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与TTIP(跨大西洋自由贸易谈判):美国意欲何为
3月13日,随着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第16轮谈判在新加坡的落幕,美国加快了推动TPP的进程,将年底达成协议的目标提前至2013年10月在印尼举行的APEC峰会之前。与此同时,美国高调宣布今年6月正式启动与欧盟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谈判,并计划在2年内达成协议。
美国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两个方向同时“作战”,在贸易领域推行“两洋战略”,目的究竟何在?表面上,美国推动两个自由贸易协议是寄希望通过提高贸易自由化水平,改善美国的外部经济环境,进而扭转美国经济复苏疲势,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但是,如果从这两个协议所涵盖的地理区域(跨两洋共39个国家)、经济总量(2011年GDP占世界62%)和美国所主张的“高标准”来看,美国推动TPP和TTIP的目的和动机远超过其经济复苏和恢复就业的目标,而是带有更深刻的全球战略含义,其中不乏对中国进行围堵的战略考量。
美国的战略考量
美国推动TPP和TTIP主要有以下几个动因:
第一,世界贸易组织(WTO)主导下的“多哈回合谈判”已陷入停滞,与此同时,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地位不断上升,中国加入WTO后依靠出口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化中受益颇多,美国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好处,不愿再给中国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在多边贸易体制谈判的僵持下,美国想在双边和区域贸易自由化上“另辟蹊径”,抢先制定“下一代”贸易规则,从而掌握世界贸易规则制定的主导权。
第二,美国经济“金融化”导致其实体经济竞争力大大下降。美国一方面需要构建新的贸易体系为其产品和服务打开通路,为自己赢得产业调整的时间和机会,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建立新的标准维护其仅存的技术和金融优势,为美国企业创造“更自由”且有利于美国企业的贸易环境,因此新的高标准成了TPP和TTIP的标志性主张。
第三,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实施之初的重点放在外交和安全政策的调整方面,缺乏与中国在亚太地区实现经济再平衡的“抓手”,同时,美国也担心亚太地区国家在美国政治利益和中国经济利益之间产生摇摆,为增加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凝聚力,需要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确立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的优势地位。
第四,美国在推动TPP的过程中,与以中国主导的中日韩自贸协定逐渐形成抗衡姿态,而东盟推动中国积极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也对美国主导的TPP形成挑战。与此同时,另外一大经济体欧盟也在积极推动自己的自由贸易安排,一方面这些自由贸易协定(FTA)安排与美国形成了竞争,另一方面,也为中国等TPP之外的国家提供了与美国“游戏”的空间和筹码,促使美国重新拾起跨大西洋的合作方案,拉上欧盟对中国形成合围之势。
协议目标能否达成
能否如愿以偿地实现谈判目标,是美国实现其重构世界贸易体系的关键。目前来看,无论是TTIP还是TPP,都面临巨大的挑战,但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
TPP经历了近3年多的谈判,由于谈判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经济结构等差异,谈判进程并不十分顺利。经过16轮谈判,TPP谈判成员在货物贸易关税减让、服务贸易开放等领域取得了进展,但在农产品市场准入、政府采购等议题上仍然有分歧。在涉及规则的核心谈判议题上,如知识产权、环境、劳工标准、竞争政策、原产地规则等方面仍面临不少障碍。
TTIP的谈判计划在今年6月举行,虽然美欧双方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及经济结构有较高的同质性,但在具体的产业政策、行业标准、管理制度、消费者保护等领域仍有较大差异。从关税角度看,目前双方平均关税水平并不高(美国对欧盟3.5%,欧盟对美国5.2%),除农产品可能会有较大争议外,其他产品实现零关税的难度不大。有可能产生争议的领域主要在非关税领域。有报告称,这两个大的经济体之间的非关税壁垒大概能构成相当于10 %关税,美国欧盟保护的服务领域占美欧GDP总和的20%左右。
因此,普遍认为,如果谈判成员国能够在农产品等一些关键领域作出让步,同时有足够的政治意愿继续推动,TPP和TTIP是可以达成的。
影响及对策
显而易见,未来几年,美国要双管齐下,以期在西太平洋以TPP为依托,在大西洋以TTIP为平台,为其保持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撑起两根支柱。无论TPP和TTIP何时达成协议,都将对世界贸易和中国产生深刻影响。WTO的多边贸易体制将因此受到新规则的严重挑战,甚至可能面临被架空的危险。美国主导的TPP和TTIP,都是排斥中国的。一旦协议达成,中国在世界贸易体系规则的制定方面,可能会丧失话语权,导致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却被边缘化的局面。
既然如此,中国应该怎么办?有两个办法。一是加快自身主导的自贸区谈判,形成中国版本的自贸区网络,与美国抗衡。目前,中国正与五大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建设16个自贸区。其中,已经签署并实施10个自贸协定。而且,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多数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美联社的相关贸易数据分析,2011年中国是124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美国则是76个。中国广阔的市场与潜在的消费力,足以吸引众多国家与中国进行自由贸易区谈判。二是迎头而上,必要时可考虑加入TPP或TTIP,关键是取得话语权与规则的制定权,不被边缘化,不被排斥在这个圈子外面。与此同时,继续维护WTO多边贸易体系的重要性,力促多哈回合谈判的恢复。更重要的是,提高中国产品自身的竞争力,在扩大传统竞争优势的同时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将成为中国应对美国自贸区建设的重要任务。 (作者: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 李 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