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囊风云榜
发新话题
打印

财上平如水 人中直似衡

财上平如水 人中直似衡

    前一段时间,朋友向我推荐一本名为《商道》的书,言极精彩。到书店一转,发现同名的书竟有两本:一为王晓秦著《商道――一个投资者的思考》,另一本是深谙中国文化的韩国作家崔仁浩所著的长篇历史小说《商道》。
    读《胡雪岩》,知道徽商成功之道;读《白银谷》,知道晋商成功之道;读《商道》,又知道了韩商成功之道。这三种商人成功之路虽不尽相同,但都是在东方儒家文化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一套做人的伦理道德规范。成功的人生――无论是从政、从文,还是从商――都是从作一个好人开始的。
    《商道》讲述的是19世纪初朝鲜巨商林尚沃从一个卑微的杂货店员成为天下第一商的真实而传奇的一生,以及他在经商中悟得的“视财物如水一样平常,做人如秤一样公正刚直”的所谓“经商之道”。按作者崔仁浩的理解,使林尚沃取得巨大成功的,是其师父石崇大师的三句真言:第一是“死”,只有自己对死有所感悟,才能不畏惧生之危机;第二是“鼎”,对财富、权力和名誉之欲望必须如鼎之三足,保持平衡,人生才不会倾覆;第三是“戒盈杯”,一只杯装得太满酒就会消失、斟入七分才可饮用的酒杯,该杯时刻提醒他的主人不可欲心膨胀。林尚沃带着石崇大师的教诲重返商界,并成为“天下第一商”。在晚年,他又将全部财产返还社会,甘做一名田园诗人,安分自足地度过余生。
    笔者看完《胡雪岩》后,内心曾极压抑。胡雪岩可谓天时、地利、人和,面面皆占;官场、情场、赌场,场场皆通。只要生意场上能够成功,怎么黑,怎么邪怎么来,做事只论成败,不论黑白。当时有一种说法:“做官要读《曾国藩》,经商要看胡雪岩”。可假如生意场中人都如胡雪岩般不择手段,彼此之间的关系全然就是弱肉强食,黑吃黑。那么即使成功也是狼的成功,而非人的成功,这样的成功既不让社会认同,自己也未必踏实。胡雪岩的盛极而衰,以及当今社会上对某些民营企业家原始积累是否合法的“原罪”之争,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但看了《商道》,却不禁让笔者长出了一口气。《商道》全书都渗透着“商道即人道”“高手做势,中手做市,低手做事”的思想。林尚沃认为经商实际上是投资于人,为钱所累的人是发不了大财的,一个人只有把经商作为一项事业,顺其自然才是经商的最高境界。林尚沃至今还被人们称道,恰恰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大写的人。他诚信待人,靠自己高尚的人格成功。他要做的是事业,而不是敛财。钱象征他的成功,并不是他追求的终极目标。所以,成功了,有钱了,就要实现造福社会的目标,这不也正是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吗?
    古语说:“不患贫而患不均”,这里的“均”,笔者以为不是指“大锅饭”“绝对的平均主义”,而是强调在财富的分配上要尽量公平合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一个“富人阶层”,甚至“富豪阶层”的出现,已是不争的事实。对其而言,面临的问题不是如何才能有钱,而是有了钱该怎么花。社会在变化,但人性是共通的。崔仁浩创作这部小说,恰逢韩国发生经济危机,国家经济被迫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进行监管。于是他一面创作一面思索,韩国之所以陷入这种境地,就是因为在经济活动中没有遵循“商道”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韩国的昨天就是我们的今天,无论他的这种认识正确与否,对中国读者都会有所警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TOP

发新话题