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囊风云榜
发新话题
打印

诸葛亮为什么兵不血刃杀关羽

诸葛亮为什么兵不血刃杀关羽

    诸葛亮与关羽关系不睦由来已久。诸葛两初出茅庐,需要树立自己的威信,而无疑最大的绊脚石石是关羽,张飞两人。

    关羽历来自大。最著名的就是斩颜良,文丑那回,曹操指山下颜良排的阵势,旗帜鲜明,严整有威,乃谓关公曰:“河北人马,如此雄壮!”关公曰:“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操又指曰:“麾盖之下,绣袍金甲,持刀立马者,乃颜良也。”关公举目一望,谓操曰:“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可见关羽是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的,当然刘备是例外。

    再来说关羽对诸葛亮的态度,徐元直被曹操赚入许都后,为报刘备大恩,举荐诸葛亮,后又遇到司马徽大夸卧龙,当时关羽是怎么想呢,《三国演义》上没明说,但可以推敲。时云长在侧曰:“某闻管仲、乐毅乃春秋、战国名人,功盖寰宇;孔明自比此二人,毋乃太过?”徽笑曰:“以吾观之,不当比此二人;我欲另以二人比之。”云长问:“那二人?”徽曰:“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众皆愕然。然关羽会愕然吗?我想最多是声冷笑。

    后刘玄德三顾茅庐,关羽,张飞颇有微词,张飞乃性格使然,关羽是有思想的人,且看当时关羽是怎么说的,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由此可见,关羽是不真正把徐庶,司马徽眼里的高人当回事的。

    后诸葛亮出山,刘备以师礼待之,食则同桌,寝则同塌。关,张多有不悦,后虽然诸葛亮用兵多见成效。关羽还是不怎么服气诸葛亮的。可看关羽取长沙那段。

    云长既至,入见玄德、孔明。孔明曰:“子龙取桂阳,翼德取武陵,都是三千军去。今长沙太守韩玄,固不足道。只是他有一员大将,乃南阳人,姓黄,名忠,字汉升;是刘表帐下中郎将,与刘表之侄刘磐共守长沙,后事韩玄;虽今年近六旬,却有万夫不当之勇,不可轻敌。云长去,必须多带军马。”云长曰:“军师何故长别人锐气,灭自己威风?量一老卒,何足道哉!关某不须用三千军,只消本部下五百名校刀手,决定斩黄忠、韩玄之首,献来麾下。”玄德苦挡。云长不依,只领五百校刀手而去。

    诸葛亮又何许人也,也许我们会认为他躬耕南阳,胸无大志,其实诸葛亮是眼观天下,胸怀大志的,徽曰:“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此四人务于精纯,惟孔明独观其大略。尝抱膝长吟,而指四人曰:“公等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众问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每常自比管仲、乐毅,其才不可量也。”可见诸葛亮并不安心遗老终生,只是未遇明主,故郁郁而隐。然刘备三顾于茅庐,诸葛亮正好乘机作为,在刘备手下要想出人头地,关羽,张飞是无疑要拉拢的,张飞好说,诸葛亮可以恩威并施,可人家关羽吃你这套吗?

    诸葛亮杀关羽之心由来已久,最好的一次机会是华容道。 “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 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丞相旧日有恩于彼,今只亲自告之,可脱此难。”这是程昱对曹操说的,其实程昱了解关羽,诸葛亮又何尝不了解关羽,但先故意避关羽而不用,而后又激关羽立下军令状,要知道军中无戏言,摆明了是要取你关羽项上人头。

    诸葛亮执法严明,若如军中犯错必受刑鞭挞二十以上,而关羽立下军令状而不死,完全是碍于刘备的面子。

    诸葛亮喜欢用那种听话,能认真执行自己部署的人,而关羽,魏延就是反例子,诸葛亮第一次北出祁山,孟达倒戈,从诸葛亮寝不安枕,再三写书叮嘱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极其不放心的。然何以在关羽镇守荆州时,一直不闻不问呢?曹操方面,一直源源不断的加派于禁,庞德,徐晃援兵,而蜀川一直没有任何动静,让人费解。是诸葛亮很信任曹操,非也,诸葛亮最不放心的就是关羽,诸葛亮的隆中策略荆州一直是举足轻重的,诸葛亮入川前也百般嘱咐。

    诸葛亮对于关羽的傲慢是一直看在眼里的,但没有任何规谏,甚至连任何暗示都没有,反而纵骄其心,让人费解。其中有两次,一次是马超初降西蜀,关羽欲入川与其一较高下,诸葛亮修书言道:“孟起虽雄烈过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再一次,刘备自封汉中王,封五虎上将,关羽不满与黄忠并列,诸葛亮派费诗安抚其曰:“将军差矣。昔萧何、曹参与高祖同举大事,最为亲近,而韩信乃楚之亡将也;然信位为王,居萧、曹之上,未闻萧、曹以此为怨。今汉中王虽有五虎将之封,而与将军有兄弟之义,视同一体。将军即汉中王,汉中王即将军也。岂与诸人等哉?”关羽自此亦发目中无人,种下了骄兵必败的恶果。

    再荆州未定时,诸葛亮派关羽仓皇北出,此举有何意义?大家都知道关于荆州的归属问题,吴蜀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在内部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的情况下,肆意树立外敌,要知道当时曹操的重心是放在蜀川的,无暇顾及荆州,当时诸葛亮是这样对刘备说的:“可差使命就送官诰与云长,令先起兵取樊城,使敌军胆寒,自然瓦解矣。”事实上又是怎样呢!吴国还是对荆州问题不依不绕。

    且来看诸葛亮是如何应对吴国再三派使讨取荆州的,诸葛瑾入蜀交涉荆州,诸葛亮当即答应归还荆州三郡,瑾大喜,即同孔明入见玄德,呈上孙权书。玄德看了,怒曰:“孙权既以妹嫁我,却乘我不在荆州,竟将妹子潜地取去,情理难容!我正要大起川兵,杀下江南,报我之恨,却还想来索荆州乎!”孔明哭拜于地,曰:“吴侯执下亮兄长老小,倘若不还,吾兄将全家被戮。兄死,亮岂能独生?望主公看亮之面,将荆州还了东吴,全亮兄弟之情!”玄德再三不肯,孔明只是哭求。玄德徐徐曰:“既如此,看军师面,分荆州一半还之: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与他。”亮曰:“既蒙见允,便可写书与云长令交割三郡。”玄德曰:“子瑜到彼,须用善言求吾弟。吾弟性如烈火,吾尚惧之。切宜仔细。”

    诸葛亮是知道关羽一定不会归还荆州的,所以用此计退去自己的兄长,看似此计很妙,东吴吃了个哑巴亏,但是要知道,谁也不是好欺负的,项羽当初何等风光,义帝还会拉拢势力反抗,何况是大败曹操于赤壁的东吴,后来关羽的单刀赴会,吕蒙的白衣渡江都是矛盾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诸葛亮在入川前交代关羽的八字真言是:“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如果令关羽攻取襄樊还可以理解的话,那让关羽与东吴撕破脸皮,赤裸裸的站在敌对的立场上,诸葛亮不是对自己战略最根本的否定吗?关羽一介武夫,诸葛亮心机幽深,关羽虽有威望,却终不可能是精于政略的诸葛亮的对手。

    可以肯定的是,诸葛亮在对待关羽的问题上是很矛盾的,性格上有严重的不和谐,又找不到更合适的人代替关羽,赵云忠厚老实,且久随先主护其左右,但临战指挥未见其能,名望也不可裴声于海内的关羽相提并论,他自然不可以作为镇守荆州的第一人选,而且刘备本欲将其打造为自己的亲信警卫一样,也不会放人,况赵云资历尚浅,即便立足于荆州,下面将领能否敬服,能否顺利的调拨兵马也是问题。

    在荆州的问题上,诸葛亮权衡利弊,不得不痛心割下,但让诸葛亮始料未及的是,刘备执意伐吴,结果夷陵一把火烧的蜀军血本无归。而后,再凭诸葛亮如何鞠躬尽瘁也已经是无力回天了。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