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始皇”莽应龙:统一国家 取中南半岛大半
来源:世界新闻报
莽应龙实现了缅甸统一,在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前不久,联合国发布的一项报告指出,如果缅甸能进行有效的改革,2011年缅甸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5.8%。国内革新能改善对外形象,之后将是国家影响力的提升。东盟主席国印尼近日透露出信息,暗示将支持缅甸出任2014年东盟主席国。
当下缅甸无疑正处于国力复苏的过程中,而数百年前缅甸就曾是中南半岛的强国之一。缅甸历史悠久,历经蒲甘王朝(1044年-1287年)、东吁王朝(1531年-1752年)、贡榜王朝(1752年-1885年)。其中东吁王朝堪称缅甸历史上最强盛的封建王朝,曾在统一国家后多次南攻北伐,一度攻占暹罗(今泰国)国都阿瑜陀耶(今大城府)。其第三代国王莽应龙更被人称为缅甸的“秦始皇”。
公元1531年年仅15岁的莽瑞体在东吁(位于缅甸南部,仰光北260公里)即位,缅甸进入东吁王朝时代。在接下来的二十年中,莽瑞体南征北战。他在位后期,东吁王朝治下的领土已经覆盖了缅甸的中部和南部。然而这位年轻国王过早地失去斗志,整日沉迷于饮酒和游猎中,并在一次打猎途中遭人杀死。万幸的是,莽瑞体的乳母之子??36岁的莽应龙在危难之时继承了王位。他在莽瑞体身边征战了近20年,是一个合格的继任者。在其文治武功,励精图治之下,此时的东吁王朝成为缅甸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时代,而他也成为缅甸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在缅甸人民心中树立了崇高的威望。
即位不到两年,莽应龙就率领莽瑞体的残余部队,将濒临分裂的缅人团结起来,接下来。他要对付的是由孟人复辟所建立的勃固王朝。
1554年,莽应龙的大军将勃固团团围住,勃固国王斯弥陶意识到自己的军队根本不可能战胜如此强大的敌人。但他不甘心就这样灭亡,提出要和莽应龙单打独斗。莽应龙答应了,这表现了他的自信,同时也是为了振奋军心,减小攻打坚固城池的损失。斯弥陶和身经百战的莽应龙之间实力相差非常悬殊,他的败北在当时看来就是显而易见的。当斯弥陶逃跑时,缅军顺势攻入勃固,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胜利,勃固王国就此灭亡。
莽应龙仅用了4年就恢复了和他年岁相仿的莽瑞体建立的第二缅甸帝国,重新将中南缅甸统一在一起,并再次使缅人和孟人在文化甚至血统上互相融合,向着一个真正的统一帝国迈进。
1555年,莽应龙率领由步兵、象兵和葡萄牙火枪手组成庞大军团一路推进到阿瓦王国的国都阿瓦城下。阿瓦国王试图乔装逃出城,结果被抓,随后被废为平民。至此,拥有近两百年历史,初创时连强大的中国元朝兵马都无法战胜的阿瓦王朝就这样灭亡了。随着勃固和阿瓦这两个分裂时期的王朝相继灭亡,莽应龙缅甸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扫平国内之后,莽应龙马不停蹄地加快了东进和南下的速度。1556年,缅甸军队占领了今泰国北部的兰那泰王国,将其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但夺取兰那泰并不是莽应龙的目标,他的目光早已指向了更远的地方。兰那泰乃是通往泰国和老挝的重要跳板……
此时的泰国阿瑜陀耶王朝和老挝都缺乏和缅甸抗争的能力,但是老挝国王萨塔提腊却并不缺乏野心。1558年,澜沧国(当时中国对老挝的称呼)的军队进入兰那泰,莽应龙即刻认识到自己的威信受到了挑战。他果断发兵反击,并在击退来犯之敌后又追击入老挝本土,夺取明朝封给老挝国王的官印,并在老挝的土地上劫掠。1559年,萨塔提腊不得不和一向为敌的暹罗阿瑜陀耶王朝结为同盟,迁居新都,加强防备。同时,老挝北方在今云南境内的车里国也表示臣服。缅甸的势力渗透到了湄公河流域。
莽应龙试图破坏老挝和泰国的同盟,便将注意力集中到阿瑜陀耶。公元1548年至1549年,他曾跟随莽瑞体攻打过阿瑜陀耶王朝,但当时泰国军民在王后素丽瑶泰的英勇表现感召下奋勇抵抗,使得缅甸虽有明显强于泰国的军事实力仍然无法攻下阿瑜陀耶城。14年后的1563年,缅甸大军在莽应龙的带领下,再次进攻处于衰败期的泰国。这次的缅军比上次更强大,而泰国一方却没有诞生第二位像素丽瑶泰那样的英雄。暹军曾经试图出城决战,但是很快被压制,莽应龙于1564年攻占阿瑜陀耶城,将泰王及大部分王室成员和居民掳至缅甸,另立傀儡王。阿瑜陀耶王朝沦为缅甸的保护国。
莽应龙在位末年,缅甸的国土空前辽阔,东到老挝的林城(即万象),西到印度的曼尼普尔,南到印度洋,北到现中缅边境的九个掸族土邦,占据了大半个中南半岛。1581年,莽应龙去世,享年66岁。《缅甸史》中曾如此评价莽应龙:“毫无疑问,在莽应龙统治期间,他的人格影响了整个印度支那半岛,赢得了各种民族集团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