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囊风云榜
发新话题
打印

借力而行向西开放--中阿经贸论坛理论研讨会综述

借力而行向西开放--中阿经贸论坛理论研讨会综述

来源: 宁夏日报  
  

 
    阿拉伯国家离我们是远还是近?既远又近。远的是空间距离,向西,万里之遥;近的是经济联系,中阿经贸论坛无疑缩短了我们与阿拉伯各国的距离。

    近几年,中国已将向西开放提上更重要议程,而中国广阔的市场前景及稳定的投资环境也成为吸引阿拉伯国家的“磁场”。投资、贸易、劳务、工程承包等相互需求,为中阿经贸论坛的召开提供了千载良机。

    第二届中阿经贸论坛理论研讨会虽然时间只有两天,但影响深远,全国各地的驻外官员、专家学者、学术权威纷纷来宁研讨宁夏乃至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合作交流。如何办好中阿经贸论坛,宁夏如何借助“中阿经贸论坛”这一平台更好地实现向西开放,成为与会者关注的热点。

    感受宁夏开放的诚意

    第二次来宁参加理论研讨会的外交部前副部长,外交学院前院长,中国驻科威特、埃及前大使杨福昌说,从上世纪80年代他就开始关注宁夏,并有所接触,怎样打开与阿拉伯国家的合作,是宁夏每一届领导都在寻找的突破口。去年,首届中阿经贸论坛成功打开了这扇门,让更多的人对宁夏有了了解,让外面的人感受到了宁夏开放的诚意,这就是成功的开始。

    杨福昌说,中阿经贸合作一直处于良性发展状态,双边贸易额1974年为7.89亿美元,去年达到1454亿美元。中国制造的商品,虽然不如欧美的一些名牌,但物美价廉,颇受阿拉伯国家青睐。

    此次论坛召开可谓恰逢时机,既有利于我们判断当前的形势,更有利于为下一步发展做出科学规划。本届论坛的主题之一就是如何提高信心,找准方向,寻找机遇。如果理论研讨会理顺了思路,不但对宁夏有所帮助,其他与阿拉伯国家合作的省区也将受益匪浅。

    杨福昌说,宁夏要走得更远、更稳,一方面要做好贴近事实的评价,一方面要用好保险这个棋子,同时还要充分了解有关国家法律法规,充分用好对方政策提供的有利条件。例如,埃及通过同欧盟达成协议,目前出口欧盟的工业品已享受免关税待遇。埃及还加入了东南非共同市场,成员国间取消全部关税,根据相关规定,在埃及增值40%至50%即可使用埃及原产地证。埃及方经常提起这一点,希望中国企业去埃及兴业,业务可辐射到非洲腹地。宁夏应当抓住这一机遇,加大与之合作。

    宁夏向西发展的潜力

    中国驻伊朗、阿联酋前大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华黎明告诉记者,去年的研讨会他没能参加,但后来到宁夏访问才发现,宁夏有如此大的诱惑力与潜力。他说,宁夏作为回族地区,与阿拉伯国家有着相近的风俗习惯、文化,且具备向西走的特殊地理位置,社会稳定、人民团结,日益完善的交通网络,以及目前宁夏正在形成的工业、服务业体系,均是为宁夏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安装的多个强力“引擎”。

    华黎明说,宁夏与阿拉伯国家在劳务出口上有很大的合作,但劳务出口是最原始的合作方式,宁夏还应当在资金、金融等方面增强与阿拉伯国家的合作。除了自然优势,宁夏可发挥比较优势,从教育、人才、人流、物流方面,加速经济一体化进程。发挥宁夏人文优势、政治优势,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中阿经贸合作交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华黎明提出,宁夏虽然在农业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农业的价值不是很高,应当开拓新的投资领域,比如能源、化工等。宁夏如果能向阿拉伯国家出口一些有自己特色且高质量的产品,打自己的品牌,这无疑会开辟一片新天地。

    合作共赢应有广阔视野

    中国驻黎巴嫩、埃及等阿拉伯五国前大使,现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惠安侯认为,阿拉伯国家是宁夏对外经济贸易合作的重要伙伴。中阿经贸论坛放在宁夏开,宁夏一定要做好服务工作,推动整个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合作。

    他提出,合作共赢不但对外还要对内。宁夏不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因此要练好内功。还要与先进的省区开展联合,共同与阿拉伯国家合作,借助中国之势、发达地区之势发展宁夏,只有这样路子才会越走越宽。(记者张瑛 洪琦 宗时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