众视为异类。”

  然而,埃及民众虽然视政府为异类,但他们还没有找到能够带领他们走出一条新路的同类,因此伊斯兰组织乘势而入,因为它的教义对普通阿拉伯中下层民众更具亲和力,如,“忍耐、公正、穆斯林皆兄弟”。尽管穆尔西掌权后并不那么公正,但在他所属的穆兄会看来,把他从总统位置上拉下更不公正。从BBC播发的抗议画面来看,穆兄会的抗议行动并不激烈,他们只是不顾军方命令朝前行进。此时,BBC记者见证了这样的场景:先前朝天开枪的士兵迅速“放低了枪管,向人群射击,很快有一人当场死亡。”

  埃及发生第二次政局突变,的确体现了回归世俗化那部分民众的诉求,但伊斯兰主义参政并不等同于原教旨主义专权。比如同样是伊斯兰政党执政,突尼斯的情况就与埃及迥异。而《中东地区发展报告》(2012年卷)一书中这样说,“伊斯兰主义组织的民众支持率很高,不是一国独有的现象。真正支持世俗化和西方化的阶层,仅是各国的少数精英。”也许,对于埃及以及其他阿拉伯国家来说,今后理想的执政模式是在伊斯兰主义与世俗化之间找到平衡。 本报记者 唐见端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