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兄会“翻身”之后难做主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刘跃骅 发自北京
2012年6月24日对于埃及来说,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被视为穆斯林兄弟会代表的时任埃及自由与正义党主席穆罕默德?穆尔西宣布,自己获得了总统大选的胜利,成为埃及历史上第一位民选总统。
上台至今,穆尔西谜一样的世界观依然令西方猜不透:虽然他曾痛骂以色列,宣称要攻占耶路撒冷,可他当选后随即表示尊重前政府签署的国际协议。他时常发表煽动性演讲,宣称女人和基督徒无权竞选总统,但是他当选后却表示要挑选一位女性和一位科普特基督徒做副总统。他的两个儿子持美国护照,但是在最能代表是否推行伊斯兰法的两个关键问题??面纱和饮酒上,他至今拒绝表态。
当选总统后,尽管穆尔西辞去了自由与正义党党首一职,但外界谈及他时,依然会联想到其曾所属的穆兄会。对世界而言,不仅穆尔西是个谜,他背后的穆兄会组织更是神秘莫测。
长期以来,穆兄会多以“极端”与“保守”的形象示于外人,在其数十年的发展史上曾不断受到政府的严厉打击。如今,穆兄会登堂入室,成为埃及的领导力量,但也屡遭质疑,为埃及军方以及世俗力量所牵制和打压。
“春风吹又生”般的宗教组织
穆兄会成立于1928年,创始者是哈桑?班纳。这是一个以回归《古兰经》为口号的政治性组织,目前拥有60余万成员。有人认为,它是近代史上最为悠久、规模最大、组织最严密、在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伊斯兰政治集团。
1932年,穆兄会在开罗建立了第一个分会,随后又把总部迁到开罗。此后,穆兄会又在叙利亚、约旦、巴勒斯坦等地开枝散叶,蓬勃发展起来。创始人班纳认为,伊斯兰不仅仅是宗教,还是一种生活模式,其不仅仅规范信仰,指导精神生话,还意味着国家的建立,意味着奋斗与圣战。因此他鼓吹把所有伊斯兰国家统一在一个哈里发国家之下,建立一个“从西班牙到印度尼西亚的帝国”。
由于穆兄会主张回归伊斯兰教本源,并高举“圣战”大旗,使用刺杀等暴力手段,在埃及多次遭到政府查禁取缔,其成员遭到逮捕、判刑。埃及历任总统对穆兄会可谓是“拉了又打,打了又拉”,用尽各种剿抚手段,却始终无法彻底剿灭这股如野草一样“春风吹又生”的宗教组织。
纳赛尔任总统时期,穆兄会曾两次刺杀纳赛尔未果,纳赛尔将穆兄会视为非法组织而严厉打压。萨达特任总统时期,埃及政府通过修宪将伊斯兰教法作为立法根源,对穆兄会采取了怀柔政策,穆兄会也正式宣布放弃武力斗争,走上了温和发展的道路。但到了穆巴拉克统治时期,穆兄会再次遭到残酷镇压。不过此时的穆兄会已是久经考验的成熟的政治组织,他们在坚守伊斯兰正统教义的同时,在少数民族、基督教徒、女性权利、民主政治等方面都采取相对宽容而开放的政策,影响力不断扩大。
2011年1月,埃及革命爆发;4月,穆兄会成立“自由与正义党”,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先是成为人民议会的第一大党,随后赢得总统大选,终于在政坛“翻身”。
扮演“第二政府”角色赢民心
作为一个以宗教思想为指导的政治性组织,穆兄会在苦心经营近80年之后终于崛起,其主要因素有三。
首先是其保守性的宗教思想根植在中东数千年来的伊斯兰宗教土壤之上,抓住了普通民众的心,让这个组织在理论上站住了脚,扎下了根,获得了合法性。
第二,穆兄会组织架构严密,纪律性强。穆兄会的领导人称为“总训导师”,领导机构称“总训导局”,下设多个委员,其成员分4个等级,入会条件严格。穆兄会在各省均设分部,以“家庭”为基层组织,是遍布全社会的网格式组织。
第三,以慈善事业赢得民心,为底层民众提供公共服务,扮演“第二政府”角色。穆兄会在遭受政府打击的时候,不是简单地作政治对抗,而是深入民间,用各种慈善福利吸引民众。穆兄会旗下有160多家收费低廉的医院遍布埃及各地,同时还开办学校,提供小额贷款等,这些都对穷苦的底层民众产生了极大的感召力。穆兄会的长期耕耘,为其崛起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良好声望,也由此进一步赢得了中产阶级、青年学生和专业人士的支持,在穆兄会成员中不乏大量医生、律师和高级知识分子等社会精英。加之当时世俗政府的无能,民众对经济停滞、权力腐败、特权横行等现状不满,也进一步加剧了穆兄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梦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用这句歌词来形容穆兄会此时的情况,恐怕再贴切不过。经过了几代人数十年的奋斗,借着“阿拉伯变局”这股“东风”,穆兄会在中东各国“翻身”。伊斯兰政党成为中东各国民主政治过渡进程中的主要参与者。在突尼斯,和穆兄会意识形态基本一致的伊斯兰复兴运动成了第一大党。和埃及穆兄会关系较近的利比亚穆兄会宣布组建“正义与发展党”。在埃及,穆兄会除了一度掌控了议会之外,还被视为夺下了总统宝座,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军方与世俗派紧束穆兄会手脚
然而,穆兄会势力登上政治权力舞台,能为埃及带来经济复兴、民主过渡、社会稳定吗?对此,埃及社会和国际社会都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值得注意的是,穆尔西当选的得票率仅有51.7%,而另一位竞选人代表世俗派的前总理沙菲克也获得48.3%的得票率。宗教和世俗两大政治派别实力是旗鼓相当的。穆兄会如果在上台之后强行推行某些“伊斯兰化”的政策法律,必然会引发世俗派民众对于穆兄会的反感。由此势将加剧穆兄会同世俗派的斗争,进而引发埃及社会严重分裂和动荡。
就在总统选举决胜轮投票前一天,埃及军方突然宣布根据宪法法院的决定解散穆斯林兄弟会控制的人民议会。6月15日,军方发出正式通知,要求人民议会立即关门,禁止任何议员进入议会大楼。6月17日,在大选决胜轮投票结束后,执政的最高军事委员会发布宪法修正案,重新掌握立法权,并规定制宪会议起草完新宪法前不得选举产生新议会。
7月9日,埃及人民议会议长萨阿德?卡塔特尼说,根据穆尔西的命令,希望次日重新召开议会会议。但数小时后,最高宪法法院宣布,穆尔西重开议会的命令无效。一些分析师认为,这是穆尔西“挑战”埃及军方和司法体系。
有分析认为,穆尔西这一举动属意料之中。因为,对穆尔西和穆兄会而言,势必要向军方夺回新总统新政府应该有的正当合法权利。而重开议会在几个小时内“夭折”,也从侧面反映了穆兄会与军方博弈之激烈。
事实上,自纳赛尔发动政变推翻法鲁克王朝上台之后,埃及的历任总统都出身军界。军队势力掌控着国家政治经济命脉,军方为确保既得利益,势必同执政的穆兄会加剧争权夺利的斗争。当前军方权力已大增,而且又得到世俗派势力的支持,可谓气势如虹。这种困境必然使穆尔西和穆兄会在推行政策时束手束脚。而如果不能大刀阔斧地改革,在短时间内改变埃及因为“革命”动荡而陷入的民生凋敝、治安混乱的局面,又将招致对穆兄会寄予厚望的底层民众的不满。
新“三国演义”逐鹿尼罗河
而对于穆尔西本人而言,他原本并非是穆兄会的总统候选人“第一人选”,他走到台前完全是因为穆兄会候选人海拉特?沙特尔因遭定罪而失去竞选资格。因此,一些人为穆尔西贴上“备胎”的标签,认为他胜选很大程度上缘于穆兄会的强力支持,而不是他的个人魅力或政治才能。有外媒评论说,穆尔西的获胜就是“一个穆兄会的庸才战胜了一个穆巴拉克的小弟”。在这种情况下,穆尔西温和的政治主张是否会得到穆兄会决策层的支持,穆兄会中的强硬派是否会在他夺得大位之后对他掣肘,这些都要拭目以待。
穆尔西现已表示要全力打造多元化、包容性政治体系,吸纳各派势力的代表人物参与新政府,已向前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发出邀请,希望他出任新政府总理,此外,穆尔西的代理发言人亚西尔7月2日在接受采访时称,总统办公室已在寻求法律途径恢复议会的权力。
除了积极恢复由穆兄会主导的议会权力之外,穆尔西还于7月1日宣布将成立一个委员会,专门负责释放那些没有定罪的政治犯,其中很多是穆斯林兄弟会及其他更为保守势力的信徒。
另据中东媒体报道,穆尔西7月2日决定将军人的养老保险津贴提高15%,高于此前披露的10%。
从穆尔西目前一边向军方示好,一边加紧扩充保守派势力的动作上来看,这位学者型总统政治手腕是灵活的,这符合穆兄会一贯的政治风格。虽然执政经验不足,但是作为一个有数十年血腥斗争经验的政治组织,穆兄会的实力是难以估量的。今后在埃及,军方、穆兄会和世俗力量必然成为相互平衡、相互制约的三股势力。这场新的“三国演义”逐鹿尼罗河的较量中,最终谁能一统江山,悬念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