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囊风云榜
发新话题
打印

凌剑豪:军人干政,埃及民主之路更艰难

凌剑豪:军人干政,埃及民主之路更艰难

香港《信报》7月5日文章 原题:再论埃及政局背后的问题 埃及军方发出的四十八小时通牒届满后,首位民选总统穆尔西仍没有交出权力。军方在得到反对派及宗教领袖同意下,宣布暂停实施宪法,并解除穆尔西的权力。军方领袖塞西表示,总统权力暂由宪法法院首席法官曼苏尔接管,并成立全国和解委员会,邀请青年代表及各政治团体筹划埃及未来的民主路线图。

笔者在埃及发生首次革命时已指出,埃及民主化过程没有完结,现在仍维持这结论。更重要的是,这次二次革命反映政治学及社会学的一些文化分析,令埃及的民主化前途未明。

从埃及的社会结构分析,埃及民主过渡后的政体接近政治学者利帕特提出的离心型民主,即社会结构是异质的同时,政治菁英亦趋向分裂多于合作。虽然埃及主要族群为埃及人,大多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但社会因经济问题分裂,既得利益者与民众的经济地位不同,令两者欠互信;精英之间的角力,包括穆斯林兄弟会与军方在政治地位上的分裂,世俗派与伊斯兰派对立,令政治整合相当困难。

不少学者均指出,离心型民主政体相比起其他民主政体较不稳定,如德国二战后的威玛共和国、西班牙的第二及法国的第四共和国等。


但学者沙拉路夫亦指出,假如离心型民主能有效控制经济发展、透过经济整合来巩固不同政治团体,也可稳定发展。但正如笔者日前指出,这正是穆尔西上任后走错的一步。

这错误的一步衍生了埃及民主化的第二个危机 使军人干政的传统制度化。军方是次借民众诉求之口,使剥夺民选政府权力合理化。笔者分析埃及民主化时多次强调,埃及的民主路可能落入泰国模式,即军人不时介入文人政府,造成恶性循环。泰国尚有泰皇及僧侣属半中立,令军人干政不致无法无天。但埃及没有法老,宗教团体亦是争权夺利的一分子,只会令埃及的民主路走得更艰难。

本文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