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囊风云榜
发新话题
打印

新埃及对美以的政策取向

新埃及对美以的政策取向

6月24日,穆斯林兄弟会所属的“自由与正义党”候选人穆尔西在埃及第二轮总统大选中以微弱多数胜出后,人们在继续观察穆兄会与当下仍掌握埃及实权的“最高军事委员会”之间的国内权力博弈的同时,也密切关注在穆兄会领导下的新埃及的未来外交政策取向,特别是其对美国和以色列的外交政策取向。

众所周知,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盟友。美国也曾全力支持穆巴拉克在国内对穆斯林极端势力进行打击。就在不远的过去,美国还有高官放言,声称“华盛顿没有、也永远不会和穆斯林兄弟会对话”。尽管言犹在耳,但秉承现实主义和国家利益至上的美国政府目睹穆斯林兄弟会的影响在后穆巴拉克时代的埃及迅速上升的现实,不得不放下身段,不仅开始接触穆兄会,而且向穆兄会伸出橄榄枝。美国总统奥巴马不仅在穆尔西当选的第一时间就发来了贺电,而且邀请穆尔西9月访美。7月14日,埃及新总统穆尔西在其刚刚入住不久的总统府又迎来了其上任以来到访的最高级别的美国官员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希拉里此行不仅带来了支持埃及民主过渡的承诺,而且还准备了一份向埃及提及10亿美元援助、免除埃及10亿美元的债务、向埃及提供2.5亿美元的贸易信贷担保和建立6000万美元的投资基金的“大礼包”。

然而,在“橄榄枝”和“大礼包”的背后,美国希望从埃及得到的“保证”至少有两个:一是要埃及保证其和以色列1979年签订的和平条约继续执行;二是要与埃及建立“好伙伴关系”。也就是说,作为埃及的重要“好伙伴国”,美国仍需密切掌控埃及未来的民主过渡和政治转型,继续加强美国在埃及的影响力。另外,由于埃及目前的政局仍非常错综复杂,相对于内外政策取向仍尚不十分明确的穆兄会,基本沿袭穆巴拉克时期外交政策、并与美国五角大楼关系密切的埃及军方显然更为靠谱,因此美国也并不急于用强力来推压埃及军方立即向穆兄会交权。希拉里在与穆尔西会谈中所称的“埃及在走向民主的道路上需要对话、妥协以及政治智慧”的言论其实就是让穆尔西及其穆兄会要耐得住性子,要寻求与埃及军方的对话与妥协,不要莽撞行事。说白了,美国在现阶段对埃及军方和穆兄会这两大政治势力采取的是“两面下注”的做法。为了以色列的安全环境和遏制伊朗的需要(这关乎美国的中东战略和国家利益),美国尚不想与内外交政策还比较靠谱和可预测的埃及军方翻脸;但为了表现美国对埃及民意的尊重和支持,表明美国在这场推翻穆巴拉克的革命中是站在“人民”和“革命”一边的(这关乎美国一直倡导的自由和民主价值观),美国又不得不从现实的角度与穆兄会接触并支持埃及的民选和民主过渡。

尽管美国的如意算盘打得精明,穆尔西和穆兄会同样“以两手对两手”来平衡和务实处理对美以的关系。虽然从历史情感和惯有立场出发,穆兄会的反以和亲巴勒斯坦的立场一贯十分鲜明,但考虑到目前穆兄会在与埃及军方的权力博弈和较量中并不占据优势,穆尔西虽然贵为“总统”,但却“先天不足”。立法权、制宪权、预算制定权,以及对外宣战权等重大权力均在军方的控制之中。在强势军方的掣肘下,穆尔西的政治活动空间实际并不大。因此,穆尔西和穆兄会都需要美国的外力来推动和压服埃及军方进一步向民选总统让权。在穆兄会没有掌控实权之前,穆尔西没有胆量和政治资本立刻和大幅度调整对美国和以色列的政策。面对美国一拨拨政要的来访和恩威并施的“提醒”或“警告”,穆尔西一方面公开承诺新埃及将遵守以往签订的所有国际条约(但刻意不专门提及美以最关心的1979年埃以和平条约),以换取美国每年13亿美元的持续经济和军事援助以及对埃及民选总统的支持;另一方面,穆尔西在当选总统后,却顶住美国的压力,拒不接听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打来的祝贺电话,而且还表示要与美以的宿敌伊朗恢复已中断30年之久的外交关系。而伊朗媒体刊发的一篇对穆尔西的“采访”则更直白地表示,埃及新当选总统穆尔西要 “重新考虑”与以色列签订的和平协议,并加强与伊朗的关系,使中东“达到战略平衡”。

虽然穆尔西事后否认接受过伊朗媒体的采访,但埃及与伊朗关系的走近相对于“重新考虑”埃以和平协议而言则是更容易发生和完全可以预期的事情。因为与伊朗复交属于两国关系正常化范畴,不涉及美以最魂牵梦萦的“埃以和平协议”问题,穆尔西走这步棋所受到的外部压力较小。然而,从外交效果看,却可以起到“四两博千斤”的作用。通过与伊朗的走近,穆尔西可完全释放其与埃及旧政权不同的外交和价值理念,既可对目前深陷国际压力和外交孤立的伊朗伸出现实的外交声援之手,同时也告诫美以,穆兄会领导下的新埃及将要用不同的理念来维护中东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来源:中国日报网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所非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贺文萍)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